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洪兴祖阐释《楚辞》的动因 1
第一节 企慕屈原,欲优入圣域 2
一 企慕屈原,评析其褒贬 2
二 企贤入圣,内化与践行 11
第二节 感于时政,借古以讽今 16
一 宋代局势,内忧兼外患 16
二 有感而发,借古以讽今 21
第三节 壮志难伸,寄悲愤之情 27
一 仕途坎坷,曾几番起伏 28
二 秉持气节,发愤以抒情 36
第四节 不满旧注,补前贤不足 42
一 《楚辞章句》存在的不足 42
二 补注一体,乃力补《章句》 50
第二章 洪兴祖“补注”的阐释体式 57
第一节 “补注”体式的创制选定 57
一 针对阐释对象来选定体式 58
二 “补不足、发己意”的阐释目的 69
三 阐释学传统下的体式创制 77
第二节 “补注”体式的体例安排 85
一 列《释文》篇次,明传本异同 86
二 列逸注于前,而补充其后 89
三 序与注皆增,以扩充内容 90
四 附《考异》《释文》,以完善补注 95
第三节 “补注”重“补”的体例体现 97
一 《补注》体式窜乱的辨析 97
二 具体补释体例的体现 108
第三章 洪氏《楚辞》阐释的“历史性” 123
第一节 注重校雠的治学思想 124
一 校雠态度,认真严谨 124
二 广搜众本,注重勘校 129
三 一生著述,多及校勘 134
四 《补注》中校雠的体现 140
第二节 趋多元的哲学思想 147
一 以儒为主的哲学思想 148
二 义理阐发的理学倾向 157
三 涉及道家的思想体现 159
四 儒道之外的兼收并蓄 163
第三节 屈骚评论的文学倾向 167
一 “香草美人”的意象比兴 167
二 神话阐释的原生色彩 171
三 楚辞皆诗的思想传承 182
四 隶属儒家的文艺思想 185
第四章 《楚辞》三家注的阐释对比 190
第一节 经典文本地位的不同态度 191
一 王逸尊《骚》为经、“依经立义” 191
二 朱熹偏离文本、“以义裁之” 197
三 洪氏尊中有破,“疏可破注” 202
第二节 文本阐释方法的不同选择 207
一 《楚辞章句》重视训诂 208
二 《楚辞集注》重视义理 212
三 《楚辞补注》倾向兼重 217
第三节 文本阐释尺度的不同把握 225
一 《楚辞章句》阐释不足 226
二 《楚辞集注》阐释过度 229
三 《楚辞补注》阐释适度 232
第四节 文本阐释理据的不同依托 240
一 王逸言必称经,经书为主 241
二 朱熹重理简洁,经子为主 245
三 洪氏征引四部,态度开明 252
第五章 屈洪同轨 视域有效融合 258
第一节 “边缘情境”下的屈原解读 258
一 “边缘情境”与文学创作 259
二 屈原困境与“边缘情境” 260
三 屈原之死与“边缘情境” 263
第二节 洪兴祖与屈原的境域融合 266
一 屈洪同轨,境域相互融合 267
二 境域融合中的《楚辞》阐发 269
第三节 “境域之融合”与视域融合 272
一 境域融合与视域融合的问题 272
二 洪氏阐释时视域的有效融合 276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