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化视域中的儒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景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22204
  • 页数:33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立足中国儒学的思想内涵,并以西方哲学中黑格尔、康德、伽达默尔、理查德·罗蒂等人的思想为参照点,尤其在考察了中国儒学近百年发展史的基础上,认为儒学并非如某些学者所说已成为“游魂”和“博物馆收藏品”,一支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不可能被轻易斩断。儒学并没有死,用一种合理的方式把儒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建起来,儒学之“魂”乃能附其“体”,中国文化亦才能有其“魂”,从而真正实现它的现代化。由此,也可见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表现出的极大的现实关怀。

绪论——教化观念与儒学的未来发展 1

一 世纪初以来中国文化意识的反思 1

二 儒学的教化观念 5

三 儒学的未来发展 14

第一章 心性论与形上学 18

一 简帛文献与孔子后学思想之内转趋势 18

(一)孔子所开启的文化价值方向 19

(二)前辈与后辈弟子 20

(三)圣与智 23

(四)慎独与贵心 27

(五)心、性与情、才 31

二 论“可欲之谓善” 36

(一)可欲与四端、四德 36

(二)广义的性、命与狭义的性、命 38

(三)“可求”与“可欲” 41

三 伦理原则与心性本体 45

(一)问题的提出 45

(二)“门内之治”与“门外之治” 46

(三)仁义内在于人的情感实存 50

(四)仁义内在与人性本善 54

四 德性良知之先天实存基础 57

(一)一个存在实现论的思想进路 57

(二)“气”、“才”之本体意义 63

(三)养浩然之气:由工夫证显本体 67

(四)结语 73

五 朱子心论及其对先秦儒学性情论的创造性重建 74

(一)儒学的提问方式与心性概念 75

(二)心性的结构——“心统性情” 78

(三)心的本质内涵——“仁”为“心之德” 82

(四)存在、活动与超越性——一场理论上的两线作战 88

六 彻底的儒家 94

(一)意欲、人心与生命本性 95

(二)直觉与心性本体 101

(三)理性与心性本体 105

七 圣与神之间 110

(一)“成心”与道的开显方式 110

(二)圣者通也 111

(三)施教之方 115

(四)结语 120

第二章 德性论与价值观 121

一 诚信观念与道义原则 121

(一)信、忠信、诚信 121

(二)“诚”为德性、伦理之基 125

(三)道德之自身价值与道义至上的原则 127

二 差序格局与“太和”理念 131

(一)保合太和 131

(二)拒斥平均化和同质化 133

(三)差序化原理 138

三 “学”何以能乐 142

(一)“学”的内容和目标 143

(二)下学而上达 147

四 爱的张力 151

(一)儒家所言“情”之类分 152

(二)四端(仁义之心)与七情 154

(三)“爱”的普遍性与等差性问题的凸显 157

(四)“爱”的两端及其中介 160

(五)结语 166

五 正德性与兴礼乐 168

(一)纠名实 正人伦 168

(二)知止于至善 170

(三)德性充盈与礼乐重建 172

(四)“道”与“言” 174

(五)厘清德义内涵与德目系统 176

六 论儒家的王道精神 181

(一)从孔子论管仲谈起 181

(二)道义至上与事功成就 184

(三)论天人——国际关系中王道原则的超越性意义 189

(四)结语 196

第三章 儒学与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 198

一 国学——中国学术之家 198

(一)重提“国学”之意义 198

(二)中国文化的价值理念与赋义基础 200

(三)现代学术体制与“国学”的定位 206

二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210

(一)“同归”与“殊涂” 210

(二)“知止”——“回到你自己” 212

(三)“知止”三义 216

(四)认同与差异原则 220

三 文化的“无用之用”与儒学未来发展的契机和天命 222

(一)影响文化发展的功利因素 223

(二)由文化之“通”性义重新审视“全球化” 226

(三)走出两个理论误区,培育三种文化意识 231

四启蒙思想与文化重建 236

五附录 240

(一)重建中国学术的通性基础 240

(二)儒学未来发展之展望 248

第四章 儒学与哲学研究方法 256

一 中国哲学的研究方式应有所改变 256

(一)哲学与哲学史 256

(二)思想生产与学术研究 259

(三)中国传统思想学术的立言方式 262

(四)构建“属于自己”的当代中国哲学理论形态 267

二 学术的传承与思想的重建 269

三 共通性与共同性 278

(一)两种普遍性 278

(二)道通为 279

(三)成己成物,道合外内 282

(四)由共通性引向超越的境域 285

四 正负方法与人生境界 288

(一)正负方法: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289

(二)具体共相:概念、理智与直觉、体悟 294

(三)正负方法:“始终”、“先后”与“同时”、“本末” 302

五 附录 309

(一)儒学之“魂”的附“体”与新生 309

(二)《中国哲学概论》序言 316

(三)《教化与工夫》序 320

(四)以情应物的心物观 326

后序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