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语文运动”和“文字改革”vs.“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2
一 “语文运动”和“文字改革” 2
二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3
三 本书使用的“语言政策”概念 8
第二节 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的相关研究 10
一 20世纪20—40年代的语言政策 11
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言政策 18
三 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语言政策 20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24
第二章 历史背景——清末语言文字运动 26
第一节 切音字运动中的三大方案 26
一 卢戆章与《中国第一快切音新字》 27
二 王照与《官话合声字母》 28
三 劳乃宣与《简字全谱》 30
四 切音字运动的历史意义 32
第二节 吴稚晖、章炳麟关于万国新语的论争 35
一 吴稚晖的《评前行君之〈中国新语凡例〉》 36
二 章炳麟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 37
三 吴稚晖的《书〈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后》 38
四 评述 39
第三节 清末的科学名词翻译 41
一 经世派官员时期 41
二 洋务运动时期 42
三 戊戌变法时期 44
四 清廷对于切音字运动和科学名词翻译的态度 51
第三章 北洋政府前期——读音统一会、中华国语研究会和医学名词审查会 53
第一节 读音统一会 53
一 机构成立 54
二 核定国音、议定字母 55
三 国音推行方法 56
四 评述 57
第二节 中华国语研究会 58
一 机构成立 59
二 与教育界联合促进注音字母的公布 60
三 公布《国音字典》初印本 62
四 评述 64
第三节 医学名词审查会 64
一 历史背景 65
二 机构成立和三次会议 65
三 评述 68
第四节 译名大讨论 69
一 章士钊引发的译名讨论 70
二 胡以鲁的《论译名》 77
三 评述 81
第四章 北洋政府后期——国语统一筹备会和科学名词审查会 83
第一节 “五四”前后关于拼音文字和国语文学的论战 83
一 《新青年》、《国语月刊》关于拼音文字的论战 84
二 《新青年》关于国语文学的论战 94
第二节 国语统一筹备会 100
一 机构成立 100
二 《校改国音字典》和京国问题 102
三 国罗字母、汉字省体和注音字母 106
四 小学校国文科改国语科 114
五 国语教育的推行 122
六 左行横迤和标点符号 126
七 《国语周刊》和国语运动大会 129
第三节 科学名词审查会和译名的继续讨论 130
一 科学名词审查会 131
二 译名的继续讨论 134
第五章 国民政府前期——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 137
第一节 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 137
一 机构成立 139
二 中国大辞典编纂处的工作 141
三 《国音常用字汇》 143
四 国音字母两式 148
五 简体字和注音汉字 158
六 “小学国语科暂行课程标准”和“小学国语课程标准” 162
七 政府公文 163
第二节 国立编译馆(上) 168
一 机构成立和机制运行 168
二 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审定和统一 170
三 地名人名音译标准原则草案 175
四 评述 177
第三节 百科、专科辞典 179
一 历史背景 179
二 20世纪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几部百科、专科辞典 182
三 评述 187
第六章 国民政府后期——国语推行委员会和国立编译馆 189
第一节 国语推行委员会 190
一 机构成立 190
二 注音汉字 191
三 《中华新韵》和“全国方音注音符号” 200
四 《国语辞典》 209
第二节 国立编译馆(下) 214
一 20世纪4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编纂状况 214
二 评述 216
第三节 拉丁化新文字和大众语运动 219
一 拉丁化新文字 220
二 大众语运动 230
三 评述 232
第七章 余论 240
第一节 民国时期语言政策研究的双重关系和三层结构 241
一 以权威机构为主线的语言内容、社会功能双重关系 241
二 以语言学理为依据的语音文字、术语新词和语体三层结构 242
第二节 黎锦熙国语运动思想与豪根语言规划定义的对比研究 243
一 “最终标准官方机构语言”vs.“国语”——相似之点 245
二 “语言规划四重模型”vs.“国语新文字论”——不同之处 248
三 评述 251
附录 民国时期主要语言政策文件目录 253
主要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