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上篇:关系结构的句法研究 7
第1章 前言 7
1.1 研究现状和本书主要观点 7
1.2 理论的利用和创新 13
1.3 主要内容 19
1.4 主要研究方法 26
第2章 英语关系结构的句法 28
2.1 句法算子与句法变量:移位的结果 28
2.2 英语关系结构的句法算子移位分析 48
2.3 移位的必然结果:句法开放性谓词(与英语事实相符的结论) 53
2.4 接应代词结构中的句法算子和句法变量 55
第3章 汉语关系结构的狭义句法 57
3.1 文献综述:汉语关系结构的移位分析 57
3.2 本书新观点:非移位分析和句法非开放性谓词 64
第4章 狭义句法中移位分析和非移位分析的理由 69
4.1 是否存在重构效应 69
4.2 是否遵循邻近原则 75
4.3 关系从句的谓词本身是否完整和合乎语法 80
4.4 是否允准“强及物动词”悬空 87
4.5 是否允准寄生空缺 104
4.6 是否存在大量“典型汉语式关系结构” 115
4.7 是否存在“汉语式接应代词” 127
4.8 其他理由 143
4.9 结论 144
第5章 汉语关系从句的语义表达式 147
5.1 汉语关系从句的语义算子和语义变量:语义开放性谓词 147
5.2 “典型汉语式关系结构”的语义表达式 152
5.3 句法表达式和语义表达式之间的不平凡映射 155
第6章 英语、汉语关系结构的允准条件和“可追踪性原则” 160
6.1 英语、汉语关系结构的允准条件 160
6.2 语义变量的“可追踪性原则” 174
6.3 关系结构的数理逻辑 183
第7章 关系化:识别句子主观性语言实现的形式手段 184
7.1 关系从句与句子的区别 184
7.2 关系化:识别句子主观性语言实现的形式手段 186
7.3 主观性相关内容的句法分析:前人的研究 189
7.4 一种新分析 194
第8章 关系化:识别主从、并列句法区别的形式手段 197
8.1 文献综述 197
8.2 本书新观点:关系化是一种识别主从、并列句法区别的形式手段 203
8.3 “关系化检验”与汉语中的主从、并列结构 203
第9章 关系从句的限制性—非限制性句法区别 208
9.1 文献综述 209
9.2 界定限制性—非限制性句法区别的形式手段:“NP/DP/VP-省略” 215
9.3 小结 222
第10章 限制性—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语境解歧和复杂名词短语的可接受性 224
10.1 限制性关系从句的语义开放性谓词和非限制性关系从句的“孤儿身份” 225
10.2 英语、汉语关系从句限制性和非限制性的语境解歧 227
10.3 小结 232
下篇:关系结构的一语习得研究 237
第1章 英语、法语等语言中的关系结构的习得: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 237
1.1 Labelle(1996)的“儿童关系结构非移位说” 237
1.2 “儿童关系结构移位说” 245
第2章 汉语关系结构的习得:两次实验的比较 252
2.1 实验一 252
2.2 实验二 262
2.3 小结 269
第3章 本书新观点:儿童关系结构的非移位分析 271
3.1 英语、法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关系从句习得情况的比较 271
3.2 移位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能解释的事实 272
3.3 本书新观点:儿童关系结构非移位分析 275
3.4 本书非移位分析能解释和预测的事实 277
第4章 天津儿童关系结构理解和产出能力测试 281
4.1 天津儿童关系结构理解能力测试 283
4.2 天津儿童关系结构产出能力测试 297
参考文献 309
附录1 英汉对照术语表 324
附录2 关系从句诱导产出原始语料 330
附录3 关系从句快速重复原始语料(部分) 346
附录4 关系从句诱导产出原始语料(部分) 354
后记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