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经济哲学观、方法论及其他 1
0.1 关注“真实金融世界”的金融学 1
0.2 金融制度的“有机”性质 5
0.3 个体与整体及其“加总”逻辑 13
0.4 “私均衡”与“公均衡” 18
0.5 金融理论的“道德转向” 21
0.6 金融学的“范式革命” 25
0.7 重视金融制度变迁的“东方经验” 28
0.8 本书的分析结构 33
上篇 问题与逻辑 77
第1章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 77
1.1 金融学的传统结构 77
1.2 金融学“裂痕”与制度金融学 79
第2章 “理性悖论”与“均衡信心” 82
2.1 理性加总的逻辑困局 82
2.2 “信心乘数”与“均衡信心含量” 85
第3章 “斯密定理”的道德条件与政府角色 89
3.1 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兼容” 89
3.2 “看不见的手”的道德条件 91
3.3 自由的性质 92
3.4 金融代理链条与金融外部性 93
3.5 政府是市场的前提 99
3.6 政府与市场的制度妥协 103
3.7 “市场外均衡” 105
3.8 政府的内生性质 108
3.9 政府因素与“集体理性” 110
第4章 个人理性的结构与制度妥协 113
4.1 关于“两极解” 113
4.2 政府的融资方式选择与制度妥协 114
4.3 “无形”公共品 117
4.4 个人理性的“二元结构” 119
4.5 个人理性的“双重妥协”与“道德解” 123
第5章 费雪方程式的“精神分裂症” 126
5.1 “无机货币命题” 126
5.2 交易方程式中的货币功能:微观屈从宏观 127
5.3 对个人理性的不信任 128
5.4 萨伊定律的“货币表达” 129
第6章 货币分析的“时空陷阱” 131
6.1 时间因素的引入 131
6.2 “休谟间歇”及其扩展 132
6.3 萨伊定律的长期性质及其致命缺陷 133
6.4 凯恩斯“短期” 134
6.5 “空间裂痕”及其理论综合逻辑 135
6.6 同质性假设与“伪加总” 138
6.7 异质性、理性与市场均衡 139
6.8 重建经济金融运行的“权利基础” 141
第7章 “两分问题”的性质与制度逻辑 143
7.1 关于“两分问题” 143
7.2 弥合“两分”的早期努力:从坎蒂隆到马歇尔 144
7.3 凯恩斯“现代两分”与帕廷金整合 149
7.4 米塞斯“回溯”与哈耶克“极端” 157
7.5 货币的“价值论歧视”与“信用歧视” 165
7.6 “硬币命题”与货币的双重起源 167
7.7 物物交易逻辑的误导 168
7.8 关于“信用解” 172
7.9 货币演进中的政府因素 175
7.10 银行制度视角 178
7.11 非出清均衡解 180
7.12 战争附属品与“税收解” 183
7.13 重新理解货币演进的中国逻辑 186
第8章 货币价值的“双重结构”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性 189
8.1 货币供给的“合成谬误” 189
8.2 货币的“高贵”与“低俗” 191
8.3 “证券化陷阱” 193
8.4 货币的双重价值 194
8.5 融资方式的选择与金融非理性的内在逻辑 197
8.6 银行融资的作用 201
8.7 货币即制度 202
8.8 金融市场的内在“不连贯性”与制度设计的重要性 203
8.9 由“价格权威”到“权利权威” 204
第9章 银行市场的特殊结构与制度均衡 206
9.1 “牌照价值”的重要性 206
9.2 “资本要求悖论” 208
9.3 “银行关系”与“信贷非匿名命题” 210
9.4 银行制度的“北美分岔” 211
9.5 重新看待中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市场 218
第10章 资产组合的制度含义 221
10.1 “无知”的金融交易 221
10.2 金融理性边界与金融交易“设局” 222
10.3 敬畏“不确定性”与制度金融学 225
第11章 “亚里士多德困局”与“威克塞尔传统” 229
11.1 货币的特殊“金融功能”与“亚里士多德困局” 229
11.2 马克思的货币逻辑 230
11.3 凯恩斯的“金融平衡”及其理论纠结 231
11.4 两种货币理论的长期对峙 236
11.5 银行、利率与货币均衡 238
11.6 威克塞尔“理论拼盘”以及历史逻辑“硬伤” 240
11.7 政府、市场与货币均衡的性质 242
第12章 中国经验与金融分析新范式的重建 246
12.1 东西方的政府与市场:迥异的制度禀赋 246
12.2 “中式市场经济”及其制度均衡 247
12.3 主流范式:微观“帷幔”背后的宏观“丑闻” 249
12.4 “中国经验”与范式革命:没有“丑闻”,自然无须掩饰 253
中篇 理论源流 257
第13章 两种金融学的“鸿沟” 257
13.1 新古典金融学的隐含假设 257
13.2 制度金融学境界:“风雨之后见彩虹” 258
13.3 金融制度“外生”的背后 260
13.4 制度分析是货币金融理论的“正源” 261
第14章 门格尔的货币演进范式与怀特的重新表述 263
14.1 “过程”的重要性 263
14.2 货币的“内生”逻辑 264
14.3 “可售性” 265
14.4 怀特的重新解读 266
14.5 客观看待门格尔的贡献 267
第15章 希克斯的交易成本货币理论与金融制度演进观点 269
15.1 交易成本与金融制度 269
15.2 货币、利息与交易成本 270
15.3 交易成本、资产组合与信用的制度结构 271
15.4 货币制度与国家制度 273
15.5 货币制度与法律制度 274
15.6 金融交易、政府信用与金融制度演进 275
第16章 “克洛尔约束”与“NBM扩展” 278
16.1 货币“预先持有”的重要性 278
16.2 没有货币的“货币理论” 279
16.3 帕廷金的“从容等待” 280
16.4 货币与不确定性 281
16.5 期货合约对货币功能的替代 282
16.6 “跨时均衡”与“软预算约束” 283
16.7 “克洛尔困境”及其缓解 284
16.8 路在何方? 287
第17章 流量、储蓄与“蒋硕杰挑战” 289
17.1 由货币供给的“合成谬误”说起 289
17.2 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理论缘起的简要考察 291
17.3 “完全市场假设”的误导 294
17.4 萨伊境界与“市场内”货币 298
17.5 货币起源逻辑与蒋硕杰“内伤” 301
17.6 储蓄的“双面镜”效应 304
17.7 货币的金融权利内涵与中国金融改革的货币逻辑 306
17.8 银行体系的重要性 312
17.9 重建金融分析制度范式的意义 314
第18章 金融学的“新古典综合” 317
18.1 “金融制度内生性”命题 317
18.2 两种金融学的分歧与整合 318
18.3 “金融技术决定论” 319
第19章 “S-G新范式” 321
19.1 信贷与银行体系的重要性 321
19.2 金融竞争、效率与金融制度 322
19.3 信贷市场的“非出清均衡” 323
19.4 “非匿名”的信贷市场 324
19.5 信贷市场的“有限竞争”性质 324
19.6 “一般均衡信贷链模型”与政府因素 326
19.7 默顿和斯蒂格利茨:谁离制度范式更近一些? 327
第20章 货币金融的所有权含义与索托的“资本之谜” 329
20.1 货币金融的所有权视角 329
20.2 “死资产”何以转化为“活资本”? 330
20.3 金融资产的制度内涵 332
20.4 所有权并非唯一重要 333
第21章 “分工均衡”货币分析框架及其制度含义 334
21.1 主流框架中的分工与货币:从遗忘到回归 334
21.2 货币演进的充分条件 336
21.3 “完全分工均衡”与信贷体系 337
21.4 信用机制的可逆性 338
21.5 “分工均衡”框架的得与失 339
第22章 金融企业、金融企业家以及制度条件的重要性 342
22.1 金融企业的重要性 342
22.2 金融中介理论 344
22.3 “门槛效应”与“人均分摊”方式 345
22.4 “一次预付”方式与金融企业家 346
22.5 “金融需求决定”还是“金融供给决定”? 347
第23章 交易成本、法律传统与金融制度“边界”的决定 349
23.1 金融制度选择的理论困局 349
23.2 交易成本还是法律传统? 351
23.3 文化渊源到底有多重要? 354
第24章 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选择的新理论 358
24.1 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选择 358
24.2 预算约束与银行体系 359
24.3 预算约束与金融制度绩效 361
24.4 预算约束与微观金融基础 363
下篇 中国视角 369
第25章 中国货币金融制度的早期景象:猜测与争执 369
25.1 货币制度“早熟”之谜 369
25.2 储蓄偏好与“价格革命” 371
25.3 财富“均值幻觉”假说与货币需求特质 374
25.4 “钱荒”、纸币以及货币的“外生革命” 376
第26章 探寻金融制度分析的“中国范式”:王亚南与彭信威的贡献 381
26.1 货币本位的“二元结构”及其利益博弈 381
26.2 “低货币化”现象的另类成因 383
26.3 “铜币跨期等重”之谜 385
26.4 货币理论长期停滞与“财富贮藏偏好”之谜 387
26.5 银行制度何以“胎死腹中”? 389
第27章 经济改革中的金融制度谜团:主流文献 391
27.1 主流文献的“态度” 391
27.2 金融改革方式的选择及其绩效 393
27.3 银行体系的制度结构与微观表现 395
27.4 国家举债的“金融方式” 397
27.5 金融转型的历史文化含义 398
第28章 儒家伦理与金融发展的文化逻辑 401
28.1 金融的文化视角 401
28.2 关于“内疚命题” 404
28.3 家庭组织与制度妥协 407
28.4 儒家伦理与弹性等级秩序 411
28.5 儒家民主与市场经济 418
28.6 儒家伦理的“内生市场”功能 421
28.7 中层结构与“制度空间” 427
28.8 “文化空间”与市场制度演进逻辑 430
28.9 “政府内生市场”命题 436
28.10 政府因素与儒家伦理的市场联系 443
28.11 儒家伦理的市场经济含义 449
28.12 官僚制与“市场制度选择难题” 453
28.13 市场制度演进的“儒家伦理悖论” 459
28.14 儒家经济伦理的比较优势 467
第29章 中国货币金融运行的特殊机理:本土文献的尝试 472
29.1 “家庭内竞争”与货币内生机制 472
29.2 “国家低负债之谜” 478
29.3 货币化假说与货币需求函数的“制度表述” 480
29.4 利率的博弈均衡性质与银行利差的制度含义 491
29.5 中央银行行为的“弱独立性假说” 496
第30章 经济赶超、国有化与金融制度选择 503
30.1 金融制度结构的“宏观线索”与“微观细节” 503
30.2 “政府主导型”金融体系:“制度遗产”还是制度反应? 504
30.3 “赶超战略”:别无他选的选择 506
30.4 “国有化”的逻辑 509
30.5 国有企业制度:监督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 510
30.6 国有金融制度的内生逻辑 511
30.7 “放权让利”改革中的企业、财政与银行 512
30.8 “量身定做”的国有银行体系 514
30.9 竞争约束、交易成本约束与中国的金融制度选择 516
30.10 国有银行的“后发优势” 520
30.11 关于“最优金融结构” 522
30.12 不妨立足中国本土提个“好问题” 525
第31章 金融支持结构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性质 527
31.1 资本市场的“宏观责任” 527
31.2 特殊的金融支持结构 529
31.3 证券性金融支持合约 531
31.4 “双重股权结构” 533
31.5 “托宾之谜” 537
31.6 正确看待资本市场的性质与作用 538
第32章 风险承诺、金融市场化与金融控制 542
32.1 风险承诺与金融体系的“中国面目” 542
32.2 “金融合约”及其制度博弈 543
32.3 两种信贷扩张边界 544
32.4 国有银行的“双重效用函数” 545
32.5 “金融合约”拆分与国有银行的“有控制市场化” 546
32.6 外部压力与“无效改革” 549
32.7 国有银行的“有限市场化” 550
32.8 “上市改革”的背后 552
32.9 “市场化悖论”:宏观责任与微观效率的微妙平衡 553
32.10 “失败且有效”的金融体系 554
32.11 金融补贴、“双金融缺口”与国有银行的比较优势 556
32.12 “超常规”金融增长 559
32.13 低利率并非等于“金融抑制” 561
第33章 内生货币化及其效应 564
33.1 货币化的“最优边界” 564
33.2 政府补贴与货币化 566
33.3 内生货币扩张及其制度均衡 568
33.4 “了解之同情” 570
第34章 国家声誉、居民储蓄与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 577
34.1 资本结构“无关性命题” 577
34.2 国家与居民的“金融联盟” 578
34.3 国家声誉与核心存款 580
34.4 居民储蓄存款不仅仅是“债权” 583
34.5 银行体系的“中国面目”就一定落后吗? 587
第35章 稳定性溢价、资产扩张与国有银行的盈利机制 589
35.1 “稳定性溢价”与“红利扣留” 589
35.2 国有银行“高盈利之谜” 591
35.3 资产扩张与短期分红 593
35.4 银行价值的时间偏好 594
第36章 国家融资、信贷剩余转移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 597
36.1 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两种哲学观 597
36.2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与不良资产的生成机制 599
36.3 “国家融资”视角 601
36.4 “双重债务性融资”与“金融支持均衡” 605
36.5 “政治控制型”银行供给与“双交点”命题 611
36.6 双重“软预算约束”与不良资产的性质 613
36.7 金融资源跨时配置的必要成本 616
参考文献 619
索引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