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禾谷作物 1
第一章 食用作物的涵义及范围 1
Ⅰ.食用作物的意义 1
Ⅱ.食用作物的重要性 1
Ⅲ.食用作物的范围 2
第二章 通论 3
第一节 禾谷作物的重要性 3
Ⅰ.禾谷作物的意义 3
Ⅱ.禾谷作物的重要性 3
第二节 禾谷作物栽培上的特性 4
第三节 禾谷作物利用上的特征 5
第四节 禾谷作物的形态及组织 6
Ⅰ.根 6
Ⅱ.秆 6
Ⅲ.叶 7
Ⅳ.花序 8
Ⅴ.小穗 8
Ⅵ.谷实 10
参考文献 13
第三章 小麦 14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4
Ⅰ.栽培种的起源 14
Ⅱ.原产地 14
Ⅲ.传播 16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7
Ⅰ.气候 17
Ⅱ.土质 17
Ⅲ.分布 18
Ⅳ.产地 19
第三节 品质与用途 21
Ⅰ.品质 21
Ⅱ.用途 23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3
Ⅰ.根 23
Ⅱ.叶及茎(秆) 24
Ⅲ.花序 26
Ⅳ.成熟 29
Ⅴ.颕果 30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32
Ⅰ.分类 32
Ⅱ.栽培种的性状 36
Ⅲ.台湾小麦优良品种 38
第六节 栽培法 38
Ⅰ.整地 38
Ⅱ.播种 39
Ⅲ.施肥 42
Ⅳ.中耕除草 44
Ⅴ.培土 45
Ⅵ.灌溉排水 46
Ⅶ.镇压 46
Ⅷ.收获 46
第七节 病虫害 47
Ⅰ.病害 47
Ⅱ.虫害 49
参考文献 51
第四章 大麦 53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53
Ⅰ.栽培种的起源 53
Ⅱ.原产地 53
Ⅲ.传播 57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58
Ⅰ.气候 58
Ⅱ.土质 59
Ⅲ.分布 59
Ⅳ.产地 59
第三节 用途 61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61
Ⅰ.根 61
Ⅱ.叶及茎(秆) 61
Ⅲ.花序 61
Ⅳ.受精与结实 64
Ⅴ.颕果 65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66
第六节 栽培法 67
Ⅰ.整地 68
Ⅱ.播种 68
Ⅲ.施肥 69
Ⅳ.管理 70
Ⅴ.收获 70
参考文献 70
第五章 燕麦 72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72
Ⅰ.栽培种的起源 72
Ⅱ.原产地 73
Ⅲ.传播 74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75
Ⅰ.气候 75
Ⅱ.土质 75
Ⅲ.分布 76
Ⅳ.产地 76
第三节 品质与用途 77
Ⅰ.品质 77
Ⅱ.用途 77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77
Ⅰ.根 77
Ⅱ.叶及茎(秆) 77
Ⅲ.花序 78
Ⅳ.开花 79
Ⅴ.颕果 79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80
Ⅰ.一般分类法 80
Ⅱ.燕麦分类检索表 81
第六节 栽培法 82
Ⅰ.整地 82
Ⅱ.播种 82
Ⅲ.施肥 83
Ⅳ.收获 83
参考文献 83
第六章 黑麦 84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84
Ⅰ.栽培种的起源 84
Ⅱ.原产地 84
Ⅲ.传播 84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86
Ⅰ.气候 86
Ⅱ.土质 86
Ⅲ.分布 86
Ⅳ.产地 87
第三节 品质与用途 87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89
Ⅰ.根 89
Ⅱ.叶及茎(秆) 89
Ⅲ.花序 89
Ⅳ.颕果 90
第五节 品种及分类 90
第六节 栽培法 91
参考文献 91
第七章 玉蜀黍 92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92
Ⅰ.栽培种的起源 92
Ⅱ.原产地 94
Ⅲ.传播 95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97
Ⅰ.气候 97
Ⅱ.土质 98
Ⅲ.分布 98
Ⅳ.产地 98
第三节 用途 100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101
Ⅰ.根 101
Ⅱ.叶及茎(秆) 102
Ⅲ.花序 102
Ⅳ.颕果 106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107
Ⅰ.分类 107
Ⅱ.台湾的主要品种 109
第六节 栽培法 109
Ⅰ.整地 109
Ⅱ.播种 109
Ⅲ.施肥 110
Ⅳ.管理 111
Ⅴ.收获 112
Ⅵ.间作与轮作 112
Ⅶ.茎用、饲料用栽培法 112
第七节 病虫害 113
Ⅰ.病害 113
Ⅱ.虫害 114
参考文献 115
第八章 蜀黍 117
第一节 产地及来源 117
Ⅰ.栽培种的起源 117
Ⅱ.原产地 118
Ⅲ.传播 119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19
Ⅰ.气候 119
Ⅱ.土质 120
Ⅲ.分布 120
Ⅳ.产地 120
第三节 用途 122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122
Ⅰ.根 122
Ⅱ.叶及茎(秆) 123
Ⅲ.花序 123
Ⅳ.开花 124
Ⅴ.颕果 125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126
Ⅰ.分类 126
Ⅱ.主要品种 127
第六节 栽培法 127
Ⅰ.整地 127
Ⅱ.播种 127
Ⅲ.施肥 128
Ⅳ.收获 128
参考文献 128
第九章 粟 130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30
Ⅰ.栽培种的起源 130
Ⅱ.原产地 130
Ⅲ.传播 131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31
Ⅰ.气候 131
Ⅱ.土质 132
Ⅲ.分布 132
Ⅳ.产地 132
第三节 用途 133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133
Ⅰ.根 133
Ⅱ.叶及茎(秆) 133
Ⅲ.花序 133
Ⅳ.开花、结实 134
Ⅴ.颕果 135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135
第六节 栽培法 135
Ⅰ.整地 135
Ⅱ.播种 135
Ⅲ.施肥 136
Ⅳ.管理 136
Ⅴ.收获及调制 136
参考文献 137
第十章 黍稷 138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38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38
Ⅰ.气候 138
Ⅱ.土质 139
Ⅲ.分布 139
Ⅳ.产地 139
第三节 用途 139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139
Ⅰ.根 139
Ⅱ.叶及茎(秆) 140
Ⅲ.花序 140
Ⅳ.开花 140
Ⅴ.颕果 141
第五节 品种及分类 141
第六节 栽培法 141
参考文献 141
第十一章 稗 142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42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43
Ⅰ.气候 143
Ⅱ.土质 143
第三节 用途 143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143
Ⅰ.叶及茎(秆) 143
Ⅱ.花序 144
第五节 栽培法 145
参考文献 145
第十二章 龙爪稷 146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46
第二节 分布及用途 146
第三节 形态 147
Ⅰ.根 147
Ⅱ.叶及茎(秆) 147
Ⅲ.花序 147
Ⅳ.颕果 147
第四节 栽培法 148
第十三章 蜡烛稗 149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49
第二节 分布及用途 149
第三节 形态 149
Ⅰ.叶及茎(秆) 149
Ⅱ.花序 150
Ⅲ.颕果 150
第四节 栽培法 150
第十四章 薏苡 152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52
第二节 环境 152
第三节 用途 152
第四节 形态 153
Ⅰ.根 153
Ⅱ.叶及茎(秆) 153
Ⅲ.花序 153
Ⅳ.颕果 154
第四节 栽培法 154
第十五章 荞麦 156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56
Ⅰ.栽培种的起源 156
Ⅱ.原产地 157
Ⅲ.传播 157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58
Ⅰ.气候 158
Ⅱ.土质 158
Ⅲ.分布 159
Ⅳ.产地 159
第三节 用途 159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159
Ⅰ.根 159
Ⅱ.叶及茎 159
Ⅲ.花序 160
Ⅳ.开花、受精、结实 161
Ⅴ.瘦果 161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162
第六节 栽培法 162
Ⅰ.整地 162
Ⅱ.播种 163
Ⅲ.施肥 163
Ⅳ.管理 163
Ⅴ.收获 163
参考文献 164
第二编 豆类作物 165
第十六章 通论 165
第一节 豆类作物的重要性 165
第二节 豆类作物栽培上的特性 165
第三节 豆类作物在利用上的特征 166
第四节 豆类作物的形态及组织 166
Ⅰ.根 166
Ⅱ.茎 167
Ⅲ.叶 167
Ⅳ.子叶 167
Ⅴ.花序 168
Ⅵ.花 168
Ⅶ.蒴果 168
Ⅷ.种子 168
第十七章 大豆 170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70
Ⅰ.栽培种的起源 170
Ⅱ.原产地 171
Ⅲ.传播 172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73
Ⅰ.气候 173
Ⅱ.土质 174
Ⅲ.分布 174
Ⅳ.产地 175
1.世界的生产状况 175
2.国内与台湾的生产状况 175
第三节 品质与用途 178
Ⅰ.用途 178
Ⅱ.豆类种子的化学组成 178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179
Ⅰ.根 179
Ⅱ.叶及茎 179
Ⅲ.花序及花 180
1.形态 180
2.开花 181
Ⅳ.荚 181
Ⅴ.毛茸 181
Ⅵ.种子 182
1.形态 182
2.发芽 183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184
第六节 栽培法 184
Ⅰ.整地 185
Ⅱ.播种 185
1.播种量 185
2.播种期 185
3.播种法 185
Ⅲ.施肥 186
Ⅳ.管理 186
1.一般的管理 186
2.间苗与补植 186
3.中耕除草及培土 187
4.灌溉排水 187
Ⅴ.收获 187
Ⅵ.病虫害及防治 188
1.病害 188
(1).锈病 188
A.病征 188
B.防除法 188
(2).紫斑病 188
A.病征 188
B.防除法 189
2.虫害 189
(1).害虫的种类 189
(2).防治法 189
Ⅶ.特殊栽培法 190
1.大豆与水稻间作法(糊仔大豆) 190
2.禾根豆栽培法 190
3.混作 190
参考文献 191
第十八章 落花生 193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193
Ⅰ.栽培种的起源 193
Ⅱ.原产地 193
Ⅲ.传播 194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196
Ⅰ.气候 196
Ⅱ.土质 197
Ⅲ.分布 197
Ⅳ.产地 198
1.世界的生产状况 198
2.台湾的生产状况 200
第三节 用途 200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01
Ⅰ.根 201
Ⅱ.茎 201
Ⅲ.叶 201
Ⅳ.花序及花 201
1.形态 201
2.开花 202
3.受精 202
Ⅴ.荚及种子 203
1.荚 203
2.种子 203
3.发芽现象 203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04
Ⅰ.分类 204
Ⅱ.台湾落花生品种改良状况 206
第六节 栽培法 206
Ⅰ.整地 206
Ⅱ.播种 206
1.选种 206
2.预措 206
3.播种量 207
4.播种期 207
5.播种法 207
Ⅲ.施肥 207
Ⅳ.管理 208
1.中耕除草 208
2.培土 208
Ⅴ.收获 208
1.收获期 208
2.收获方法 208
3.干燥与贮藏 208
Ⅵ.病虫害及其防治 208
1.病害 208
2.虫害 209
参考文献 209
第十九章 小豆 211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11
Ⅰ.栽培种的起源及原产地 211
Ⅱ.传播 211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12
Ⅰ.气候 212
Ⅱ.土质 212
第三节 用途 212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13
Ⅰ.茎 213
Ⅱ.叶 213
Ⅲ.花序及花 213
Ⅳ.荚 213
Ⅴ.种子 213
Ⅵ.开花现象 214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14
第六节 栽培法 214
Ⅰ.播种 214
Ⅱ.施肥 215
Ⅲ.管理 215
Ⅳ.收获与调制 215
参考文献 215
第二十章 绿豆 217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17
Ⅰ.栽培种的起源及原产地 217
Ⅱ.传播 217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18
第三节 用途 218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18
Ⅰ.茎及叶 218
Ⅱ.花序及花 218
Ⅲ.荚及种子 219
第五节 栽培法 220
参考文献 220
第二十一章 菜豆 221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21
Ⅰ.栽培种的起源 221
Ⅱ.原产地 221
Ⅲ.传播 222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23
Ⅰ.气候 223
Ⅱ.土质 223
Ⅲ.产地及分布 223
1.世界的生产状况 223
2.台湾的生产状况 224
第三节 用途 225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25
Ⅰ.根 225
Ⅱ.茎 225
Ⅲ.叶 225
Ⅳ.花 226
Ⅴ.荚 226
Ⅵ.种子 226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26
第六节 栽培法 227
Ⅰ.播种 227
Ⅱ.管理 228
Ⅲ.收获 228
参考文献 228
第二十二章 豌豆 229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29
Ⅰ.栽培种的起源 229
Ⅱ.原产地 229
Ⅲ.传播 230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31
Ⅰ.气候 231
Ⅱ.土质 231
Ⅲ.分布 231
Ⅳ.产地 232
第三节 用途 232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33
Ⅰ.根 233
Ⅱ.叶及茎 233
Ⅲ.花序及花 233
Ⅳ.荚及种子 234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34
第六节 栽培法 235
Ⅰ.播种方式 235
Ⅱ.播种法 235
Ⅲ.施肥 235
Ⅳ.管理 235
Ⅴ.收获 235
参考文献 236
第二十三章 蚕豆 237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37
Ⅰ.栽培种的起源 237
Ⅱ.原产地 237
Ⅲ.传播 238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39
Ⅰ.气候 239
Ⅱ.土质 239
Ⅲ.分布 239
Ⅳ.产地 239
第三节 用途 240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41
Ⅰ.茎及叶 241
Ⅱ.花序及花 241
Ⅲ.荚及种子 242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42
Ⅰ.Fruwirth氏分类法 243
Ⅱ.Becker氏分类法 243
第六节 栽培法 243
Ⅰ.播种法 243
Ⅱ.施肥 243
Ⅲ.管理 243
Ⅳ.收获 244
参考文献 244
第二十四章 豇豆 245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45
Ⅰ.栽培重的起源及原产地 245
Ⅱ.传播 245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46
Ⅰ.气候 246
Ⅱ.土质 246
Ⅲ.分布 247
第三节 用途 247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47
Ⅰ.茎及叶 247
Ⅱ.花序及花 247
Ⅲ.荚及种子 248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48
Ⅰ.Becker氏的分类法 248
Ⅱ.Fruwirth氏的分类法 248
第六节 栽培法 249
参考文献 249
第三编 根茎作物 250
第二十五章 根茎作物之特性 250
Ⅰ.根茎作物之意义 250
Ⅱ.根茎作物之重要 250
Ⅲ.根茎作物在栽培上的特性 250
Ⅳ.根茎作物在利用上之特性 251
第二十六章 甘薯 252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52
Ⅰ.栽培种的起源 252
Ⅱ.原产地 253
Ⅲ.传播 254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56
Ⅰ.气候 256
Ⅱ.土质 256
Ⅲ.分布 257
Ⅳ.产地 257
1.世界的生产状况 257
2.台湾的生产状况 258
第三节 品质与用途 259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59
Ⅰ.茎(蔓) 259
Ⅱ.叶 260
Ⅲ.花序及花 260
1.花 260
2.开花与结实 261
Ⅳ.根及块根 262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62
Ⅰ.分类 262
Ⅱ.台湾之优良品种 265
第六节 栽培法 265
Ⅰ.繁殖 265
Ⅱ.育苗方法 266
1.育苗之种类 266
2.种薯之选择 266
3.种薯埋伏法 267
4.埋伏种薯之适当温度 267
5.种薯埋伏后之管理 267
6.优良薯苗之鉴定 268
Ⅲ.本田作业 268
1.整地作畦 268
2.苗之准备 269
3.采苗 269
4.插植时期 269
5.插植密度 270
6.插植法 270
Ⅳ.施肥 271
Ⅴ.田间管理 273
1.补植 273
2.中耕培土 273
3.理蔓 273
4.灌溉 273
Ⅵ.收获及贮藏 273
1.收获 273
2.调制 273
3.贮藏 273
Ⅶ.病虫害及其防治 274
1.虫害 274
2.病害 274
Ⅷ.改良糊仔栽培法 274
参考文献 276
第二十七章 马铃薯 277
第一节 来源及产地 277
Ⅰ.栽培种的起源 277
Ⅱ.原产地 278
Ⅲ.传播 279
第二节 环境与分布 281
Ⅰ.气候 281
Ⅱ.土质 282
Ⅲ.分布 282
Ⅳ.产地 282
1.世界的生产状况 282
2.台湾的生产状况 283
第三节 品质与用途 283
第四节 形态及生育 284
Ⅰ.根 284
Ⅱ.茎及叶 284
Ⅲ.花序及花 284
Ⅳ.块茎 285
Ⅴ.休眠及萌芽 287
Ⅵ.生育 288
第五节 分类及品种 288
第六节 栽培法 289
Ⅰ.繁殖法 289
1.种子繁殖法 289
2.块茎繁殖法 289
Ⅱ.整地 289
Ⅲ.播植法 289
1.选重 289
2.种薯预措 290
3.种植期 290
4.种植深度 291
5.种植距离 291
6.种植法 291
Ⅳ.施肥 291
Ⅴ.管理 292
1.除蘖 292
2.中耕除草 292
3.除花埋茎 292
Ⅵ.收获及贮藏 293
Ⅶ.病虫害 293
1.病害 293
2.虫害 293
参考文献 293
中英名词对照及索引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