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1
儒学的世界性与世界性的儒学(代序) 2
(一)“亲亲相隐”问题 3
何谓“隐”与“直?”——《论语》“父子相为隐”章综考 3
关于“亲亲相隐”问题的若干辨正 27
“父子相隐”与告亲的正义性问题 36
苏格拉底对“子告父”表示赞赏吗?——就柏拉图《欧绪弗洛篇》的“虔敬”问题等商榷于邓晓芒教授 53
“亲亲相隐”制度的真相是什么?——关于“亲亲相隐”问题书信三则 70
再论邓晓芒教授谈“亲亲相隐”的谬误 79
“父子相为隐”与亲属间举证——亲情、法律、正义的伦理中道问题 105
“‘亲亲相隐’问题的思想史、制度史综考”课题论证报告 123
(二)其他法律政治问题 139
“徒法不能以自行”究竟何意?——兼与张岱年、郭道晖等先生商榷 139
“徒法不能以自行”真的究竟何意?——就孟子原意驳王心竹博士《“徒法不能以自行”到底何意?》一文 152
附:“徒法不能以自行”到底何意——与林桂榛先生商榷兼及经典文本诠释问题 185
东圣西圣、其揆一也——论儒家思想与人权话语的交集 195
生民非为君、立君以为民——中国古代儒家民主政府论辑要 218
孔子的仁学是“专制仁道主义”吗?——读李之鼎先生《仁学:中国灵魂的温柔枷锁》一文 224
儒家应该向基督教学习什么? 234
论儒家书院的文化功能与重建前景 267
(三)若干学术通信文字 291
正统儒家本无什么本体论及形而上学 291
振兴中华师法之道、再造东方共和之邦 301
中日朴学与内中蕴涵的近代科学民主精神 312
东亚经验主义哲学、儒学的转进与意义 317
官化儒学的三个历史阶段及清代转向 330
代跋 341
青年的道路——在杭州某校的告别讲演 341
附一:儒者非柔,一片豪杰之气象——贺《儒家邮报》百期之禧 354
附二:致思尚经史,为学避玄谈——林桂榛三十五学术自述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