《绘画构图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常锐伦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102040110
  • 页数:44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研究绘画构图的原理、规律与技巧的综合性技法理论论著,以绘画技巧、绘画心理学、色彩学、美学和创作理论等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外绘画史上两百多位大师的近千幅作品,创新性地融合了中外的构图理论与技巧,是一本理论完备、见解独到、图例丰富的构图学力作。

序&吴冠中 7

前言 9

第一章 绘画构图概说 13

第一节 构图的概念 13

第二节 表达意图、构思与构图 15

第三节 构图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 21

一 绘画构图的语言性质与表达内容 21

二 构图的格局与内容 22

三 构图的形式结构对表现内容的作用 25

第四节 绘画构图的程序 26

一 素描草图阶段 26

二 色彩草图阶段 26

三 制作阶段 27

第五节 完美的绘画构图是苦心经营的业绩 28

第二章 绘画构图的发展 37

第一节 绘画构图发展的概要描述 37

一 人类社会文明早期的绘画及其构图 37

二 欧洲绘画构图发展的概况 41

三 中国绘画构图的发展概况 48

第二节 地域文化体系与地域绘画体系及其构图 51

第三节 社会文化的变革与绘画构图的发展 55

第四节 科学技术对绘画构图的影响 63

一 科学技术促进绘画理念的变化 63

二 新工具材料的发明与发展,促进绘画构图面貌的发展 65

第三章 绘画构图的要素 67

第一节 物质要素——工具材料、画面边框与画幅 67

一 工具材料及其质地特性与构图的作用 67

二 画面边框形状 68

三 画幅 78

第二节 形状 82

一 点 82

二 线 85

三 平面形状 89

四 物体形状 91

五 空间形状 94

六 物象的象征性与形象的定型化 94

七 构图中作为语言的形象类别 97

第三节 色彩 99

一 色彩的概念 99

二 人对色彩的视觉心理 100

三 色相的情感与象征 100

四 色彩于绘画构图中的作用 103

五 色彩语言的类别 105

第四章 绘画构成原理 109

第一节 绘画构图的视觉基础 109

一 视感觉与视知觉 109

二 绘画构图与视觉经验 111

第二节 图形与画面的形成 115

一 绘画为观众规定了知觉对象 115

二 图形与画面的组成 116

三 画面是个整体的知觉对象 122

四 视知觉的恒常性 126

五 对绘画知觉的理解性 127

第三节 空间知觉与绘画空间的构成 130

一 三维空间知觉因素与构成 130

二 方位的构成 142

第四节 时间知觉与表现时间 148

一 表现自然规律的特定时间 149

二 表现历史性的特定时间 151

三 表现延续性的时间 152

四 画面自身的时间呈现 153

第五节 对物体“质”的知觉与质感表现 154

第六节 绘画构图与人的联觉、联想 158

第七节 恒常性解体的变形 163

第八节 深层知觉与完形范围外的形式因素构成 164

第五章 构图形式的心理效应 167

第一节 画面空间运用的形式心理 168

一 方位的形式作用 168

二 空间力感 170

三 画面分割及其面积的形式作用 174

四 视域定向、视高与视平线的作用 181

第二节 构图结构的形式主线与基本形的作用 186

一 水平主线的作用 186

二 垂直主线的作用 189

三 斜线与倾斜的作用 190

四 几何曲线的作用 202

五 自由曲线的作用 205

六 圆形的作用 212

七 方形与矩形的作用 218

八 三角形的作用 221

九 不规则散碎的形与散乱结构 229

第三节 基本线形的综合构成 230

第四节 方向与线条引导视线的作用 236

一 引导视线的方向、方式及其形式作用 237

二 引导视线的观察顺序及其作用 239

三 向构图中心的诱导 241

四 放射性的引导 243

五 线形延伸性的联系作用 243

第五节 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 245

一 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可以增加画面的艺术表现的生命力 246

二 轮廓线的跨越,增强形体效果和丰富意趣 248

三 完形范围外的非具象形式因素增多使主观情感表面化 252

四 摒除具象的点线杂乱构成的多义性 253

第六节 物体范围外的形式因素 253

一 变形的幻觉效应 254

二 叠置的视觉效果 257

三 叠透的效应 257

四 遮挡关系错位的频闪效应 258

五 分解与复合的视觉效应 258

六 分解与抽象复合的效果 261

七 异体组合的形象 261

八 不同时空的怪异构成 263

九 假物象按知觉恒常性特点构成的视觉效应 265

第六章 构图形式美的规律 267

第一节 多样统一 整体和谐 269

一 多样变化 和谐统一 269

二 疏密变化的生动性与平均排列的秩序性 274

三 构图整体的和谐与完整 278

第二节 画面平衡稳定与结构均衡规律 281

一 画面“平衡”感产生的原因 282

二 影响平衡的因素 283

三 均衡布局法 288

四 内容决定构图形式的平衡心理 293

第三节 整体联系 相互呼应 294

一 内形式的呼应联系 295

二 外形式的呼应联系 300

第四节 对比调和 相互辉映 310

一 线及形的对比 311

二 黑白对比 314

三 虚实晦显对比 321

四 繁简对比 326

第五节 构图的节奏韵律感 329

一 节奏及其构成 329

二 节奏的作用 330

三 机械的节奏与变化的节奏 333

四 韵律之美 335

第七章 构图技法 339

第一节 确定宾主之位 经营构图中心 340

一 形象分宾主 340

二 构图有中心 341

三 主要形象突出的原因与方法 345

第二节 画面分割 取势定位 363

一 横线定位分割 364

二 中线定位分割 365

三 黄金分割 366

四 骨线定位分割 369

五 基本形分割 374

六 级差分割 375

七 复合分割 376

第三节 比例的妙用 378

一 主要表现对象与画面框架的比例 379

二 表现对象与常态比例的关系 381

三 表现对象自身比例与标准比例的关系 384

四 反常态比例的艺术处理 388

第四节 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处理 390

一 影响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因素及构成类型 391

二 黑白灰与色彩构成的原则 396

第五节 动感与静感的表现 407

一 构图呈现的动与静的含义 407

二 表现动与静的方法 409

第六节 藏露隐显 虚实相生 412

一 藏露掩映 隐显结合 413

二 以露代藏 诱人联想 414

三 以实带虚 虚实相生 416

四 意在画内 形于画外 417

第七节 强化构图表现的视觉美点 418

一 客观再现的绘画要凸显形象与环境的典型性 419

二 以现实为基础的对形式美点的凸显 423

三 主观意趣表现的形式美点 427

四 画种材料形成的艺术美的特点不可忽视 429

五 形式因素的单项强调及其“度”的把握 431

第八节 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 433

一 《开国大典》形式因素的综合运用 433

二 从画家创作草图的变动过程领会构图技巧 435

三 同一命题的名画比较 438

结语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