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的含义 1
二、法律形式 1
第一篇 药事管理 1
第1章 药事管理立法 1
第一节 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药事法规的建设 2
一、颁布《药品管理法》的目的和意义 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3
三、修订后《药品管理法》的主要内容 4
二、修订《药品管理法》的必要性 4
附1A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5
附1B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19
附1C 药品进口管理办法 33
一、主要职责 44
第一节 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44
第2章 药事组织 44
二、机构设置 45
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48
第二节 药品检验机构 48
三、省和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机构 48
第三节 国家药典委员会 49
二、省级及各地药品检验所 49
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 50
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50
第四节 药品认证、审批机构 50
一、药品生产企业 51
第五节 药品生产经营组织 51
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51
四、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办公室 51
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产品审查注册中心 51
第六节 中国药学会 52
二、药品经营企业 52
二、日本厚生省药务局 53
一、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53
第七节 国外药事管理组织选介 53
四、国家基本药物 55
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55
第3章 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55
第一节 药品的概念 55
一、药品 55
二、新药 55
七、劣药 56
六、假药 56
五、基本医疗保险用药 56
三、可控性 57
二、有效性 57
第二节 药品质量特性 57
一、安全性 57
第三节 药品标准 58
四、稳定性 58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简介 59
二、部分国家药典简介 61
第二节 药品生产许可证申报审批程序 65
第一节 药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 65
第4章 药品生产企业管理 65
附4A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66
二、分类 73
一、发展史 73
第三节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73
附4B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及附录 74
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主要内容 74
附4C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96
附4D GMP与ISO9000族标准的比较 101
第四节 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 101
第二节 药品经营许可证申报审批程序 102
第一节 药品经营企业必备条件 102
第5章 药品经营企业管理 102
附5A 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103
附5B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11
第三节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111
附5C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 120
第四节 药品经营企业GSP认证 131
附5D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 132
二、新药注册审批程序 139
一、新药的定义 139
第6章 药品注册管理 139
第一节 新药的注册 139
四、《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对原《新药审批办法》修改的主要内容 140
三、可实行快速审批的新药 140
五、药物临床研究基地 141
六、新药的技术转让 148
二、进口药品注册审批程序 149
一、进口药品的含义 149
第二节 进口药品的注册 149
三、口岸药品检验所名单 150
二、申报和审批程序 151
一、申请人资格 151
第三节 药品补充申请的注册 151
第四节 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报与审批 151
二、非处方药的申报和审批 152
一、非处方药的定义 152
三、不受理的两个情况 152
第五节 非处方药的申报和审批 152
附6A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153
三、麻醉药品的管理 182
二、麻醉药品的种类 182
第7章 特殊管理的药品 182
第一节 麻醉药品的管理 182
一、麻醉药品的定义 182
附7A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183
附7B 国际麻醉品管制情况简介 198
附7C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201
附7D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206
三、精神药品的管理 206
第二节 精神药品的管理 206
一、精神药品的定义 206
二、精神药品的分类 206
二、毒性药品的品种 211
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定义 211
第三节 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 211
附7E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212
二、放射性药品的分类 214
一、放射性药品的定义 214
第四节 放射性药品管理 214
附7F 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 215
二、药事管理委员会(组) 219
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含义 219
第8章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 219
第一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组织 219
一、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220
第二节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220
三、药学部门 220
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与管理 221
五、药学研究管理 221
二、药品供应与管理 221
三、调剂管理 221
四、临床制剂管理 221
附8A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 222
附8B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229
附8C 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238
附8D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 246
一、药品有效期的表示方法 251
第三节 有效期药品的管理 251
二、药品有效期及其规定 252
第四节 危险药品的管理 253
第五节 中药的防霉、防潮和防虫措施 254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55
第一节 抗微生物药物 255
第二篇 药物学 255
第9章 常用药物英文名、别名及商品名速查 255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259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 260
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260
七、喹诺酮类及硝基咪唑类药 261
六、其他抗生素 261
五、氯霉素类抗生素 261
八、磺胺及呋喃类药 262
九、抗结核病药 263
十一、抗病毒药 264
十、抗真菌药 264
十二、抗艾滋病药 265
二、抗肠蠕虫药 266
一、抗疟药 266
第二节 抗寄生虫药物 266
一、镇静催眠药及抗焦虑药 267
第三节 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267
三、抗阿米巴虫病及抗血吸虫病药 267
二、抗癫癎药 268
三、抗抑郁药 269
四、抗精神病药 270
五、抗帕金森病药 271
七、镇痛药 272
六、中枢兴奋药 272
八、解热镇痛及抗炎镇痛药 273
一、胆碱受体激动药 274
第四节 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药物 274
四、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275
三、胆碱受体阻断药 275
二、抗胆碱酯酶药 275
六、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276
五、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276
一、麻醉药 277
第五节 麻醉药及肌松药 277
二、骨骼肌松弛药 278
一、钙通道阻滞药 279
第六节 主要作用于心脑血管系统药物 279
三、抗心律失常药 280
二、强心药 280
四、抗心绞痛药 282
五、抗高血压药 283
六、脑血管疾病用药 284
七、降血脂药 285
一、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286
第七节 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286
四、催吐与止吐药 287
三、胃肠促动药 287
二、泻药与止泻药 287
一、镇咳祛痰药 288
第八节 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 288
五、胃肠解痉药 288
二、平喘药 289
一、利尿药及脱水药 290
第九节 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药物 290
二、抗尿崩症药及其他药 291
三、抗栓药 292
二、抗凝血药及抗血小板药 292
第十节 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 292
一、抗贫血药 292
一、女性生殖系统用药 293
第十一节 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药物 293
四、止血药及促凝血药 293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294
第十二节 激素类药物 294
二、男性生殖系统用药 294
二、性激素类药 295
三、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296
四、胰岛素及降血糖药 297
第十三节 抗变态反应药物 298
二、酶类药 299
一、维生素类药 299
第十四节 维生素类及酶类药物 299
一、烷化剂类药 300
第十五节 抗肿瘤药物 300
三、抗肿瘤抗生素 301
二、抗代谢药 301
四、其他抗肿瘤药 302
二、有机磷中毒解毒药 303
一、金属中毒解毒药 303
第十六节 解毒药物 303
四、有机氟中毒解毒药 304
三、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304
第一节 麻醉药品的剂量与极量 305
第10章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及医用毒性药品的剂量与极量 305
第二节 精神药品的剂量与极量 306
第三节 医疗用毒性药品的剂量与极量 308
第四节 毒性中药的主要成分、功能及用法 309
三、应用适当的给药方法 311
二、准确掌握临床指征,把握好给药时机 311
第11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11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311
一、针对感染性质准确选药 311
五、常用几类抗菌药物的应用趋势 312
四、注意特殊人群的用药 312
二、其他常见球菌类感染 313
一、葡萄球菌属感染 313
第二节 常见病原菌感染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参考) 313
三、杆菌类感染 314
一、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 315
第三节 有效的联合用药(参考) 315
四、厌氧菌感染 315
五、其他病原体感染 315
第四节 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经验给药 316
二、可能有效的联合用药(常见的几类感染) 316
二、消化系统感染 317
一、呼吸系统感染 317
五、神经系统感染 318
四、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318
三、循环系统感染 318
一、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319
第五节 特殊人群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319
六、其他感染 319
二、小儿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320
三、孕妇和哺乳妇女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321
四、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选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324
五、免疫缺陷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325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326
一、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原则 326
第六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326
第七节 常用抗菌药复方制剂的成分及其含量 328
三、内科系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328
第一节 概述 330
第12章 药物的配伍禁忌 330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331
第二节 影响药物配伍变化的因素 331
二、环境因素 332
第三节 药物配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33
三、其他有关因素 333
一、中药配伍禁忌 334
第四节 中药的配伍禁忌 334
二、中药使用禁忌 336
三、中西药物配伍禁忌 337
一、协同作用 339
第一节 概述 339
第13章 药物相互作用 339
四、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340
三、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340
二、拮抗作用 340
一、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 344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 344
二、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345
一、抗微生物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46
第三节 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346
三、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50
二、抗寄生虫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50
四、主要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61
五、主要作用于循环系统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65
六、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73
七、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75
八、主要作用于泌尿系统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78
九、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79
十、抗变态反应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81
十一、激素类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82
十二、抗肿瘤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386
第一节 概述 390
第14章 药物不良反应 390
三、迟后作用 391
二、毒性作用 391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391
一、副作用 391
五、变态反应 392
四、继发反应 392
七、药物依赖性 393
六、特异质反应 393
一、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394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394
二、B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395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范围与方法 396
第四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识别 396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 397
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398
二、循环系统不良反应 398
第五节 发生于人体各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多发药物 398
一、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398
六、肝脏不良反应 399
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399
四、造血系统不良反应 399
九、对胎儿可能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400
八、皮肤不良反应 400
七、胃肠道不良反应 400
一、终止接触及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402
第一节 急性中毒的一般救治措施 402
第15章 药物中毒与解毒 402
三、常见化学品皮肤灼伤的局部处理 403
二、促进毒物从体内排出 403
四、特殊解毒剂的应用 404
一、神经系统药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05
第二节 常见药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05
二、循环系统药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1
三、呼吸系统药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2
一、乌头类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4
第三节 有毒中草药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4
三、洋金花及曼陀罗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5
二、天南星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5
四、巴豆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6
六、天仙子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7
五、马钱子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7
八、苦杏仁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8
七、苍耳子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8
九、蓖麻子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19
十一、毒芹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0
十、相思子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0
十二、白果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1
十四、砒霜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2
十三、蟾酥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2
一、汞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3
第四节 常见金属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3
十五、斑蝥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3
二、铅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4
四、可溶性钡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5
三、锌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5
六、可溶性铜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6
五、可溶性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6
七、铊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7
九、铍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8
八、锑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8
一、有机磷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9
第五节 其他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29
二、有机氯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0
三、苯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1
五、氰化物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2
四、亚硝酸钠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2
七、甲醇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4
六、酒精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4
八、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5
九、毒蛇咬伤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6
十、灭鼠药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437
一、抗生素类药物 439
第一节 常用粉针剂的溶解方法及注意事项 439
第16章 临床用药有关注意事项及参考资料 439
二、抗结核及抗癌药物 451
三、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物 454
四、酶类药物 455
五、其他类药物 457
一、概述 459
第二节 药物过敏试验 459
二、药物试敏液的配制及试验方法 460
一、治疗梅毒、淋病等的药物 464
第三节 治疗性病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464
二、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468
第四节 微量元素制剂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470
一、醇、醛、酚类 475
第五节 常用消毒防腐药的配制浓度与用途 475
二、卤素类及酸类 476
三、其他消毒防腐药 477
一、抗感染及激素类药物 479
第六节 眼科局部常用药的配制浓度与剂量 479
二、用于降低眼压的药物 480
三、散瞳及其他眼科局部用药 481
第七节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词 482
附16A 停止使用的化学药品地标品种名单 489
附16B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493
附16C 药食同源物品及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及保健食品禁用的物品名单 498
第一节 概述 500
第17章 药动学 500
第三篇 临床药学 500
三、解得函数的代数方程 501
二、建立微分方程 501
一、建立房室模型 501
三、代谢 502
二、分布 502
四、求出相对的参数值 502
五、临床应用 502
第二节 基本知识 502
一、吸收 502
八、处置模型与房室 503
七、速度类型 503
四、排泄 503
五、消除 503
六、处置 503
十一、“药-时”曲线、“药-时”半对数曲线 504
十、药动学参数 504
九、开室与闭室、开型与闭型 504
一、静脉注射 505
第三节 单室模型 505
十二、混杂参数 505
二、静脉滴注 507
三、口服吸收 509
一、静脉注射 510
第四节 二室模型 510
二、静脉滴注 511
三、口服吸收 512
三、积累因子(AC或R) 513
二、多次剂量函数 513
第五节 房室模型图 513
第六节 多次剂量给药 513
一、稳态血药浓度 513
四、关于稳态平均血药浓度的概念 515
一、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516
第七节 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 516
二、动物的药动学研究 521
一、概念 523
第八节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 523
二、非线性药动学方程 524
三、Km和Vm的测定法 525
二、生物利用度 526
一、统计矩 526
第九节 统计矩理论 526
五、吸收动力学 527
四、半衰期 527
三、清除率 527
一、群体药动学模型和参数 528
第十节 群体药动学 528
六、表观分布容积 528
七、稳态时平均血药浓度 528
二、群体药动学所需的数据和资料 529
第十一节 药效学 530
四、群体药动学与Beyesian反馈法 530
三、群体药动学参数求算 530
一、间接和不可逆的药物效应 531
二、作用部位药物浓度与效应的关系 532
三、有关药物的效应-时间过程和血药浓度-时间过程 535
四、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 539
五、药物对映体的药动-药效学 540
[附]剩余法 541
二、心功能衰竭 549
一、胃肠道疾病 549
第18章 影响药物处置的病理、生理因素 549
第一节 影响药物处置的疾病因素 549
三、肾脏疾病 553
四、肝脏疾病 558
五、甲状腺疾病 564
一、孕妇用药 566
第二节 影响药物处置的生理因素 566
二、新生儿和婴儿用药 569
三、老年人用药 572
一、药物在体内的转运 576
第一节 血药浓度与疗效 576
第19章 治疗药物监测 576
二、蛋白结合率改变对血药水平的影响 577
三、唾液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578
五、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579
四、测定样品 579
六、结果的分析 607
一、方法选择的标准 608
第二节 测定方法的选择和建立 608
七、分析结果时该考虑的问题 608
三、关于质量控制 609
二、建立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609
一、需进行监测的情况 611
第三节 方法学 611
二、药物监测的方法 613
三、生物样品处理 629
第四节 给药方案的设计 633
一、根据稳态血浓度设计给药方案 634
二、用计算机设计给药方案 637
三、迭加法计算不等间隔或剂量设计给药方案 638
四、非线性药动学特征与给药方案 641
五、生物半衰期与给药法 643
六、个体化给药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645
二、药学监护 646
一、临床药师下临床 646
第五节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用药决策 646
三、临床药动学监护 647
四、遗传药理学在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649
第20章 概述 651
第四篇 药剂学 651
第一节 水 654
第21章 溶媒 654
第二节 醇类 678
第三节 植物油及其他 680
一、注射剂赋形剂 686
第一节 赋形剂 686
第22章 药用辅料 686
二、片剂辅料 688
三、薄膜包衣材料 691
五、微囊材料和包合材料 692
四、胶囊剂辅料 692
七、栓剂基质 693
六、软膏剂基质 693
九、透皮给药制剂材料 694
八、气雾剂用抛射剂 694
十、缓、控释制剂辅料 695
一、防腐剂 697
第二节 附加剂 697
二、抗氧剂和抗氧增效剂 702
三、矫味剂和着色剂 707
四、表面活性剂 711
五、混悬液稳定剂 716
六、助溶剂和增溶剂 718
七、pH和等渗调节剂及局部止痛剂 719
八、透皮吸收促进剂 720
第三节 药用高分子材料 721
一、环糊精 722
二、蔗糖酯 724
三、其他高分子化合物 725
四、常用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赋形剂 728
一、热力灭菌法 730
第一节 物理灭菌法 730
第23章 灭菌与无菌技术 730
二、滤过灭菌法 733
三、射线灭菌法 735
二、药液灭菌法 737
一、气体灭菌法 737
第二节 化学灭菌法 737
第三节 无菌操作法 738
第四节 空气洁净技术及其应用 739
二、无菌操作 739
一、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739
二、洁净室的管理 740
一、洁净室标准 740
一、药物微粉化 742
第一节 固体分散技术 742
第24章 药物制剂新技术 742
二、固体分散体 743
二、包合原理及制备包合物对药物的要求 744
一、概述 744
三、粉状溶液或溶剂沉积物 744
第二节 包合技术 744
四、包合物的鉴定 745
三、制备方法 745
三、微丸制备设备及方法 746
二、微丸形成机制 746
第三节 微丸制备技术 746
一、概述 746
二、薄膜包衣处方和制备方法 747
一、概述 747
第四节 包衣技术 747
一、概述 748
第五节 乳化技术 748
三、薄膜衣应用性质试验 748
二、乳剂形成的条件 749
四、乳剂的质量评价 750
三、乳剂的制备方法 750
二、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751
一、概述 751
第六节 脂质体制备技术 751
三、脂质体的分离方法 752
四、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753
二、制备方法 754
一、概述 754
第七节 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 754
三、微囊及微球制剂的质量评价 755
一、概述 756
第一节 缓、控释制剂 756
第25章 药物新剂型 756
二、常见缓、控释制剂 757
一、概述 762
第二节 透皮吸收制剂 762
二、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及实例 763
第三节 脉冲式给药制剂 768
一、概述 768
二、脉冲式给药制剂的类型及实例 769
二、靶向给药制剂的类型 772
一、概述 772
第四节 靶向给药制剂 772
三、被动靶向制剂 773
四、主动靶向制剂 774
五、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775
六、结肠靶向给药制剂 776
一、蛋白质(氨基酸)提供氮源 781
第一节 全营养制剂的组成和作用 781
第26章 全营养制剂 781
二、糖和脂肪提供热能源 782
四、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783
三、电解质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与水盐代谢 783
五、微量元素提供体内合成重要物质的原料 784
二、肾氨要素 785
一、肝氨要素 785
第二节 起特殊治疗作用的全营养制剂 785
第三节 全营养制剂的配制与稳定性 786
四、其他 786
三、伤氨要素 786
四、复合维生素在全营养制剂中的稳定性 787
三、氨基酸对脂肪乳稳定性的影响 787
一、葡萄糖与氨基酸的配伍变化 787
二、电解质对葡萄糖稳定性的影响 787
一、适应证 788
第四节 全营养制剂的临床应用 788
五、钙与磷酸盐的配合变化 788
三、TPN液输注时应注意的问题 789
二、使用方法 789
三、片剂的分类和质量要求 790
二、片剂的特点 790
第27章 常用剂型 790
第一节 片剂 790
一、概述 790
四、片剂的辅料 792
五、片剂的包装和贮存 793
一、概述 794
第二节 注射剂 794
二、质量要求 795
三、一般制法 796
四、质量检查 798
一、概述 803
第三节 液体制剂 803
五、包装与贮存 803
1.合剂 804
(二)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 804
二、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 804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 804
5.滴鼻剂 805
4.滴耳剂 805
2.洗剂 805
3.搽剂 805
9.灌洗剂 806
8.灌肠剂 806
6.含漱剂 806
7.滴牙剂 806
14.糖浆剂 807
13.醑剂 807
10.涂剂 807
11.芳香水剂 807
12.甘油剂 807
16.酊剂 808
15.滴眼剂 808
19.透析液 809
18.口服液 809
17.胶浆剂 809
(三)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810
第四节 散剂 811
第五节 眼膏剂 813
第六节 栓剂 814
第七节 乳剂 816
第八节 软膏剂 817
第九节 糊剂 818
第十一节 胶囊剂 819
第十节 火棉胶剂 819
第十二节 丸剂 820
第十三节 煎剂 822
第十四节 流浸膏剂 823
第十六节 颗粒剂 824
第十五节 浸膏剂 824
第十八节 膜剂 826
第十七节 海绵剂 826
第十九节 气雾剂 828
第二十节 滴丸剂 830
二、浸出原理 835
一、概述 835
第28章 中药浸出技术与中药新剂型 835
第一节 中药浸出技术 835
三、浸出方法与设备 839
四、浸出液的蒸发与干燥 844
第二节 中药新剂型 847
一、中药传统剂型的特点 848
三、中药剂型改革的程序 849
二、中药剂型改革的原则 849
四、主要的中药新剂型 853
一、预试验 867
第一节 无机定性分析 867
第五篇 药物分析 867
第29章 定性分析 867
二、阴离子的快速检验 869
三、阳离子的快速检验 875
第二节 有机定性分析 879
二、初步试验 880
一、物理常数的测定和未知物纯度的判断 880
三、波谱分析 889
四、官能团反应和未知物的确认 906
五、各类制剂的定性分析 923
一、中和法 933
第一节 容量分析法 933
第30章 定量分析 933
二、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 934
三、银量法 936
四、四苯硼鈉法 937
六、络合量法 938
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双相滴定法 938
七、氧化还原法 939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942
第三节 仪器分析法 942
第二节 重量法 942
二、比色法 944
五、荧光测定法 945
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45
三、红外分光光度法 945
一、气相色谱法 946
第四节 色谱法 946
六、旋光度测定法 946
七、电位滴定法 946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 947
三、薄层色谱法 948
附30A 常见药物定量分析资料 949
二、生物试验设计原则 985
一、生物试验的特点 985
第31章 药品的生物试验 985
第一节 药品生物试验的实验设计 985
三、实验设计方法 987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试验 988
第二节 一般药理试验 988
一、热原本质及检查方法 989
第三节 安全性试验及方法简介 989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试验 989
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试验 989
二、毒性试验 1000
三、刺激性试验 1016
四、降压物质检查 1020
五、溶血与凝聚检查法 1021
六、无菌检查 1022
七、过敏试验 1032
第四节 生物试验结果统计处理及报告 1035
一、均数、标准差及可信限 1035
二、效量与致死量 1036
三、实验结果的对比——显著性测验 1037
四、量-效关系 1037
五、结果报告 1037
第32章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1038
一、检验量 1038
二、供试液的制备 1038
三、细菌、真菌及酵母菌计数 1040
四、控制菌检查 1043
五、结果判断 1049
六、稀释液 1049
七、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1050
八、化学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1056
九、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 1057
第33章 常用玻璃量器的使用和检定 1061
一、常用玻璃量器的使用 1061
第六篇 实验室技术 1061
二、常用玻璃量器的检定 1065
第34章 仪器分析 1070
一、pH值测定法 1070
二、旋光度测定法 1074
三、折光率测定法 1078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 1081
五、红外分光光度法 1088
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93
七、薄层色谱法 1102
八、气相色谱法 1107
九、高效液相色谱法 1119
十、毛细管电泳法 1128
十一、质谱分析法 1133
十二、热分析技术 1136
十三、X射线粉末衍射法 1146
第35章 溶出度检查法 1151
第36章 释放度测定法 1168
第37章 含量均匀度检查法 1174
第38章 水分测定法 1177
第39章 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法 1181
第40章 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 1193
第41章 中药材和中药制剂中重金属、砷盐、农药及大孔树脂残留量检查 1201
第42章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1211
第43章 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1216
第44章 实验室安全技术知识 1222
一、总体、个体和样本 1227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227
二、概率 1227
第45章 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在药学上的应用 1227
第七篇 药用数学 1227
三、误差 1228
四、均数和标准差 1228
六、相对标准差(变异体数) 1229
七、可信限(可信区间、置信区间) 1229
五、抽样误差和标准误 1229
八、正态分布 1230
第二节 显著性测验 1230
一、t测验 1231
二、F测验(方差分析) 1237
三、x2测验(卡方测验) 1244
第三节 回归与相关 1251
一、直线回归方程 1251
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测验 1253
三、相关系数(r) 1254
第一节 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 1265
一、溶液浓度表示法 1265
第46章 药剂学中的数学计算 1265
二、不同表示法浓度之间的换算公式 1266
三、溶液的稀释与混合 1267
第二节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及溶液的酸碱度 1268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电离度 1268
二、盐类的水解平衡和盐溶液的pH值 1270
三、缓冲溶液 1270
第三节 等渗溶液、等张溶液及其计算 1272
一、等渗溶液 1272
二、等张溶液 1277
一、化学反应速度 1278
二、化学反应级数 1278
第四节 化学反应速度及其计算 1278
第五节 制剂原料辅料投料计算 1279
一、注射剂的投料 1279
三、一级反应动力学公式 1279
二、片剂的片重计算 1281
三、栓剂的基质置换价计算 1282
第47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学计算 1285
一、误差、偏差和标准差 1285
二、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 1285
三、运算规则 1288
四、注意事项 1289
第八篇 临床医学检验及相关生理指标值 1291
第48章 临床医学检验 1291
第一节 临床血液检查 1291
一、白细胞 1291
二、红细胞 1295
三、出血和凝血检查 1302
一、血液无机物测定 1305
第二节 血液生化检查 1305
二、糖类测定 1309
三、脂类测定 1312
四、蛋白质测定 1316
五、氨基酸、氨化物、有机酸测定 1318
六、酶类测定 1321
七、色素测定 1326
八、血气分析 1327
第三节 免疫学检查 1330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1330
二、自身抗体测定 1333
三、细胞免疫测定 1338
四、血清补体测定 1340
第四节 血清学检查 1341
一、凝集试验 1341
二、补体结合试验 1343
三、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1343
四、肿瘤免疫检测 1347
第五节 激素类测定 1349
一、甲状腺激素测定 1349
二、甲状旁腺激素测定 1352
三、肾上腺激素测定 1352
四、性腺激素测定 1354
五、胰腺内分泌功能检查 1355
第六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1356
第七节 血细胞化学染色 1359
第八节 体液和排泄物检查 1360
一、尿液检查 1360
二、肾功能测定 1368
三、粪便检查 1369
四、脑脊液检查 1370
五、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1374
六、痰液检查 1376
七、胃液和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 1378
八、精液和前列腺液检查 1378
九、阴道分泌物检查 1381
十、滑膜液检查 1382
第九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 1383
第49章 临床各科体检正常值 1385
一、内科 1385
二、妇产科 1391
三、儿科 1391
四、眼科 1393
五、口腔科 1394
六、耳科 1394
第50章 信息学基础 1395
第一节 信息概论 1395
第九篇 信息学基础与医药信息资料检索 1395
一、信息的概念 1396
二、信息的类型 1396
三、信息的特征 1397
四、信息的功能 1397
第二节 信息需求 1398
一、需要 1398
二、信息需要 1399
三、信息需要的特点 1399
一、人际信息流 1403
二、组织信息流 1403
第三节 社会信息流 1403
三、大众信息流 1404
第一节 信息的采集 1405
一、信息源 1405
第51章 信息采集与加工 1405
二、信息采集的原则 1406
三、信息采集的途径 1407
四、信息采集的方法 1408
第二节 信息整序 1412
一、信息整序的目的与要求 1412
二、信息整序的方法 1414
第三节 信息分析 1424
一、信息分析的程序 1424
二、信息分析的方法 1426
三、内容分析法 1429
二、二次文献 1435
一、一次文献 1435
三、三次文献 1435
第一节 药学信息资料的层次分类 1435
第52章 药学信息资料与检索 1435
第二节 药学信息的来源与收集 1436
一、工具书 1436
二、主要专利文献检索工具 1438
三、期刊式检索工具 1438
四、其他图书 1441
五、主要药学期刊介绍 1441
六、药学期刊名录 1446
第三节 药学信息资料的整理 1455
一、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 1455
二、国际十进位分类法 1456
第四节 药学信息的利用 1456
三、查阅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457
二、查阅药物理化性质 1457
四、查阅不良反应 1457
一、查阅药名和概况 1457
七、查阅配伍禁忌 1458
六、查阅药物过量中毒 1458
八、查阅制剂 1458
五、查阅给药方法和剂量 1458
第五节 介绍几种参考资料 1459
一、2000年2832种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分类排序(部分) 1459
二、《雷氏药学大全》简介 1463
三、世界卫生组织简介 1464
第二节 Internet基础知识 1465
第一节 Internet简介 1465
一、介绍几个主要概念 1465
第53章 医药文献的电子检索 1465
二、网站 1467
三、电子邮件 1470
第三节 Internet上的医药学信息资源 1471
一、数据库 1472
二、电子出版物 1475
三、Web页搜索引擎 1476
四、电子论坛 1476
五、医药信息资源网址集萃 1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