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时代”与“大西洋时代” 1
莱布尼茨的“普遍文字” 4
张岱论写史 7
韩柳史辩始末 9
韩柳史辩始末续一 14
韩柳史辩始末续二 15
从“以史为鉴”说起 21
牟宗三与康德 24
牟宗三与康德补 28
啤酒杯的思想方法 30
琉璃厂今昔 32
乐以助思 34
在朝多昏昏 35
康德能否通俗些? 36
“史解”一则 41
中西文化·察异会通 42
县太爷 45
史学杂谈 47
关于“怀疑” 49
赤子范用 51
倪云林和余叔岩 53
马勒伯朗士的认识论 55
老杜题画诗 57
读费杂感(一) 61
读费杂感(二) 64
读费杂感(三) 67
康德二三事 70
伏尔泰评马勒伯朗士 74
读费杂感(四) 76
17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性 79
感情和理性的矛盾 84
许由好名 89
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91
张东荪 94
扬之水传考 97
析“理” 99
“中国”和“欧洲”的来源 101
“动”的文化 104
“做”书 106
董其昌与南北宗 108
即物穷理 110
文坛时弊 113
哲学的职责 115
罗章龙与康德 121
中西之交中的莱布尼茨 123
康德的道德哲学与《中庸》 126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129
保护大脑 131
英士墓 133
关于文风与康德 135
中西文化与张东荪 137
近代欧洲从哪里发端 141
关于“儒学”的“创新” 144
毛颖公还有用么? 147
善谀之士,可厌! 150
汉孝惠帝二事 152
梁启超谈文风 154
欧洲的17世纪 156
欧洲地位的“边缘化”——托克维尔的启示 159
“见知法”、“腹诽罪” 163
明仁宗“慎用刑” 165
李一氓的悼潘诗 167
差不多 169
陈宏谋的三句话 171
康德是西方的孔子? 173
马克思主义与欧洲 176
社会民主主义对20世纪欧洲的意义 183
老话题——中国何时开始落后? 189
从胡适译诗想起 192
两书一文随感 195
历史是否有逻辑 199
关于“大西洋”的译名 203
培根和徐光启 205
记曹禺与德国作家的一次会晤 209
何谓“理性”? 211
“读书”与“看书” 213
不自觉的自由主义思想家——托克维尔 214
翻过这一页 218
王国维的“西学时期” 223
治史重在求真 228
20世纪欧洲与19世纪欧洲之别 231
追念董乐山 235
陈序经与中西文化 237
一个哲学家的“忏悔” 240
开卷有益闲话 245
《表微》发微 248
也谈严译“信达雅” 257
世纪感言——“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 261
沙特尔访古 270
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观后感 274
民主——理想与现实 276
再添一个“幸臣”如何? 279
董其昌赝品两则 281
晋处士戴达 283
启蒙与自由——读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笔记 284
关于蔡元培墓 288
康德:理念中的自由和现实中的不自由 290
中国思想史的规律 293
贺昌群 295
蔡元培论“学术” 296
汉李固 298
重提“东西方问题” 300
甪直行 306
学者的容人之雅 310
董其昌其人 313
重读伏尔泰《哲学通信》 315
荀悦记汉末世风 318
“江南文化之盛基于五代”及其他 319
瞿兑之谈《明史》 321
氓公的风格 322
关于“淡墨” 326
宗璞的《野葫芦引》 328
张岱论史 331
孟德斯鸠与英国 333
《来燕榭书跋》读后联想 335
中西史学一通人——读雷海宗《西洋文化史纲要》有感 337
君子之风——学术界里有亮点 341
巴黎的苏热巷 346
徐光启的命运和启示 350
想起一个外国老人 356
熊十力论学风 361
山高水远望斯人——送别李慎之 363
关于《一士类稿》和章太炎 368
得闻重修徐光启墓 372
对我影响最大的十种书 376
关于“书”的一个小故事 379
“打油诗”之源起 382
朱元璋删《孟子》 383
以秦为界 386
封建与郡县 388
我为什么要进入文明史的研究 390
“院系调整”前夕的清华园 395
闲话康德 398
忆往昔,“三联咖啡”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