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为生活所必需 1
一 生活由传递而自新 1
二 教育与交通作用的关系 4
三 正式教育的位置 6
撮要 9
第二章 教育有社会的作用 11
一 环境的性质与意义 11
二 社会的环境 13
三 社会环境是有教育影响的 18
四 学校是一个特别环境 20
撮要 24
第三章 教育有指导的作用 25
一 环境是有指导能力的 25
二 社会指导的方式 28
三 模仿与社会心理学 36
四 把上面的理论应用于教育 40
撮要 43
第四章 教育即生长 45
一 生长的条件 45
二 习惯是生长的表现 50
三 这观念在教育上的关系 54
撮要 57
第五章 预备作用开展作用与法式的训练 59
一 把教育看作预备作用 59
二 把教育看作开展作用 61
三 把教育看作心能的训练 66
撮要 74
第六章 保守的教育与进取的教育 76
一 教育有形成心的作用 76
二 把教育看作复演与回顾的作用 79
三 教育即改造 83
撮要 87
第七章 教育上的民本主义的观念 88
一 人类团体的涵义 88
二 民本主义的理想 94
三 柏拉图的教育哲学 95
四 十八世纪的“个性的”理想 99
五 国家的教育与社会的教育 100
撮要 106
第八章 教育上的目的 108
一 目的的性质 108
二 良好目的的标准 112
三 教育上之应用 115
撮要 119
第九章 “自然的发展”与“社会的效率” 121
一 供给目的的“自然” 121
二 把“社会的效率”作为教育的目的 129
三 把“文化修养”作为教育的目的 132
撮要 134
第十章 兴趣与训练 136
一 兴趣与训练的意义 136
二 兴趣观念在教育上的重要 142
三 这个问题在社会方面的关系 148
撮要 151
第十一章 经验与思想 153
一 经验的性质 153
二 经验里面的回想 159
撮要 167
第十二章 教育里面的思想 169
一 教学法的要素 169
撮要 182
第十三章 教学法的性质 184
一 教材与教学法的联贯 184
二 普通的方法与个人的方法 191
三 个人方法的特性 195
撮要 203
第十四章 教材的性质 205
一 教师与学生的材料 205
二 教材在学生里面的启发 209
三 科学或“理性化的知识” 214
四 有社会性的材料 217
撮要 219
第十五章 课程中的游戏与工作 220
一 主动的作业在教育上的位置 220
二 可用的作业 222
三 工作与游戏 229
撮要 233
第十六章 地理与历史的要旨 235
一 初步活动的意义的扩充 235
二 历史与地理有互相补助的性质 238
三 历史与现今的社会生活 243
撮要 247
第十七章 课程中的科学 249
一 逻辑的方法与心理的方法 249
二 科学与社会的进步 253
三 教育上的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 259
撮要 261
第十八章 教育的价值 262
一 “了解或欣赏”的性质 262
二 估量科目的价值 270
三 价值的划分与组织 275
撮要 282
第十九章 劳动与闲暇 284
一 劳动与闲暇所以相反的根源 284
二 现今的实在情形 288
撮要 295
第二十章 理智的科目与实用的科目 297
一 经验与纯粹知识的相反 297
二 关于经验与知识的近世学说 301
三 经验即实验 307
撮要 311
第二十一章 物质的科目与社会的科目: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 313
一 “人本科目”的历史的背景 313
二 近代对于“自然”之科学兴趣 317
三 现今的教育问题 321
撮要 326
第二十二章 个人与物界 327
一 心是纯粹属于个人的 327
二 个人的心即改造的原动力 329
三 教育与哲学相应之点 337
撮要 342
第二十三章 教育与职业 343
一 职业的意义 343
二 职业的目的在教育上所占的位置 345
三 现今的机会与危险 348
撮要 356
第二十四章 教育哲学 358
一 上述要点之评论 358
二 哲学的性质 360
撮要 369
第二十五章 知识论 370
一 继续性与二元论 370
二 方法论的派别 376
撮要 382
第二十六章 道德论 383
一 主内与主外的区别 383
二 责任心与兴趣的相反 388
三 智慧与品性 392
四 社会与道德 395
撮要 398
后记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