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常态下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 1
一 新常态的内涵与特征 1
(一)新常态的内涵 1
(二)新常态的特征 3
二 新常态下的需求导向的相关研究 3
(一)新常态下对高职学生特质的新要求 3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 7
(三)新的经济形势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 14
(四)依法治国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 16
(五)信息技术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 19
三 高职学生特质的研究 24
(一)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25
(二)国内高职学生特质研究 27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 37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37
(一)高职教育 37
(二)需求导向 38
(三)高职学生特质、素质、能力 38
(四)评价 39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的选择 40
(一)研究方法 40
(二)研究视角 42
三 研究范畴的建立 42
第三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与培养的借鉴 44
一 评价指标体系 45
(一)国外高职学生评价体系的借鉴 45
(二)国内高职学生评价体系 53
(三)文献评述 60
二 培养模式 69
(一)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综述 69
(二)国内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综述 71
(三)文献评述 75
第四章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理论分析 77
一 基础层理论 77
(一)特质需求理论 77
(二)一般管理理论 78
(三)结构性失业理论 78
二 方法层理论 81
(一)均衡理论 81
(二)非零和合作博弈理论 83
(三)教学评价理论 84
三 操作层理论 86
(一)目标市场营销理论 86
(二)产品组合理论 90
(三)关系营销理念 91
第五章 高职学生特质的概念模型与动态分析模型构建 94
一 基于需求导向的高职学生特质的概念模型 94
(一)概念模型的逻辑结构 94
(二)特质的内容结构 97
二 基于需求导向的高职学生特质的动态分析模型 98
(一)高职学生特质类型的分析模型 98
(二)动态变化趋势的分析模型 100
第六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数学模型构建 103
一 评价模型构建的思路和方法 103
(一)评价的机理 103
(二)评价模型构建的思路 104
(三)评价模型构建的基本方法 106
二 构建基于需求导向的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模型 108
(一)评价步骤 109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111
第七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18
一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想和原则 118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119
(二)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思想 124
二 调查方案的设计 126
(一)问卷的设计 126
(二)样本选择与调研过程设计 127
三 指标的筛选与形成 127
(一)高职学生特质的特征 127
(二)特质要素筛选过程 128
四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指标体系 132
(一)一级指标 132
(二)二级指标 135
(三)三级指标 137
五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学生特质比较分析 138
(一)发展能力比较 139
(二)职业能力比较 140
(三)知识结构比较 141
(四)基本素质比较 141
第八章 高职学生特质评价的实证分析 145
一 变量设计与假设提出 145
(一)模型构建及理论假设 145
(二)变量设计 149
二 数据收集与统计描述 150
(一)数据收集及录入 150
(二)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150
(三)样本特征 150
三 探索性因子分析 152
(一)研究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52
(二)探索性因子分析 153
(三)信度分析 157
(四)效度分析 158
四 证实性因子分析 160
(一)测量关系参数检验 160
(二)结构关系参数检验 163
五 模型参数假设及检验结论 167
六 讨论及建议 170
第九章 适应新常态,培养高职学生的特质 173
一 准确定位,实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173
(一)新常态下高职教育定位 174
(二)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科学定位 177
(三)新常态下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定位 180
二 互惠双赢,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校企合作机制 184
(一)企业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184
(二)构建“跨界”的校企合作组织 186
(三)打造利益捆绑的校企发展共同体 187
(四)构建校企人员双向流通渠道 189
(五)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 191
三 加强引导,发挥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93
(一)思想引领,保证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193
(二)引进外援,缓解高职院校经费紧张局面 195
(三)角色转换,实现政府从管理到服务的角色转换 195
第十章 高职院校学生特质培养模式 198
一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新理念 199
(一)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200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200
(三)生态和谐教育理念 201
(四)主体性教育理念 201
(五)创造性教育理念 202
(六)开放性教育理念 202
二 新常态下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目标定位 203
三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 205
(一)拓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来源渠道,选聘合格的高职教育教师 205
(二)完善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培训体系,培养优秀的高职教育教师 205
(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形成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 206
(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208
第十一章 搭建实践平台,构建实践育人的多元化体系 209
一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的教学实施 209
(一)创新教学理念,探索高职学生特质培养教学模式 210
(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体系,提高培养实效性 210
(三)围绕学生特质培养的需要,调整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环节 211
(四)适应新常态人才培养需求,加强高职学生相关素质和能力培养 212
二 高职学生特质培养综合实践平台构建 215
(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 215
(二)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开展技术应用研究 215
(三)构建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平台,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发展 216
三 构建实践育人的多元化体系 217
(一)构建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特质培养 217
(二)优化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特质形成 220
(三)学校、家庭、社区结合,培养学生特质 221
(四)构建多元化的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222
参考文献 225
附录1 高职高专学生特质需求调查问卷 239
附录2 高职高专学生特质比较调查问卷 244
附录3 高职高专毕业生特质评价调查问卷 252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