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财政基本理论 3
第一章 财政概论 3
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 3
第二节 财政的要素与本质 10
第三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13
第二章 财政支出 24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24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 29
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34
第四节 财政支出的效益 45
第五节 中国财政支出的状况 56
第一节 财政收入及其分类 69
第三章 财政收入 69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 74
第四章 财政管理 78
第一节 财政管理的目标与意义 78
第二节 财政管理的原则 90
第三节 财政管理的内容 95
第五章 财政平衡 102
第一节 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02
第二节 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 109
财政一线报告 114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确保我区经济发展 荆彧 114
用集中支付制度 规范支出管理 郑海生 张新颖 韩海龙 119
完善预算制度 强化预算约束力 武艳丽 路国强 张莉 王杨阳 124
财为民所用 利为民所谋 张宝山 127
增收节支双管齐下 财政工作再创新高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财政局 132
构建和谐财政体系 提高依法理财本领 杨树清 张国良 135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马新忠 赵铁成 137
加强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防止机关国有资产流失 黄建利 魏庆录 140
推进乡财县管改革的做法及探索 齐丰华 145
勤政廉政齐奋进 锐意改革创一流 张士田 150
壮财源 优结构 建设节约型政府 高友平 夏孟治 陈青友 153
深化财政改革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林祝昌 158
老区财政驶上“海西”快车道 福建省龙岩市财政局 165
红土地上理财人 罗荣华 169
加强地方税源建设 确保财政收入增加 陈伟国 173
求真务实 勇于创新 余学恒 赵长结 177
创新 创业 创举 王彪 刘吉强 181
创建兴财路 造就理财人 任居孟 185
采取有力措施 确保财政平衡 石华峰 王震 189
提高农民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度” 孙法民 191
深化镇村财务改革 促进新农村建设 张书宽 赵振民 195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左昭华 刘会建 陈新文 199
彰显财政职能 支持新农村建设 陈建平 204
“三个文明”齐手抓 财苑绽放文明花 陈建平 208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缓解县级财政困难 刘应权 朱应希 徐立帅 212
勇于探索 力求规范 不断提高非税收入管理水平 李友志 216
广辟财源 科学管理 谭善良 220
企业资产与财务统一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财政局 222
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张朝养 郑成林 227
建设公共财政的实践与探索 梁国华 231
财政人才机制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李毓华 235
“生命禁区”里飞来的财苑之歌 田凤茹 239
循序渐进深化改革 以人为本再创新高 许丽琴 243
关于加强财政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思考 郭维民 张晓光 247
跨越发展的南郑财政 张世文 李大鹏 251
加强财政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 许国民 255
优化支出结构 坚持为民服务 杨东禄 杨博 259
深化税费改革 化解村级债务 赵金钟 263
第二篇 财政政策转型与体制改革 269
第一章 财政政策 269
第一节 财政政策的一般原理 269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功能与类型 272
第三节 财政政策工具的作用与局限 277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285
第二章 财政政策转型——从积极到稳健 293
第一节 1994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的周期转换 293
第二节 积极财政政策的利与弊 304
第三节 转向稳健财政政策 311
第四节 稳健财政政策下的财政政策调整的思路 320
第三章 财政管理体制 327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 327
第二节 财政收支的划分 332
第三节 我国的财政管理体制 340
第四章 财政体制改革 349
第一节 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回顾 349
第二节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的环境、目标与路径 363
第三节 中国财政体制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 366
第四节 基层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370
第五节 政府财政级次改革——“乡财县管”与“省直管县” 374
财政一线报告 382
创文明单位 树财政新风 冯文彪 382
加强监督管理 实现综合预算 王贺明 杨福英 386
在扶持企业中创造财源 刘立坤 390
以改革求发展 王兴瑞 394
推进财政改革 建设节约型社会 董斌 谢廷贵 陈岱晨 397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全面建设新农村 云长勇 401
全面总结成绩 严格落实预算 钱旭 庄斌 焦苏璇 406
体制改革要加大力度 实际落实须因地制宜 田仲成 邱家义 刘海飞 刘艳春 410
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张振伟 414
依托资源上项目 拓展财源促发展 马为先 418
深化体制改革 服务县域经济 王信田 仇豪杰 422
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之道 仇豪杰 427
依托资源优势 创建特色品牌 颜霞 431
浅谈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存在问题及对策 吴志俊 435
求真务实 大胆创新 推进乡镇财政改革 黄筱萍 陈智静 438
持之以恒创一流 与时俱进攀高峰 周建华 442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浙江省慈溪市财政局 447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罗文青 邹建勇 450
落后不落志 理财有深谋 郭建军 宋庆朝 梁明彪 453
精心理财 开拓创新 高瑞珉 457
加快改革 完善管理 开创“十一五”财政工作新局面 张忠强 462
落实政策 发挥职能 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姜海军 466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推进全区经济发展 张海宽 陆保杰 470
走依法理财之路 积极推进财政法制建设 杨新 陈涛 474
扎实开展“四为民”活动 着力打造“八型机关” 张学良 478
践行“三个代表” 服务财政经济 张克海 邹德智 李君 482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倾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刘建龙 486
抓重点 突难点 确保财政收入 蒋德贵 490
壮大乡镇财政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唐汇凯 492
实行集中支付 强化预算管理 梁思 张映 496
加快粤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 陈澄民 500
谈如何确保财政结算中心良好运行 林金烈 方文明 504
加大财政“输血”力度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颜常青 508
实施财政集中支付改革 建立财政管理新模式 袁庆华 512
查摆问题 理清思路 赖榜宁 罗志成 516
坚持改革创新 建设公共财政 推行依法理财 吴淑萍 519
因地制宜 大胆探索 稳步推进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梁桃雅 523
坚定发展方向 采取有力措施 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周广超 527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程伦吉 532
分税制财政体制对县级财政的影响及建议 颜雪峰 陈华 535
深化财政改革 构筑防腐大堤 谭阳宇 李明光 538
正视现状 实事求是 李明光 542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工作取向探讨 钱英文 547
振奋精神 开拓创新 周勇 552
认真做好部门预算工作 推进财政改革纵深发展 蒋勇 556
加强财政管理 促进社会发展 买卫杰 560
第一章 政府预算管理概述 567
第一节 政府预算的起源 567
第三篇 政府预算管理 567
第二节 新中国政府预算的建立及其发展 571
第三节 政府预算的一般概念 575
第四节 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和职能作用 578
第五节 政府预算原则 586
第二章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593
第一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内容 593
第二节 建立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原则 597
第三节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模式 600
第四节 我国分税制管理体制 604
第五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610
第三章 政府预算方法 616
第一节 零基预算 616
第二节 绩效预算 623
第三节 项目计划预算 624
第四章 政府预算收入与支出 627
第一节 政府预算收入的基本内容 627
第二节 政府预算支出的基本内容 633
第三节 政府预算支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38
第四节 政府预算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643
第五节 政府采购支出管理 647
第五章 政府预算的编制 653
第一节 政府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653
第二节 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 658
第三节 我国政府预算的审查和批准 660
第六章 部门预算改革和“收支两条线”改革 665
第一节 部门预算编制改革 665
第二节 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内容及主要成效 671
第三节 深化部门预算编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679
第四节 “收支两条线”改革 686
第七章 政府决算与绩效评价 702
第一节 政府决算的意义和组成 702
第二节 政府决算的编制 705
第三节 政府决算的审查和批准 713
第四节 政府预决算的绩效评价 716
第八章 会计集中核算与支付 721
第一节 会计集中核算与支付的形式 721
第二节 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724
第三节 会计工作移交及建账 728
第四节 会计核算程序 730
第五节 审核程序 737
第六节 报账员工作规则 738
财政一线报告 742
与时俱进的塘沽财政 申桂玲 742
加强综合治税 促进财政增收 靳建刚 746
京津怀抱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749
涿州市财政局200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谷书玉 754
加强农业开发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李社民 760
惠农政策的成功实践 李洪 陈德生 张巴根 王武 763
积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 规范财政支出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姜振军 769
会计信息失真的新探讨与防范 邵德刚 丁志红 鹿静 郭琛琛 775
改革创新铸辉煌 孟德和 779
集腋成裘 积健为雄 卢琳兵 783
东营区部门综合预算改革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朱国庆 788
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 积极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 马希圣 苏小军 793
“财政王国”里的一枝奇葩 蔡怀清 797
深入开展财政五项改革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马辉武 曹新 陈吉琳 802
在改革中创新 在奋进中发展 任荣 郑光平 807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建设公共财政体系 赖志英 812
当好家 理好财 张建平 陈洪 817
强管理 抓财源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马良 822
做大“蛋糕”夯基础 深化改革促发展 张栋梁 826
加快财政改革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刘天祝 余学爱 830
直面县乡财政难题 积极探讨解决对策 韩杰彪 834
第一章 国家“十一五”规划对财政的要求 841
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财政建设的总体目标 841
第四篇 新时期财政管理 841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858
第三节 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859
第四节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860
第五节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861
第二章 新时期财源建设 863
第一节 财源建设的意义 863
第二节 财源建设的体制目标 872
第三节 财源建设的指导思想 875
第四节 财源建设的原则 879
第五节 地方财源建设的三个层次 886
第六节 以优势产业为中心搞好地方财源建设 890
第三章 政府采购管理 891
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特征及作用 891
第二节 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容 895
第三节 我国政府采购的制度 905
第四章 国库管理体制改革 911
第一节 国库管理制度 911
第二节 现代国库的职能 916
第三节 我国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 922
第四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926
第五节 我国《国家金库条例》内容简介 932
第五章 财政信息化建设 936
第一节 我国政府财政信息建设概述 937
第二节 我国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框架 940
第三节 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系统 942
第四节 预算编制与管理系统 946
第五节 预算执行管理系统 950
第六节 我国“金财工程”的进展情况和今后的总体规划 954
第六章 财政支农 960
第一节 农业投资与农业增长 960
第二节 新形势下财政支农发展的特征 962
第三节 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 965
第四节 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968
第五节 国际财政支农措施及其借鉴 976
第七章 农业综合开发 1004
第一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 1004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与常规农业的区别 1007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模式和做法 1010
第四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目的和现阶段的目标与任务 1012
第五节 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 1018
第六节 坚持走农业综合开发之路 1023
第八章 财政队伍建设 1028
第一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028
第二节 开展多种形式的财税教育 1031
第三节 注重调研 1034
第四节 干部素质工程 1039
财政一线报告 1048
深化财政改革 健全财政运行机制 戴春铮 1048
更新理财观念 创新理财思路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刘士华 1053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刘德权 1057
全面深化财政改革 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张民 1061
化解乡镇债务模拟方案 许俊峰 王瑞军 1064
关于加快乡镇财政职能转变的思考 王景武 1067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吴海艳 1071
总结“十五” 规划“十一五” 林龙吉 张禧 1076
以贯彻实施《政府采购法》为契机 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向纵深发展 张喜春 张洪涛 1081
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邵德刚 丁志红 周煜 郭琛琛 1084
关于财政干部队伍绩效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周于红 孙友庚 张惠琴 1088
风雨兼程谱新篇 为国聚财铸辉煌 张建林 1093
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城乡一体化 曾晓德 1096
紧扣发展尽职责 做强“四力”促发展 彭运发 1100
建设和谐机关持之以恒 促进财政事业全面发展 杜国庆 1105
开源节流 强化财政管理 李十周 汪伟 1110
支持新农村建设 努力实现“四个确保” 刘细波 陈新平 1113
抓收入促发展 当好家理好财 许小强 1117
调整出口退税 抓好财源建设 陈静 1122
情注发展谱华章 丁文艺 田明才 1126
健全体制 创新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许引凯 丁勇 1130
深化乡镇财政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胡伦基 1134
依法理财 促进发展 田洪明 1139
改革创新财政体制 努力打造“四型机关” 张宏君 吴明善 赵越 1144
浅议财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周占彬 1148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王春来 1153
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莫合甫尔 董明 1157
强化财政监督 创新工作理念 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董成军 1161
第五篇 财政监督 1167
第一章 财政监督概述 1167
第一节 财政监督的含义 1167
第二节 财政监督的本质 1168
第三节 财政监督的目的 1170
第二章 财政监督的形式与内容 1172
第一节 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1173
第二节 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 1180
第三节 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 1183
第三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监督 1191
第一节 公共财政对财政监督的内在要求 1191
第二节 财政监督与经济发展 1193
第三节 财政监督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194
第四章 我国财政监督机制的演变 1196
第一节 新中国财政监督机制的主要变迁 1196
第二节 从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到财政监督 1204
第五章 我国当前财政监督的体系与内容 1210
第一节 我国当前的财政监督体系 1211
第二节 财政监督不同主体的主要工作内容 1213
第三节 财政监督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 1218
第六章 财政监督的依据 1224
第一节 财政监督法律依据的表现形式 1225
第二节 财政监督的法律依据 1226
第三节 财政监督的行政法规依据 1232
第四节 财政监督的规章制度依据 1235
财政一线报告 1242
试论树立四种意识加强财政监督 朱建鸥 1242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规范财政管理 韩培涛 1245
积极探索实践 扎实推进改革 张治礼 1248
调整教育布局 改善办学条件 宋开军 1252
运用财政手段 提高农民收入 朱闰魁 任守英 张翔 1256
“溪湖模式” 脱贫“圣经”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财政局 1259
加强边境县域财政改革 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 梁成福 朴成浩 瞿世龙 1263
实施支出绩效评价 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沈恩达 1267
创新财政管理机制 构建公共财政新框架 吴森民 1271
改变输血式扶持 实行造血式开发 吴森民 1275
以项目为抓手 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 浙江省东阳市财政局 1279
发挥政府采购功能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胡晓初 1283
强化财政职能建设 聚力助推枞阳腾飞 王中朝 1287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 宋金秋 1292
严格支出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 张贤军 1296
努力开创“十一五”财源建设的新局面 黄高培 1299
适应建立公共财政要求 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 李俊峰 侯强 1305
积极发挥财政职能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戚胜发 刘旭光 杜镇松 1309
全市财人动起来 春风化雨润和谐 河南省商丘市财政局 1313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罗勤 1317
构建新形势下财政监督长效机制 王公华 1321
创新财政理念 争创发展优势 王燕水 金辉 1326
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谋求经济循环发展 徐再新 戴琦 1330
整合财政支农投资 促进农业综合开发 唐剑恒 1335
关于对乡镇财政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甘建华 王武定 米惠云 1339
试论新形势下财政部门的腐败现象和相关对策 王凤兰 钱道斌 1344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 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 王本跃 1349
巩固以往成就 继续推进财政改革 李芳春 刘昕 1354
推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对策 邱金水 孔庆甦 1358
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黄日初 关影红 1363
科学理财 争当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 曾耀棠 1367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 王文颖 1371
困境中昂首起步 “阳光”下依法理财 蔡珏夫 1375
推进依法理财 建设法治财政 广东省东莞市财政局厚街分局科研组 1379
坚持“四抓” 依法理财 邝俊民 冼美群 1383
开拓创新促发展 秦明社 1387
构建预算绩效指标 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 郑钢 1390
健全制度 规范管理 何光明 申光芹 1394
调节区域财力 强化财政职能 经大忠 1398
抓好四大问题 广辟市县财源 张建 郑立 陈崇诺 1403
大跨越 新亮点 严金光 1407
文明之花满财政 古开芹 1411
不畏艰苦 勇于拼搏 孙玉英 1415
潮起正是行舟时 孟岳亭 刘少鹏 延江华 1418
加强财政监督 做好依法理财 段永孝 1422
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甘肃省清水县财政局 1426
适应新形势 探索新途径 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朱卫东 1429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财力保障 曾水清 1433
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从源头上根除腐败的土壤 杨理华 1438
推进财政运行体制改革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李言公 1443
坚持以改求变 促进财政发展 周勇 1447
第六篇 地方财政管理 1453
第一章 地方财政管理 1453
第一节 地方财政的产生与特点 1453
第二节 地方财政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1457
第三节 地方预决算管理 1461
第四节 预算的组织形式 1470
第五节 改革完善中国地方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 1476
第六节 地方预算外资金管理 1483
第二章 地方税与地方非税收入 1489
第一节 地方税系 1489
第二节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 1494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收入 1495
第四节 地方税收入流失与治理 1504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1514
第一节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规模趋势 1514
第二节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分析 1517
第三节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结构优化 1526
第四章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 1529
第一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界定与分类 1529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特点 1530
第三节 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 1536
第四节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1542
第五章 变革中的地方预算管理 1552
第一节 中国地方预算管理的制度演化 1552
第二节 当前中国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的主要问题 1557
第三节 地方预算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1561
财政一线报告 1565
依托城郊 壮大民营 全力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边庆富 1565
深化县乡财政体制改革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田其云 1570
服务争一流 创新谋发展 孟祥义 董峰 1574
深化改革求创新 增收节支促发展 吴斌 1577
千方百计解决财政增收面临的困难 石艳秋 殷煌 1582
“工业立旗、三产拉动” 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额尔德木图 1586
关于建立城区财政良性运行机制的思考 柳春秋 1590
溯本追源话管理 刘志和 1596
加快海州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宋振宝 刘光超 刘坚 1601
主动服务——实现财政与企业的双赢 季祥康 倪利华 冯浩平 陆文武 1606
财政投资重点及管理对策 章雨土 徐良书 1611
实施科学规划 统筹城乡发展 陈锦满 1615
克服困难 求真务实 谱写财政工作的新篇章 张义武 1619
高擎改革创新大旗 引领财政事业发展 吴国兴 1622
完善财政监管 健全财政法制 杨世珠 刘峰玮 1626
农业税停征对农村基层组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黄宏云 1630
积极创新 多措并举 杨晓光 米晓东 刘中奇 1634
加快小城镇建设 扭转县乡财政困难 张波 李智武 1638
发挥财政职能 推进“一主四化” 焦宗启 赵家润 1641
芝麻开门 节节高升 华新宇 1645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 竹山自念“紧箍咒” 胡明升 贺荣猛 贺德海 1649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 苏泽民 陈肖彬 1652
化解村级债务 维护社会稳定 吴晓军 朱有前 邓文辉 1656
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创新财政运行机制 胡国清 1660
扫清财政内部管理障碍 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铺路 丁秋文 1664
“国扶县”财政发展轨迹 周国栋 1668
县级财政出实招 支持新农村建设 曹正城 1672
开拓奋进理财 服务经济发展 彭清洪 蒋勋 1676
为了“瑶家之源”的明天 黄寿生 1680
用好用足激励政策 做大做强财政“蛋糕” 钟碧平 1683
积极实施村财务镇管 开创农村财务新局面 周才旺 1688
加快体制改革 探索社区财务管理新路子 李卓安 1691
开展清产核资工作 加强机关资产管理 麦蝶娴 1696
加强内部控制 构建和谐财政 杨彬华 1700
坚韧务实 创新图强 广宁财政实现新跨越 陈晧 谢圣荣 1704
以市场经济为导向 构建财政支出新模式 罗廷普 1707
加强预算法制化建设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李永海 赵云 1711
财政支农 富民兴财 冉崇儒 沈孝斌 1715
论我国乡镇财政继续存在的非必要性 宋国祥 董延安 1719
新的形势下乡镇财政转变职能的思考 黄明 罗泽友 1723
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基础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李圣玉 淡鹏远 1727
因地制宜 多策并举 完善财政运行体制 李琪海 1731
安身戈壁善理财 奉献新城创辉煌 张敏 1735
自觉践行“三个代表” 加强党员“保先”教育 代玉柱 1739
创新机制 培植财源 促进财政经济快速发展 陈玉亮 刘宏斌 1742
明确任务 服务大局 全面提升地区财政管理改革发展能力 田中兴 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