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悟之十铭 3
悟之铭1 3
师者,启道、拓业、创惑、养行者也——重新推敲“传道受业解惑” 3
悟之铭2 16
教书就是做人 16
悟之铭3 34
教者贵有父母心 34
悟之铭4 39
让爱插上“优雅”的翅膀——让班级管理更人性化 39
悟之铭5 47
不怕爱错怕错爱——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爱 47
悟之铭6 54
差生,教师与家长的贵人 54
悟之铭7 70
教育就是“烧开水”——转化“差生”的艺术 70
悟之铭8 74
让学生更爱班姑妈——让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 74
悟之铭9 81
“磨课”贵在磨“艺” 81
悟之铭10 85
在反思中厚积薄发 85
第二章 行之十招 91
行之招1 91
教育需要等待 91
行之招2 103
感同身受——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103
行之招3 110
一箭多雕——让学生的个性更张扬 110
行之招4 115
拨云见日——擦亮学生的眼睛 115
行之招5 126
痕迹回望——让学生在反省中成长 126
行之招6 134
化错为宝——让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134
行之招7 140
逆向而为——教育学生要另辟蹊径 140
行之招8 148
攻守同盟——轻轻呵护学生的心灵 148
行之招9 156
魅力惩处——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 156
行之招10 161
固本清源——感恩教育,唤醒学生的幸福感 161
第三章 忧之十谏 179
忧之谏1 179
学生不是教师种植的“葫芦”——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179
忧之谏2 184
莫为成绩强占课 184
忧之谏3 190
家长不能输在为人父母的起跑线上 190
忧之谏4 197
别让龟兔赛跑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项 197
忧之谏5 200
归还孩子的“受挫权” 200
忧之谏6 212
“为校争光”当在今天——学校应以今天的学生为荣 212
忧之谏7 215
情境创设务求真 215
忧之谏8 219
教师不是“包教好”——尊重教师,尊重教育教学规律 219
忧之谏9 223
教师要学会“吃草”——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 223
忧之谏10 226
莫让学生再懵懂——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书”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