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编 语文教育发展论导言 2
第一章 古代语文教育 4
第一节 古代语文教育概述 4
第二节 古代语文教育内容 8
第三节 古代语文教育方法 11
第四节 对古代语文教育遗产的研究与认识 14
第二章 现代语文教育 22
第一节 现代语文教育概述 22
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演进与教科书的编辑 27
第三节 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34
第一节 当代语文教育概述 42
第三章 当代语文教育 42
第二节 新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改革 47
第三节 新时期语文教育的更新发展 52
第四节 当代语文教育的三次大讨论 58
第五节 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语文新课程 65
第二编 语文学科课程论导言 74
第四章 语文课程的内涵与性质 76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概念 76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性质 79
第五章 语文课程目标 87
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 87
第二节 语文课程总目标 90
第三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简述 93
第四节 普通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目标 98
第六章 语文课程标准 102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102
第二节 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05
第三节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108
第七章 语文课程资源 112
第一节 课程资源概述 112
第二节 课程文本资源——语文教材 114
第三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23
第一节 课程评价概述 125
第八章 语文课程评价 125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127
第三节 语文课程评价的实施 130
第三编 语文学科教学论(上)导言 136
第九章 基于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基本理念 138
第一节 语文学科的主要特点 138
第二节 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142
第十章 语文教学设计 161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161
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64
第十一章 语文教学过程 174
第一节 教学过程的基本理论 174
第二节 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184
第三节 语文教学过程的多种模式 189
第十二章 现代学习理论与语文学法指导 197
第一节 现代学习理论简介 197
第二节 语文学法与学法指导 201
第十三章 现代语文教育技术 208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 208
第二节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2
第三节 网络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7
第四节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221
第四编 语文学科教学论(下)导言 226
第十四章 识字与写字教学 227
第一节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及特点 227
第二节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229
第十五章 阅读与阅读教学 235
第一节 阅读与阅读教学概述 235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239
第三节 阅读教学的方法 248
第四节 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及策略 255
第五节 实用文教学意义及策略 264
第六节 文言文教学意义及策略 268
第十六章 写作与写作教学 276
第一节 写作的性质与写作教学新理念 276
第二节 新课程写作教学的目标及特点 278
第三节 写作的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 280
第四节 写作教学的基本过程 299
第十七章 口语交际教学 309
第一节 口语与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309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及其特征 312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313
第十八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321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与基本形式 321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 324
第五编 当代语文教师论导言 330
第十九章 当代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与历史使命 331
第一节 语文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331
第二节 当代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333
第三节 新课程中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与行为转变 336
第二十章 语文教师的德行发展与个性塑造 341
第一节 语文教师的德行构成与发展 341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个性塑造与教育智慧 344
第二十一章 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347
第一节 科学性和艺术性辩证统一的教学观 347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350
第三节 努力形成教学风格 354
第二十二章 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与终身教育 361
第一节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361
第二节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的互动 363
第三节 语文教师的培养与进修 372
学习参考书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