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彼得·德鲁克——管理大师中的大师一 德鲁克的生平及其管理思想形成初探 2
二 德鲁克论管理的本质和要义 7
三 德鲁克论如何在动荡变化中管理 12
四 德鲁克论决策与经营 13
五 德鲁克论战略运筹 19
六 镭鲁克论组织管理 21
七 德鲁克论人力资源管理 23
八 德鲁克论绩效的辨识与提高 25
九 德鲁克论目标管理 26
十 德鲁克论信息管理 28
十一 德鲁克论新对策与商机 29
十二 德鲁克论市场创新 33
十三 德鲁克论创新机会 35
十四 德鲁克论知识生产力及其管理 39
十五 德鲁克论中国 44
十六 对德鲁克管理思想及其应用的简评 46
第二章 阿里·德赫斯——长寿公司模式的创造者一 思考的起点:公司为什么应该能长寿 56
二 德赫斯的代表作 57
三 “学习型组织”概念的首创者 59
四 构建了21世纪企业的生存模式 62
五 “长寿公司”的特征 65
六 提出“宽容型管理”——长寿公司的秘诀 74
七 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78
八 一个长寿的理论 79
第三章 克里斯坦森——创新者的领袖 82
一 一位勤奋的摩门教徒的奋斗之路 82
二 克里斯坦森的精辟言论 86
三 克里斯坦森的创新三部曲——成就颠峰 99
四 克里斯坦森的书 104
五 不会结束的结束语 106
第四章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核心竞争力的缔造者一 普拉哈拉德的大师之路 108
二 加里·哈默尔的大师之路 109
三 普拉哈拉德论企业最缺什么 112
四 大师论穷人的经济 114
五 加里·哈默尔论企业战略 117
六 大师们与《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19
七 《竞争未来》与《战略意图》 122
八 普拉哈拉德与《金字塔底层的财富》 124
九 加里·哈默尔的智慧之光 129
十 两位大师对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 134
第五章 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新的成本核算和绩效评价方法的得出者一 作业成本法的演变 141
二 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操作程序 143
三 作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144
四 作业成本法的设计及应用 145
五 平衡计分卡的诞生 147
九 平衡计分卡导入对企业内部的冲击 147
六 平衡计分卡的运用与趋势 150
七 平衡计分卡有效执行企业战略 154
八 导入BSC(平衡计分卡)的时机 157
十 平衡计分卡在公司治理的应用 161
十一 以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工具的注意要项 163
十二 平衡计分卡与企业价值报告 164
十三 非营利组织导入注意事项 166
十四 平衡计分卡未来的发展方向 168
第六章 罗莎贝丝·莫斯·坎特——授权和变革管理的先驱一 坎特的主要思想 172
二 坎特论书写新的社会契约 182
三 坎特论重新对员工进行投资 186
四 坎特论建立新的激励工具 188
五 坎特论重新评价人力资本 190
六 大师坎特的思想轨迹 191
七 对罗莎贝斯·莫斯·坎特的评价 195
第七章 亨利·明茨伯格——伟大的离经叛道者一 明茨伯格的生平及其管理思想形成初探 198
二 “离经叛道者”的角色 200
三 论著颇丰的知名管理学家 201
四 明茨伯格论管理工作的本质 203
五 明茨伯格论组织 215
六 明茨伯格论我们的组织社会 226
七 明茨伯格的管理思想及其应用简评 232
第八章 菲利普·科特勒——现代营销学之父一 大师之路 236
二 科特勒认市场营销的定位 239
三 科特勒论市场营销的定义 240
四 科特勒论整合营销与水平营销 241
五 科特勒论市场营销的真谛 242
六 科特勒论品牌 243
七 科特勒与《营销管理》 246
八 科特勒与《水平营销》 250
九 科特勒对现代营销的深远影响 254
第九章 吉姆·柯林斯——解决实际问题的杰出代表一 柯林斯与《基业常青》 261
二 柯林斯与《从优秀到卓越》 267
三 柯林斯论卓越 268
四 柯林斯论第五级领导 269
五 柯林斯论先找对人,再决定做什么 271
六 面对残酷现实,但决不丧失信心 273
七 刺猬原则 275
八 柯林斯论纪律的文化 277
九 柯林斯论科技与管理 278
十 柯林斯论飞轮效应 280
十一 柯林斯论厄运循环 282
十二 柯林斯精彩言论 283
十三 对柯林斯的评价 283
第十章 朱兰——质量管理之父 286
一 大师之路 286
二 智慧之光 293
三 登峰之作 299
四 后世之师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