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上编 五四翻译理论的宏观审视 3
第一章 翻译的时代性 3
第一节 翻译与创作 6
第二节 翻译的选择性、系统性和计划性 13
第三节 翻译的目的性 19
第四节 翻译语体: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 25
第二章 译书的方法 29
第一节 直译与意译 29
第二节 重译 32
第三节 神韵译 35
第三章 翻译与批评 37
第四章 翻译与文化 46
第一节 译名的统一 46
第二节 翻译中的文化现象 52
第三节 翻译与“欧化” 55
第四节 译者、作者与读者 62
下编 五四译论者与翻译理论 67
一 周作人:开新纪元译书的模范 67
二 刘半农的译论贡献 81
三 胡适:主张翻译外国文学名著的第一人 92
四 茅盾的翻译理论 99
五 郭沫若的译学观 109
六 郑振铎的译论贡献 118
七 胡愈之的译学观 125
八 傅斯年:译书感言 130
九 罗家伦;译外国小说者的四件事 135
十 宗白华:翻译丛书及译名观 142
十一 陈望道的译学贡献 147
十二 沈泽民:论译文学书 151
十三 张东荪:论译书和译名 156
十四 恽代英:关于丛书编译的主张 159
十五 邵力子:译书的我见 162
十六 瞿世英:论诗歌的翻译 165
十七 张闻天的译学观 168
十八 陈大悲:剧本的翻译问题 172
十九 朱自清:论译名 175
二十 许地山、耿济之的译名观 181
二十一 孙几伊:论译书方法及译名 187
二十二 沈子善:对于译书的我见 191
二十三 蔡元培的译名观 194
二十四 于鹤年、祖基、光典论译书 197
二十五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 202
二十六 陈独秀和钱玄同的译名观 205
结束语 五四翻译理论的启示 210
附录一:五四译论参考目录 214
附录二:参考文献 221
后记&平保兴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