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文献综述 5
1.2.1 国外研究现状 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6
1.2.3 研究现状评述 27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27
1.3.1 研究内容 27
1.3.2 研究思路 28
1.3.3 研究方法 29
1.4 创新及局限性 30
1.4.1 创新 30
1.4.2 局限性 30
2 基于目标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基本理论 32
2.1 概念的界定 32
2.1.1 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 32
2.1.2 目标导向的概念 35
2.2 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39
2.2.1 内部控制理论 39
2.2.2 目标导向理论 44
2.2.3 产权理论 46
2.3 本章小结 48
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观 49
3.1 审计需求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 49
3.1.1 制度基础审计下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 49
3.1.2 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 51
3.2 企业自身管理需求下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 53
3.2.1 为有效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信息 53
3.2.2 有助于对交易进行分析 53
3.2.3 有效进行内部沟通 53
3.3 本书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观 54
3.3.1 内部控制评价目标和内部控制目标的契合 54
3.3.2 内部控制评价目标 55
3.4 本章小结 58
4 基于目标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及内容 60
4.1 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主体 60
4.1.1 公司治理层次下的评价主体 60
4.1.2 公司管理层次下的评价主体 65
4.1.3 具体业务层次下的评价主体 67
4.2 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68
4.2.1 以审计需求为目标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68
4.2.2 以管理需求为目标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71
4.2.3 以法律需要为目标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 73
4.3 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 78
4.3.1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 78
4.3.2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内容 79
4.4 目标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 81
4.4.1 目标导向下评价内容的界定 81
4.4.2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界定应考虑的问题——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例 82
4.5 本章小结 94
5 基于目标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95
5.1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程序 95
5.1.1 评价准备阶段 95
5.1.2 评价实施阶段 96
5.1.3 评价反馈阶段 96
5.1.4 评价报告形成 97
5.2 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 97
5.2.1 目标导向下的评价准备及评价实施阶段 97
5.2.2 目标导向下的评价反馈及评价报告阶段 98
5.3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99
5.3.1 详细评价法 99
5.3.2 风险基础评价法 103
5.4 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 105
5.4.1 目标导向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内容 105
5.4.2 评价方法案例分析 107
5.5 本章小结 110
6 基于目标导向的企业内部控制例外及缺陷的评价 111
6.1 企业内部控制例外的评价 111
6.1.1 评价运行有效性测试中发现的例外 111
6.1.2 评价过程或交易层面的例外 112
6.2 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例外评价 113
6.2.1 内部管理需求对内部控制例外评价的影响 113
6.2.2 外部审计监管需求对内部控制例外评价的影响 114
6.3 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 116
6.3.1 内部控制缺陷的定义和分类 116
6.3.2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 117
6.3.3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 118
6.4 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121
6.4.1 目标导向下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和评价 121
6.4.2 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方法和报告 123
6.5 本章小结 127
7 结论 129
参考文献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