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度态势2002—2012 1
2002:历史、现实与人性透视 3
一、方兴未艾的“新历史小说” 5
二、对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7
三、婚恋生活的深度透视 9
四、文体的突破与创新 10
2003:走向个性,走向成熟 13
一、乡村景观的关注与表现 16
二、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深层透视 20
三、女性生存境况的探究与呈示 23
四、关注当下现实生活 26
2004:满目繁花又一年 29
一、“归来派”作家的宝刀不老 33
二、女性作家的不俗表现 37
三、年轻一代作家的出色表现 43
四、潮流外作家的各自特色 47
2005:盛宴时代的来临 53
一、乡村世界的深度透视 58
二、历史的思考与表现 63
三、边地小说的异军崛起 68
四、从不同角度切入现实生活 72
五、情爱纠葛的艺术呈现 79
六、抗战小说的不尽如人意 87
2006:乡村、边地与现实生活 89
一、评述的必要与分类的依据 91
二、别一种意识形态的乡村小说 94
三、边地小说的异域景观 102
四、多向度的现实人文关怀 109
2007:游走于乡村与历史之间 115
一、创作态势之总体衡估 117
二、“打工农民”生存境遇的沉思与表达 119
三、乡村日常生活展示中的人性透视 127
四、艺术理念的偏颇与小说文本的叙事破绽 135
五、历史与人性复杂性的深度透视与神话的重述 140
六、回望1970年代 149
七、理念先行与艺术结构的滞后 157
2008: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人物形象的深度刻画 163
一、评述方式的反思与择定 165
二、作家应该以怎样一种方式切入现实 168
三、人性探索与人物形象塑造 188
2009:现实主义主潮地位的加强与拓展 207
一、罪感心理的探究与历史的追问 210
二、以现实主义的方式面对历史 213
三、现实主义与成长小说 220
四、具有冒犯意味的现代主义 224
2010:多样化文体的尝试与实验 229
一、现代主义的绚丽夺目 234
二、现代主义洗礼后的现实主义 243
三、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承继 255
2011:乡村、历史、知识分子及其他 261
一、乡村景观的真切展示 264
二、历史现场的返顾与透视 269
三、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 276
四、《囚界无边》及其他 280
2012:新锐崛起与长篇小说创作格局 285
一、新锐作家的异军崛起 288
二、历史场景的多向度呈示 302
三、现实批判与现代主义艺术方式 314
四、令人失望的艺术缺憾 317
下:个案剖析2002—2012 323
《古炉》:日常叙事中的悲悯情怀 325
一、一部“伟大的中国小说” 327
二、“文革”叙事 330
三、乡村常态世界的发现与书写 337
四、“日常叙事” 343
五、悲悯情怀 348
《天香》:闺阁传奇,风情长卷 355
一、为什么是明代 357
二、语言 361
三、结构 365
四、闺阁女子 372
五、器物美学 381
《农民帝国》:深入一个人的灵魂究竟有多难 387
一、潜心酝酿与小说创作的变迁 389
二、郭存先的“过五关斩六将” 393
三、郭存先的“走麦城” 399
《春尽江南》:时代现实的别一种直击与洞穿 409
一、“雾岚”“雾霾”与小说的细节 411
二、时代污浊本质的尖锐揭示 414
三、污浊时代知识分子何为 418
四、典雅语言与双重艺术结构 425
《圣天门口》:历史的重构与史诗性艺术追求 429
一、对20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 431
二、人物形象的深度探究与刻画 446
三、“史诗性”艺术追求 457
《蛙》:历史观念重构、罪感意识表达与语言形式翻新 463
一、历史观念重构 465
二、罪感意识表达 471
三、语言结构形式创新 478
《繁花》:建构城市诗学的一种可贵努力 481
一、“上海叙事”中的历史地位 483
二、《繁花》的叙事特质 487
三、“革命”的反思与市场欲望的批判 494
《笨花》:凡俗生活展示中的历史镜像 503
一、铁凝小说创作的艺术转型 505
二、乡村日常凡俗生活中潜隐的历史景观 508
三、善与美的人物形象塑造 514
《平原》:人性的勘探与叙事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521
一、本土小说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523
二、人性勘探与人物形象刻画 533
《迷冬》:革命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对峙与碰撞 543
一、以个人记忆的方式切入“文革” 545
二、“革命”伦理与生命伦理的对峙碰撞 549
三、别具人性深度的人物形象 553
四、小说结构、返顾式写作及其他 558
《陆犯焉识》:知识分子苦难命运与精神困境的审视与表现 561
一、严歌苓创作转型与人物形象刻画 563
二、陆焉识形象的深度分析 565
三、艺术结构、叙事方式与小说语言 573
后记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