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1
第一章 “德”以“道”为本,“道”因“德”而生变的“道德”论 1
第一节 贾谊论“道”:本末皆道 8
一 道者所道接物也:本虚而术末 8
二 论道之接物:虚之接物与术之接物 8
三 品善之体:社会人伦的价值根据 13
第二节 贾谊的“德”论:“德有六理”与“德有六美” 22
一 “德有六理”说疏辨 24
二 “德有六美”说论析 25
第三节 “六理生六法”与贾谊的用“六”思想 58
一 六理生六法 62
二 六行与六艺 63
三 贾谊“六则备矣”与数之用六、用五之争 65
第二章 以道论政:基于“道德”论上的政治哲学建构 72
第一节 通观古今之治:为政以道 84
一 治道——“行道之谓也” 84
二 观之上古:圣王的道治理念 84
三 察盛衰之理:道不可离 89
第二节 大政——民无不为本也 102
一 先秦民本思想略述 110
二 贾谊对先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11
三 重评贾谊的民本思想 114
第三节 以公心治天下及以爱民为忠的君臣之道 119
一 君道:天下为公与以道取贤 126
二 臣道——爱民忠君 126
三 君臣关系:以行道为前提 134
第三章 验之当世:道治与汉初政权建构 138
第一节 礼的功能意义 141
一 贾谊礼论思想的背景:礼的深入人心与汉初无为而治的隐忧 141
二 概论礼的功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141
三 论礼之正、礼之分、礼之数、礼之至、礼之质 144
四 论礼容:言动以纪度 146
五 从君威的角度论体貌大臣与刑不至君子 150
六 法——仁义之辅 153
第二节 定立经制 157
一 诸侯王的隐患与对策 160
二 匈奴寇边与三表五饵 160
三 民俗败坏与定立经制 168
第三节 任亲与传贤的弥合——保傅制度 174
一 让贤观念及其对汉初统治者的影响 178
二 立后:天下之至义 178
三 保傅:保其身体、傅其德性 184
第四章 体道君子:专制初期士人的生存境遇 190
第一节 道之将行——真诚惨怛的忠臣 194
一 “质胜”时代的理性光芒 194
二 事君以道、忠而忘身 194
第二节 道之不行——体悟生命之道 200
一 品性高洁,异乎犬羊 205
二 “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的生命哲学 205
第三节 文以载道与不遇现象 208
一 文以载道:纽之王教,本乎劝诫 214
二 怀才不遇的忧思意象 214
结语:兼容并蓄,归宗于儒:贾谊“道”论的特点及其哲学史意义 218
一 兼容百家的学术气象 224
二 “道德之意”与汉初儒家“无为之治” 225
三 “汉道”:“以礼为治”与“以德化民”是否冲突? 229
四 对汉初儒学的一些认识 232
参考文献 237
后记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