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教育概念 1
第一节 社会教育概念的几点思考 1
一 思考的起点:教育的最初形态 1
二 引发的疑点:为什么对社会教育的研究如此冷清 3
三 关注的热点:许多社会问题对教育的警示 5
四 过去的难点:“得民心”如何向“开民智”转型 6
五 现在的重点:社会教育如何定位 8
第二节 各国社会教育概念比较研究 12
一 德国的社会教育 12
二 日本的社会教育 15
三 美国的社会教育 19
四 印度与韩国的社会教育 20
五 我国的社会教育 22
第三节 现代社会教育概念新诠释 29
一 我国近代教育学界对社会教育的理解 29
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学界对社会教育的认识 32
三 现代社会教育新诠释 35
第四节 社会教育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39
一 “社会教育化”与“教育社会化” 39
二 社会教育与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 45
三 社会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回归教育 50
四 社会教育与大众教育、全民教育、民众教育 52
五 社会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校外教育、闲暇教育 53
六 近代社会教育与古代社会教化 55
第二章 社会教育学科 60
第一节 国外社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60
一 社会教育学初建阶段 60
二 社会教育学独立阶段 62
三 社会教育学发展阶段 62
四 社会教育学多元化阶段 63
第二节 我国社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63
一 社会教育学萌芽期 63
二 社会教育学探索期 67
三 社会教育学挫折期 70
四 社会教育学分化期 71
第三节 社会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71
一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72
二 人的社会化 75
三 人的全面发展 77
四 终身教育与全民教育 79
第四节 社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84
一 社会教育学研究对象概述 84
二 社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86
第三章 社会教育历史发展 90
第一节 古代社会教化的演变 90
一 鸦片战争前“社会教化”的特点 90
二 在西方文化教育冲击下产生新知 94
三 传统社会教化观念的新陈代谢 97
四 终结与滋生并存 100
第二节 近代“社会教育”在中国的传播 103
一 日本“社会教育”的传播 105
二 德国“社会教育”的传播 108
第三节 我国近代教育家的社会教育思想 111
一 蔡元培的社会教育思想 111
二 陶行知的社会教育思想 115
三 俞庆棠、傅葆琛的社会教育思想 119
四 雷沛鸿、陈礼江的社会教育思想 124
第四节 我国近代乡村社会教育 129
一 独特的社会现实:农村的危机 130
二 独到的教育理念:通过教育改造乡村 132
三 独立的试验活动:面向农民 133
四 独有的教育经验:重视农村社会教育 136
第五节 我国近代苏区社会教育 138
一 制订社会教育政策的出发点:一切为了工农 139
二 社会教育运行的保障:一切依靠工农 141
三 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从工农中来,到工农中去 143
第四章 社会教育与其他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151
第一节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151
第二节 社会教育与通俗教育、平民教育 157
一 社会教育与通俗教育 157
二 社会教育与平民教育 159
第三节 社会教育与扩充教育、民众教育 162
一 社会教育与扩充教育 162
二 社会教育与民众教育 164
第四节 社会教育与补习教育、成人教育 168
一 社会教育与补习教育 168
二 社会教育与成人教育 170
第五章 社会教育功能 176
第一节 近代社会教育功能的发端 176
一 “开民智”、“作新民” 177
二 “改良社会” 181
三 服务于社会革命 187
四 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 190
五 扩充学校教育效能 193
第二节 社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196
一 有助于社会治理 196
二 有助于社会建设 198
三 有助于社会和谐 200
第三节 社会教育促进教育发展的功能 202
一 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 202
二 有助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203
三 有助于拓展提升学校教育效能 206
四 有助于促进终身教育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207
第四节 社会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功能 209
一 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内涵 209
二 社会教育在青少年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定位 213
三 社会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特殊效能 215
第六章 社会教育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219
第一节 社会教育的教育者 219
一 社会教育管理者 221
二 社会教育研究者 222
三 社会教育工作者 224
第二节 社会教育的受教育者 228
一 婴幼儿社会教育 230
二 青少年社会教育 231
三 成人社会教育 236
四 老年人社会教育 241
第七章 社会教育内容与方法 244
第一节 社会教育内容 244
一 社会德育 245
二 社会智育 249
三 社会体育 253
四 社会美育 256
五 社会生活教育 260
第二节 社会教育方法 265
一 公共式教育方法 266
二 专题式教育方法 270
三 活动式教育方法 274
四 学校式教育方法 276
第八章 社会教育机构与设施 280
第一节 社会教育专门设施 280
一 社会教育活动场所 281
二 社会教育组织团体 290
三 社会教育媒体 294
第二节 社会教育综合设施 298
一 文化事业设施 299
二 大众媒体设施 303
第三节 社会教育开放设施 312
一 社会资源对学校的开放 312
二 学校资源对社会的开放 317
第九章 学校开展社会教育 323
第一节 走向社会:学校开发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324
一 开发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意义 324
二 社会教育资源种类 325
三 学校开发与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的途径 330
第二节 走向生活:学校对社会生活品质的提升 331
一 学校提升“民智”水平 332
二 学校开社会“风气之先河” 334
三 学校引领社会道德成长 336
第三节 走出校园:学校开展社会教育实践 338
一 学校开展社会教育实践的内涵 338
二 学校开展社会教育实践的意义 340
三 学校开展社会教育实践的内容 343
第四节 走向城邦:构建学习型城市 344
一 “城邦是最好的教师” 345
二 规划与创新城市社会教育事业 347
第十章 社会教育管理 353
第一节 我国社会教育实施管理的历史经验 353
一 民国初期“社会教育司”的确立 354
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会教育管理事项 359
第二节 关于社会教育能否制度化的论争 364
一 合流说:“社会教育列入现行学制系统” 364
二 并列说:“学制系统之外,另订社会教育系统” 366
三 本位说:“以社会教育为本位建树教育系统” 367
四 兼办说:“所有学校一律兼办社会教育” 369
第三节 日本实施社会教育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372
一 日本实施社会教育管理的经验 372
二 日本实施社会教育管理的启示 376
第十一章 社会教育问题与对策 380
第一节 社会教育存在的问题 380
一 全社会关心社会教育力度不够 381
二 社会教育缺乏专业指导 383
三 社会教育管理政出多门 385
四 社会教育资源难以整合 386
五 各级各类学校实践育人薄弱 387
第二节 发展社会教育的对策 389
一 推动社会教育立法 389
二 推动社会教育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 393
三 制订社会教育设施分类指导建设方案 394
四 制定发展社会教育的评价与激励政策 394
五 推动创新青少年社会教育文化空间 395
参考文献 397
后记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