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现状 12
二 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 24
(一)研究方法 24
(二)基本结构 26
三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28
(一)难点 28
(二)创新点 29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概念 30
一 信仰 30
(一)信仰的基本内涵 30
(二)信仰的特性 33
(三)信仰的类型 37
(四)信仰的功能 39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 41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涵 42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性 51
三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56
(一)信仰教育 57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59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64
第二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实环境 68
一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发展历程 68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69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73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76
(四)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经验 81
二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实环境 83
(一)全球化浪潮 84
(二)信息社会 90
(三)中国社会转型 94
第三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00
一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象的问题 100
(一)当代大学生信仰的整体状况 101
(二)当前大学生信仰存在的问题 104
二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的问题 114
(一)教育者的信仰状况 115
(二)教育者的能力状况 121
三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33
(一)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分析 133
(二)教育者自身的问题分析 135
(三)社会环境的原因分析 136
第四章 改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对策 139
一 明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原则 139
(一)方向性原则 139
(二)主体性原则 144
(三)系统性原则 147
(四)长期性原则 149
二 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 152
(一)创新内容选择 152
(二)创新内容体系 161
(三)创新内容表达 168
三 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本方法 170
(一)理论灌输法 172
(二)情境感染法 180
(三)实践感知法 186
四 拓宽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渠道 193
(一)课堂教学教育 194
(二)课外实践教育 195
(三)校园网络教育 199
(四)校园生活教育 205
(五)组织集中教育 208
(六)仪式象征教育 210
(七)社会补充教育 212
(八)家庭补充教育 214
结论 217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