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许钧 1
序二&王宏印 4
绪论 17
第一章 从金岳霖谈起 22
第一节 金岳霖的研究现状 22
一、研究文献回顾 22
二、研究成果评价 25
三、尚未解决的问题 27
第二节 金岳霖问题 29
一、译意与译味的二元对立 29
二、文学的不可译性 31
三、相关范畴的关系 33
第三节 文学翻译关键范畴的现状 34
一、意的复杂性 35
二、味的模糊性 37
三、境的玄妙性 38
四、韵的归属性 39
第四节 金岳霖问题的原因 40
一、知识论的立场 41
二、知识论的方法 44
三、“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划界 47
四、孤立的译字译句论 49
第二章 金岳霖问题的出路 54
第一节 从知识论转向境界论 54
一、境界论界说 54
二、境界论的立场 56
三、境界论的方法 57
四、境界的三重属性 60
第二节 意味与意境的生成和语境的建构 65
一、翻译语境 65
二、译者造境 68
三、读者填境 70
第三节 意味与意境的言传问题 75
一、审美共通感 75
二、立象以尽意 76
三、道可道,非常道 81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与构成要素 83
第一节 界定范畴的理论依据 83
一、结构主义的结构理论 83
二、现象学的作品层次理论 84
三、新批评的文学性理论 85
四、文学作品的三个层次 86
第二节 意义层的构成要素 86
一、思议内容 87
二、语篇信息 88
三、作品意图 90
第三节 意味层的构成要素 93
一、声韵节奏 93
二、情感寄托 94
三、修辞文采 96
四、风格文体 97
第四节 意境层的构成要素 100
一、言外之意 100
二、象外之象 104
三、味外之旨 105
四、韵外之致 106
第四章 文学翻译三种境界的形成 109
第一节 从二分法到三分法 109
一、二分法的局限 109
二、三分法的优势 112
三、三种境界的关系 114
第二节 译意与译味的关系 115
一、译意与译味的区别 115
二、译意与译味的联系 118
三、从译意到译味的超越 120
第三节 从译味发展到译境 124
一、为何提出译境 124
二、译味与译境的区别 126
三、译味与译境的联系 129
第五章 文学翻译三种境界的合理定位 135
第一节 译意是基础 135
一、传达语义内容 135
二、尊重作品意图 138
三、译意的局限性 140
第二节 译味是关键 142
一、音乐效果 142
二、情真意切 145
三、文采优美 148
四、风格相似 152
第三节 译境是理想 155
一、言内与言外 155
二、象内与象外 158
三、味内与味外 163
四、韵内与韵外 165
第六章 文学翻译境界的语言功能及其特点 169
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语言功能概说 169
一、译意的语言 169
二、译味的语言 172
三、译境的语言 175
第二节 译意语言的三化 178
一、抽象化 179
二、语法化 181
三、解释化 184
第三节 译味语言的三美 187
一、音乐美 187
二、形象美 191
三、情感美 195
第四节 译境语言的三性 198
一、隐喻性 199
二、象征性 202
三、互文性 207
第七章 文学翻译境界的思维模式及其特点 212
第一节 翻译思维模式划分的依据 212
一、概念思维概说 212
二、意象思维界说 214
三、原象思维描述 216
第二节 概念思维的特点 217
一、抽象性 217
二、逻辑性 219
三、分析性 221
第三节 意象思维的特点 224
一、形象性 224
二、直觉性 227
三、移情性 229
第四节 原象思维的特点 233
一、想象性 233
二、整体性 237
三、妙悟性 239
第八章 文学翻译境界的意义层次及其特点 242
第一节 文学翻译的意义划分概说 242
一、译意的意义 242
二、译味的意义 245
三、译境的意义 249
第二节 译意的意义层次转换 254
一、概念意义 255
二、语篇信息 257
三、作品意图 260
第三节 译味的意义层次转换 263
一、情感意义 264
二、修辞意义 267
三、风格意义 271
第四节 译境的意义层次转换 275
一、言外之意 275
二、象外之意 278
三、形上意义 283
第九章 翻译境界的层级超越 286
第一节 语言层面的超越 286
一、《江雪》的原文与译文 286
二、从译意语言到译味语言超越 288
三、从译味语言到译境语言超越 291
第二节 思维层面的超越 293
一、《天净沙·秋思》的原文解析 294
二、从概念思维到意象思维 295
三、从意象思维到原象思维 298
第三节 意义层面的超越 302
一、《锦瑟》的原文与译文 302
二、从概念意义到情感意义 304
三、从象征意义到形上意义 307
第十章 翻译境界的理论体系 312
第一节 范畴体系 312
一、元范畴 312
二、次级范畴 314
三、三级范畴 315
第二节 文学性体系 317
一、文学性的构成要素 317
二、文学性程度 320
三、文学性评价标准 321
第三节 符号体系 322
一、语象符号 322
二、意象符号 323
三、境象符号 324
第四节 超越机制 326
一、语言层面 326
二、意义层面 327
三、思维层面 328
结语 330
参考文献 335
英文部分 335
中文部分 339
双语对照部分 351
后记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