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范围与定义 1
一、声诗名目由来 1
分指二事 1
合指一事 1
发生程序 1
无声之诗 1
主文与主声 1
初诗、徒诗、哑诗 1
诗有声之作用 1
二、声诗与歌诗、乐诗、诵诗、吟诗 7
「歌诗」不包乐舞 7
「乐诗」不包歌谣 7
「诵诗」无音曲 7
讽诵 7
口号 7
「吟诗」或指诵诗或指歌诗 7
吟诗乃声诗之变 7
吟诗、唱诗并行 7
三、声有三级 22
歌声、乐声、合舞之声 22
但歌、徒歌、散歌 22
诵诗、弦诗、歌诗、舞诗 22
具体之例 22
保全声诗特徵 22
比较见义 22
四、声诗与燕乐 26
燕乐、雅乐对立 26
燕乐兼包中外两类 26
唐代清乐未亡 26
清乐与声诗 26
胡乐与声诗 26
五、声诗极盛时期 33
极盛之五因 33
燕乐五调歌辞 33
用词人杂诗之盛 33
隋代渊源 33
天宝文献之指明 33
长短句词、大曲俱在声诗之外 33
六、二百三十调 39
盛唐燕乐曲调总数 39
杂言曲调估计 39
齐、杂言调数比例 39
七、一百五十四调 42
过去著录诗调概况 42
取舍标准 42
主辞与附加辞 42
律体与拗格 42
八、声诗定义 45
断在唐代 45
在雅乐、雅舞以外 45
以近体诗为主 45
一般宫词非声诗 45
平仄本身非音乐 45
直接歌唱之辞 45
唐代公私所常奏 45
第二章 构成条件 61
概说: 61
前人辨别声诗缺乏标准 61
未得其全、先得其真 61
一、十项条件 62
基本条件与增加条件 62
每一条件性质单纯 62
各项条件之由来 62
二、格调综查 65
从实际情况出发 65
最普遍之四项增加条件 65
今後应努力处 65
声诗格调内容概况 65
调名一三三 65
别调二一 65
别体四四 65
例辞一九八首 65
三、调名 74
教坊记、理道要诀、羯鼓录所载 74
调名与题目之别 74
不必逐辞求调名 74
吟辞向无调名 74
四、唐辞 78
始辞与拟辞 78
唐辞与五代辞 78
有名无辞之情况 78
乐府诗集、尊前集、花间集所载 78
五、音调 81
与歌唱记载相联系 81
三分之一可考 81
宋说可作旁证 81
声类与音调有同效 81
六、和声 82
「和」乃「谐和」之「和」 82
十五调有记载 82
认识太过与不及 82
甲乙两种 82
号头 82
发展情况 82
甲种和声探源示例 82
七项误解 82
七、叠句 90
不与和声混 90
属於声不属於文 90
载明叠句之实在歌谱 90
三叠 90
八叠 90
八、歌舞纪载 92
歌唱纪载 92
舞蹈纪载 92
宜有别於大曲 92
特例解释 92
九、其他条件 94
多辞同调 94
调辞异义 94
间接证明 94
综合判断 94
十、六言 97
齐、杂言之过渡体 97
晋代渊源 97
初唐用於?曲 97
初唐起已用於酒辞 97
近人误解种种 97
结说: 97
唐人所指声诗甚宽 97
初步决定 97
第三章 形式 103
概说: 103
调同辞异 103
章解长短十七种 103
句法四种 103
平仄三种 103
一、两种误解 104
甲误在以调属辞 104
以杂言属胡乐 104
认齐言腔调少、名目多 104
唐人视调名颇认真 104
明清人见解之进展 104
乙误在视野太狭 104
偏重七绝 104
偏重七律 104
龙池乐不入声诗 104
二、章解 123
变叠与单片 123
联章与只曲 123
割律为绝 123
半律 123
二句 123
三句 123
四句之特殊性 123
五句 123
六句 123
小律 123
七句以上 123
三、片段 139
误分片段诸例 139
醉公子 139
生查子 139
浣溪沙 139
鹊踏枝 139
木兰花 139
玉楼春 139
四、联章 143
与大曲之联遍有别 143
内容典重与否有关 143
定格联章 143
和声联章 143
普通联章 143
五、字句 146
齐言 146
衬字 146
句读 146
定格 146
附加辞 146
对句 146
和声、叠句之句法 146
六、叶韵 154
声诗必备条件之一 154
叶平 154
叶仄 154
换韵 154
特例说明 154
别体成因 154
七、平仄 157
盛唐歌唱已别四声 157
诸调 157
特例 157
杂言情况参考 157
拗体七类 157
第四章 歌唱 161
概说: 161
宋法非唐法 161
邻邦意见 161
基本问题 161
一、唐诗歌法未亡 162
南宋专家所传尚多 162
近人误会及其推演 162
隐晦非灭亡 162
二、现存乐谱概况 165
敦煌所传乐谱 165
日本所传唐谱 165
中央亚细亚所发现 165
朝鲜所传乐舞 165
明、清所传零星唐谱 165
闽南南乐字谱 165
三、调同声异与声同辞异 170
由乐定辞 170
选辞配乐 170
以声为本位 170
宋人借腔歌诗非唐法 170
四、唐人歌诗分精粗 174
精唱讲四声、粗唱分平仄 174
从昆曲腔谱推论细唱 174
从旗亭赌唱推论粗唱 174
五、声辞结合 177
一字配一声说不成立 177
和、泛、散声非余声 177
和、泛、散声非衬声 177
周歌谣已有声曲折 177
隋唐胡乐多急拍 177
声诗多合俗舞 177
繁声、缠声极盛 177
装饰音与经过音 177
宋词兼用琴曲 177
唐曲多腔 177
与汉乐府比较 177
两种误解及其发展 177
六、唐人之说 195
长调配长辞、短调配短辞 195
余声非病 195
和声 195
泛声 195
散声 195
缠声 195
繁声 195
引声 195
送声 195
解声 195
犯声 195
待拍 195
格转 195
曳、断、迟 195
添声 195
合韵 195
合杀 195
新声 195
叠句 195
七、叠句唱法 205
叠句为合音谱,不为破齐言 205
抛球乐叠唱次句末三字 205
渭城曲三叠以苏轼说为准 205
何满子八叠是四辞复唱 205
三叠与八叠说不能沟通 205
叠腔说乃清人误解 205
八、宋以後之诗声七说 211
概说: 211
「公认」说 211
「铁证」说 211
敦煌资料作用未发挥 211
诗声七说 211
甲、和声说——配合诗之主声外,另缀相和之声 212
沈括说为主 212
朱熹说 212
蔡居厚说 212
胡震亨说 212
全唐诗说 212
况周仪说 212
徐棨说 212
吴颖芳说 212
沈知白说 212
森槐南说 212
对和声之种种误解 212
乙、泛声说——辞少声多、剩余许多泛声 222
朱熹说为主 222
目加田诚驳论 222
浦江清说 222
谢章铤说 222
陈子展说 222
龙沐勋说 222
赵景深说 222
萧涤非说 222
和、泛二声合论 222
丙、虚声说——即和声或泛声 237
胡仔说为主 237
沈雄说 237
青木正儿说 237
上三说小结 237
丁、衬声说——先有衬字,附带衬声 243
吴衡照说为主 243
沈义父说 243
刘毓盘说 243
借声说 243
江顺诒说 243
戊、缠声说——不外和、泛、衬三种声 249
方成培说为主 249
缠声与多腔有别 249
徐养源说 249
吴颖芳说 249
己、散声说——多指叠句之声 251
王圻说为主 251
方成培说 251
朱谦之说 251
冯沅君说 251
庚、穿插附庸说——诗与乐不符,仅为乐之穿插 256
俞平伯说 256
诗乐有无生命问题 256
无病救药问题 256
齐、杂言孰为进步问题 256
结说: 256
诸家误解总结 256
唐宋歌诗有别 256
诸家说与宋「嘌唱」制之关系 256
宋人见解分两派 256
「公认」与「铁证」说皆虚 256
九、邻邦学者之说 266
森槐南主泛声说 266
铃木虎雄认唐诗与曲相符合 266
青木正儿主虚声、泛声说 266
目加田诚认绝诗入乐无须变形 266
盐谷温认绝诗入乐极适合 266
总表 266
十、节拍 281
与大曲节拍相通 281
急、慢曲子 281
促拍 281
七绝之一般节拍 281
林谦三异说 281
一句一拍或一字一拍说 281
十一、唐诗歌唱感人之深 286
谪仙怨 286
渭城曲 286
长命女 286
濮阳女 286
山鹧鸪 286
竹枝 286
望夫歌 286
杨柳枝 286
唱声与唱情 286
盛唐宫廷乐极致 286
第五章 舞蹈 301
概说 301
一、合乐与合舞 301
统计 301
配合与结合 301
发展步骤 301
十类舞与七十调 301
自由舞 301
士大夫自舞 301
二、舞谱 306
南歌子 306
凤归云 306
浣溪沙 306
三台 306
三、踏歌 307
前代所有 307
唐代情况 307
基本动作 307
歌场、舞场 307
问答调弄 307
对踏歌词三体之推测 307
四、软舞 310
性质 310
与文舞关系 310
声诗七曲之软舞情形 310
朝鲜所传唐软舞 310
五、健舞 314
声诗兼大曲之三健舞 314
杨柳枝健舞 314
马舞 314
浑脱舞 314
六、大乐之舞 316
破阵乐舞 316
中和乐舞 316
立部伎二舞曲 316
五代朝会二舞曲 316
七、抛打 318
抛打与酒令 318
香球 318
莫走 318
抛球乐 318
杨柳枝 318
分数 318
令章 318
著辞 318
舞谱中之抛打 318
第六章 与大曲关系 323
概说 323
一、小曲、次曲与大曲 323
次曲解释种种 323
小歌曲 323
以「子」名之曲 323
二、杂曲与大曲 325
体制长短之分 325
一宫调与多宫调之分 325
部伍与仪式关系 325
三、有关大曲之声诗 326
二十九曲总表 326
四、大曲借用声诗之辞 330
主声不主文 330
乐工之误 330
可能源於南北朝 330
盛唐五大曲所见 330
蓝嘉?编进乐府所见 330
集诗为曲 330
注意大曲全面情况 330
是传统非窃取 330
声诗与大曲唱法难混同 330
五、声诗摘取大曲之调 334
五绝七绝两体兼有者 334
标明片序者 334
簇拍者 334
曲以「子」名者 334
曲以「大」名者 334
初唐情况 334
六言摘遍 334
六、声诗联章者非大曲 336
大曲联遍异腔 336
声诗联章一腔 336
联遍联章各有规制 336
乐遍与章解有别 336
七、纪事诗非声诗亦非大曲 337
宋人先误 337
近人承讹 337
张祜诸作已成特例 337
直接歌辞 337
八、声诗与大曲同时并举 339
大曲乃前代旧制 339
声诗小曲流行较广 339
分镳并骋 339
第七章 与长短句辞关系 341
一、重要枢钮 341
孔颖达说 341
声诗之独立性由此见 341
声诗研究何以少 341
关系限於五代 341
杂言歌辞始於隋 341
新旧两观点 341
二、四派见解 346
重视与乐府之关系 346
否定与宋词之关系 346
肯定与宋词之关系,但过分 346
调和於否定肯定之间 346
三、九项原则 348
时间方面 348
声辞方面(主从或主、被动) 348
歌辞方面(一字一声或一句一拍) 348
歌谱方面(声多辞少或辞少声多) 348
人事方面 348
判断性质方面 348
四、齐杂言同时并举 349
诗余说 349
同时并行说 349
敦煌资料为有力之证 349
反诗余说种种殊 349
五、盛唐长短句 352
唐五代歌辞调百卅一 352
盛唐可能占一半 352
分类表 352
骨干说 352
七十五调名 352
六、杂言歌辞调与绝诗关系 356
句法应以绝诗为骨干 356
字数不当少过五、七绝 356
平仄叶韵宜符合绝诗 356
和声叠句之指定不客太滥 356
百分之九十与诗无干 356
七、填实和、泛声十五例 361
石州 361
醉花间 361
赞浦子 361
好时光 361
喜秋天 361
望月婆罗门 361
何满子 361
天仙子 361
怨回纥 361
抛球乐 361
月宫春 361
鹊踏枝 361
定风波 361
柳青娘 361
阿曹婆 361
八、诗词同调名之关系 367
彼此皆备唐辞者甚少 367
王国维说不合 367
十九调关系不明 367
十四调体段特异 367
关系较著者十分之三 367
九、诗人乐工均倚声 374
由乐定辞与选辞配乐之常情 374
三家之说 374
作歌辞并非专填泛声 374
作诗亦须倚声 374
同调名不能 374
决定辞必相生 374
和声叠句即倚声之表现 374
作诗不皆为歌唱 374
难言尊体 374
乐工权能有限度 374
十、刘、王史说商榷 379
刘史多可变少、长可变短说 379
王史不守时序、後可变前说 379
刘史处理问题太自由 379
王史列八种本质、六种变化、三种顺序 379
唐人无从用宋法 379
以多变少之不根 379
主观太过 379
冒氏「增减摊破」说 379
刘永济「裁截重叠」说 379
沈氏「打破」与「相当」说 379
十一、青木氏词格发达说商榷 388
三种原因概略 388
以日乐喻中乐 388
以词乐、曲乐喻诗乐 388
伸缩分裂说 388
绝句变歌辞不能减字 388
伸缩 388
未明原因 388
杂言句独立说不根 388
五言调与七言调互换说难立 388
和声地位不能任意 388
平仄叶韵须 388
循律体 388
「插入句」说支离 388
「拍子字」说不符曲制 388
「间之手」说难附 388
标准宽严及其得失 388
十二、声曲异型说 396
隋、唐华、裔声乐之大情势 396
齐、杂、清、胡交叉结合 396
同时并存 396
声曲有两类型 396
小部分彼此交流 396
铃木氏说 396
目加氏说 396
结论 396
第八章 杂歌与声诗 405
概说: 405
六章至九章概况 405
声诗本体与流变之全面 405
从唱曲内容看歌诗内容 405
源流、环境与本体同重 405
一、歌谣 407
性质 407
类别 407
诗谣 407
其他不论之谣 407
民间情形 407
军中情形 407
山歌 407
渔歌 407
樵歌 407
田歌 407
七言与民歌之历史关系 407
民间乐舞与民歌应并重 407
唐代民歌不因胡乐始成立 407
二、挽歌 419
主声与主文 419
丧歌与丧乐 419
丧乐、挽歌之矛盾与统一 419
破声 419
合乐 419
唐代挽歌概况 419
盛唐情形 419
中晚唐及五代情形 419
「扬声」之制 419
三、附见唐以後之歌诗 431
朝鲜齐言舞曲犹传五体 431
特例叠胜舞 431
着腔子唱好诗 431
苏轼与阳关曲 431
舞梁州 431
歌渭城之例 431
小秦王腔之流行 431
宋人歌诗最粗之法 431
萧定基歌何满子 431
忠州夔州歌竹枝 431
吴中歌迎神诗 431
开元 431
乐调 431
凯歌 431
楼心月 431
致语口号 431
刘知远诸?调之尾声 431
用南北曲歌唐诗 431
明、清人之歌诗与歌谣 431
第九章 杂吟与声诗 449
概说: 449
四艺性质及基关系 449
一、佛曲辞 449
佛曲界说 449
转经与读赞 449
声曲 449
梵呗求合华俗 449
梵、呗、赞之别 449
歌赞特点因地域而异 449
音语一致力求汉化 449
梁「正乐」亦佛曲 449
声文并重 449
破句分文 449
叶韵重於平仄 449
偈赞十一例 449
偈赞吟唱之音乐性 449
鱼山声明谱说 449
定型乐曲尚未见 449
唐赞 449
诗体种种 449
体涉里巷 449
二、讲唱范围 462
讲唱包含三艺 462
名与质均待衡定 462
向氏主张之商榷 462
俗讲限於佛教内容 462
唱与吟宜有别 462
小说与变文宜有别 462
孙氏主张之商榷 462
唐人已定之名义勿轻改 462
转变含义之确定 462
系统表 462
变文定义拟说 462
词话、诗话限於吟诵 462
三、俗讲 468
吟唱之表示七点 468
诗体之情况九点 468
结构之情况十点 468
与声诗格调之各体比较 468
举例 468
六言居间 468
四、转变 478
吟唱之表示六点 478
诗体之情况六点 478
结构之情况三点 478
具体建议 478
举例 478
五、讲史 481
咏史之诗 481
咏史之吟 481
後魏已以歌曲咏史 481
後世小说中改吟为白 481
六、附见「唐诗开篇、诗篇与「滚唱」 484
弹词三名皆曰「唐诗」 484
用声诗作曲 484
举例 484
鼓词曲牌名曰「诗篇」 484
多用衬字 484
举例 484
滚唱用诗体甚纯 484
举例 484
滚唱之声与节 484
唱、和、叹 484
七、印度翻译文体问题 488
诸体用诗覆查 488
徐嘉瑞说 488
糊混与澄清 488
变文内中外文体兼有 488
佛曲汉化惟恐不深 488
徐说矛盾 488
民间与文人之同种同文关系无从离间 488
第十章 待订资料 495
概说: 495
条件不充之四种情形 495
「新乐府辞」有种种性质 495
乐、歌、舞之纪载以属於唐代者为有效 495
待订非空言 495
一、初唐八条 497
行天 497
武媚娘 497
恩光曲歌词 497
倾杯乐 497
春莺啭 497
乐府新歌 497
湘川新曲 497
上巳乐 497
二、盛唐十三条 500
千秋乐 500
雨淋铃 500
平戎辞 500
班婕妤 500
忆长安 500
胡歌 500
九曲辞 500
营州歌 500
宴辞 500
江南弄 500
哥舒歌 500
塞孤 500
道门歌辞 500
三、中唐二十四条 505
千里思 505
乐府一 505
开元乐 505
成德乐 505
塞下曲 505
江南辞(江南曲) 505
状江南 505
六言八句 505
长相思 505
清江曲 505
远离别 505
春闺思 505
献寿辞 505
新平歌 505
乐府二 505
佳人怨 505
小曲新辞 505
长洲曲新辞 505
梦江南 505
春游乐府 505
乐府杂辞 505
乐府三 505
乐府新诗 505
一枝花 505
四、晚唐及其他三十条 512
西洲词 512
瑟瑟钗 512
柳花怨 512
朝真辞 512
大子夜歌 512
协律之辞 512
乐府四 512
乐府五 512
思归引 512
长安春 512
朝元引 512
离歌辞 512
新乐府 512
占相令 512
王昭君 512
字字双 512
山歌 512
传奇歌辞十三题 512
第十一章 纪事 521
概说: 521
唐代歌诗乃常俗 521
近人误为偶然 521
一百七十四条之分类 521
一、歌唱三十五事 523
歌唱之效 523
歌唱者 523
送酒居多 523
七绝居多 523
二、合乐二十六事 531
官乐 531
民间乐 531
三、合舞九事 536
入舞 536
入戏 536
摘大曲入破 536
四、歌者四十六人 538
舞人 538
乐人 538
著录意义 538
五、民间十六事 543
缺乏记载 543
应俗十调 543
兴於民间者四十五调 543
六、宫廷二十一事 545
宫廷 545
殿廷 545
蕃廷 545
七、规讽十七事 548
俳谑或闲情 548
规或讽 548
扬声引词 548
戏词 548
八、俳谑四事 550
无讽刺 550
口号 550
第十二章 平议 551
概说: 551
作用与体例 551
半同「驳议」 551
主观求平不易 551
客观求平亦不易 551
平议非全为定论 551
一、宋金元七条 552
诗本曲类,宜谋於野 552
声、辞相从,声、意相谐 552
唐曲歌唱,不知用何为调 552
唐人乐章播在声律者,惟以诗名 552
「证应」说及「反证应」说 552
唐诗以作俳调有衬字者为歌辞体 552
力崇辞格,不取诗体 552
二、明十五条 558
述作者多,达乐者少 558
随名变腔 558
唐妓选唱杜诗有见地 558
诗乐难悦里耳 558
乐工歌不歌,与诗之工拙无关 558
水调高华,竹枝凡陋 558
初、盛唐五绝多是乐府 558
唐歌诗,宋不歌诗解 558
声律自协,无须更换、添减 558
唐诗因入俗始歌,因不宛转始不歌 558
唐之绝句,唐之曲也 558
绝句源出乐府,其声可歌 558
声诗盛於初、盛唐,天宝末已衰 558
须存徒诗与歌辞之辨 558
诗必高唱,始极其致 558
三、清三十二条 566
诗调为歌辞嚆矢者,入词谱 566
世远声湮,杳不可订 566
当时音律,必有所属 566
绝句歌法与乐府异 566
盛唐晚唐七绝皆入乐府 566
绝句之声,出於天籁 566
七律即乐府 566
诗道失传,小词大盛 566
唐三百年以绝句为乐府 566
唐无词,所歌皆诗也 566
诗变为词,由数调始 566
诗余为词 566
诗词同时,分镳并骋 566
声诗亡後,乃以诗余歌诗 566
唐人以绝句为乐歌 566
唐人所歌,限於七绝 566
谱书当全录以得词源;选本不当专录以明词界 566
词与诗异体而同音 566
五代歌辞不离唐绝句 566
唐人熟於宫调,诗皆可歌 566
晚唐诗、词并而为一 566
五、七言词调相类,别立调名而已 566
今人既不知音,何从辨体 566
词实诗之余 566
可歌可咏,可被管弦 566
唐乐章全用绝句 566
唐诗未能胥被弦管 566
从诗体虚拟其音乐性 566
诗调哀急,惟宜筝、笛 566
诗乐简易,去今曲调远甚 566
唐七绝皆不可入乐 566
唐人诗词尚未分界 566
四、近代二十六条 585
唐人不能自制调 585
小词出於隋宫,唐人能传其法 585
借声法与加字法 585
拟古乐府亦可入词谱 585
唐诗体同而律不同 585
唐代众习官商,遂肇始词体 585
凡纯属言志之作,无协律作歌者 585
近体乐府多用胡乐,又平仄谐婉 585
唐代诗人与伶工互相倚重 585
由歌谣到乐诗之四步 585
诗可歌者亦是词 585
西乐涌入,开天间五、七绝?为歌诗 585
唐诗可歌,起李、杜,迄白居易 585
宫辞原为歌曲,用柳枝辞唱法 585
七绝歌谣结合胡乐变为词 585
诗乐穷而後词乐兴 585
长短句词之声调来源,重在律、绝 585
竹枝子由竹枝孳乳而来 585
律、绝变词之不填泛声者有两类 585
和声可随时增添 585
惟长短句协乐有韵律 585
唐代民间流行小词 585
由诗到词乃娼妓之力 585
解散近体诗,成长短句 585
绝句整齐,不合乐调 585
唐宋词之开端 585
五、结说 614
附存 617
第一、声诗集凡例 617
第二、声诗集编余札记 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