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共行政的现代正典 1
第一节 历史视野中的行政与公共行政 2
一 统治行政与管理行政 2
二 管理行政是一种公共行政 5
三 迈向服务行政的行政发展逻辑 7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产生与典型化 9
一 公共行政的产生过程 9
二 公共行政的理论自觉 16
三 公共行政正典的确立 24
第三节 公共行政现代正典诸要素 31
一 官僚制的组织基础与制度架构 31
二 实践的效率追求与研究的科学取向 34
三 “政治—行政二分”的理论叙事原则 39
第二章 对“政治—行政二分”的实践背离 43
第一节 行政对政治的入侵 44
一 计划体制的发展与集中 44
二 行政部门领导地位的确立 50
三 行政裁量的兴起与合法化 57
四 市政经理制的嬗变 61
第二节 文官制度的变迁 65
一 “哈奇法案”与“去政治化”的完成 65
二 政策职位与“返政治化”的开始 68
三 职业文官的“为承认而斗争” 72
第三节 文官制度“返政治化”发展的制度确认 76
一 政治议程之外的文官制度演变 76
二 公共行政的信任危机 80
三 改革的发生及其政治含义 83
第三章 “民主行政”的提出与发展 89
第一节 民主行政的孕育过程 90
一 反思浪潮的兴起 90
二 “政策与行政”新解 95
三 “民主行政”的提出与实践 98
第二节 参与热潮中的民主行政尝试 104
一 走向参与的三部曲 104
二 从参与到分权 108
三 邻里政府与民主行政 112
第三节 市场神话中的民主行政运动 116
一 市场神话的诞生 116
二 从市场化到企业家政府 120
三 民主行政对市场神话的回击 124
第四章 对管理行政的价值诘问 129
第一节 民主原则对官僚制的渗透 130
一 官僚制话语的移入 130
二 官僚制理论的变调 134
三 官僚制与民主 137
四 “代表性官僚制”的提出 140
第二节 关于公共行政的伦理思考 144
一 行政官员民主责任的确认 144
二 实现民主责任的两种途径 148
三 伦理守则与行政伦理 152
四 公共利益与民主责任 155
五 行政官员的伦理定位 158
第三节 官僚制组织的价值冲突 163
一 从使命到生存 163
二 工具理性的征服与反抗 166
三 重申代表性官僚制 170
第五章 身份危机中的价值诉求 175
第一节 公共行政学身份危机的发生 176
一 传统科学观受到挑战 176
二 行政科学卷土重来 183
三 “事实—价值二分”的出场 190
四 公共行政两大理论阵营的形成 196
第二节 探寻公共行政学的价值身份 202
一 寻找“普通话”的插曲 202
二 公平原则的提出与运用 208
三 通过社会公平重建学科认同 213
第三节 市场神话中的身份重建 218
一 身份危机2.0 218
二 重建公共行政的宪法身份 223
三 寻找公共行政的精神认同 227
第六章 对管理行政的理论反叛 233
第一节 求证伦理行政的可能性 234
一 “水门事件”的伦理遗产 234
二 确认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 238
三 实现行政官员的责任 243
四 为行政伦理正名 246
第二节 重塑公共行政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49
一 新公共行政运动的另一种主张 249
二 理论与实践的再整合 253
三 实证行为主义批判 256
四 工具技术理性检讨 260
五 重新建构公共行政 264
第三节 公共行政的后现代追思 267
一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方言 267
二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民主 273
三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正义 277
四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性别 283
第七章 全球化、后工业化背景下的服务行政谋划 288
第一节 工业社会的治理遗产 289
一 从“第三部门”到“新市民社会” 289
二 民主的没落与公共性的扩散 294
三 全球风险社会的形成 298
第二节 管理行政的谢幕 301
一 管理行政的理论重述 301
二 管理行政在工业社会中的演变 305
三 管理行政在全球化与后工业化中的失灵 308
四 风险社会中的治理选择 312
第三节 服务行政的提出 314
一 服务行政的西方文本 314
二 服务行政的中国话语 319
三 服务行政的研究规划 325
第四节 服务行政的实践建构 330
一 确立公共行政的价值导向 330
二 以解构官僚制为起点 334
三 以社会治理的伦理化为方向 337
参考文献 342
一 中文 342
二 英文 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