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3
一、主调音乐、复调音乐 3
二、和声、大小调和声 3
和声学基础(上) 3
三、四部和声 4
第二章 正三和弦及其连接 8
一、正三和弦及其功能 8
二、声部进行 9
四、正三和弦连接的基本方法 10
三、和弦关系 10
第三章 用正三和弦为高声部旋律配和声 15
一、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 15
二、和声节奏 17
第四章 同和弦转换与三音跳进 20
一、同和弦转换 20
二、三音跳进 21
二、终止式的类型 24
第五章 和声终止式 24
一、终止式的作用 24
三、作品中使用终止的一般情况 27
第六章 为低音旋律配和声 29
一、为低音旋律配和声的意义 29
二、为低音旋律配和声的方法、步骤 29
第七章 正三和弦第一转位 34
一、概述 34
二、六和弦的连接方法 36
三、六和弦连接中需注意的问题 38
第八章 正三和弦第二转位 41
一、概述 41
二、终止四六和弦 42
三、经过四六和弦 44
四、辅助四六和弦 45
五、同和弦转换的四六和弦 46
二、属七和弦的重复音、排列法 49
第九章 属七和弦 49
一、概述 49
三、属七和弦的预备 50
四、属七和弦的解决 52
五、属七和弦的使用 53
第十章 转位属七和弦 55
一、概述 55
二、转位属七和弦的预备 56
三、转位属七和弦的解决 56
四、属七和弦的转换 57
附录 59
中国音乐史(上) 65
第一编 上古时期 65
第一章 原始社会音乐(前21世纪前) 65
第一节 乐器 65
第二节 乐舞 68
第一节 乐器 70
第二章 夏、商时期(前21世纪——前11世纪) 70
第二节 乐舞 73
第三节 音乐形态 73
第三章 西周、春秋、战国(前11世纪——前221) 75
第一节 礼乐制与雅乐 75
第二节 音乐机构 76
第三节 八音 76
第四节 《诗经》与“楚辞” 77
第六节 曾侯乙编钟 80
第五节 说唱音乐 80
第七节 乐律宫调 82
第八节 音乐思想 83
第九节 音乐家 84
第二编 中古时期 86
第四章 秦、汉时期(前221——公元220) 86
第一节 乐府 86
第二节 鼓吹与横吹 87
第三节 相和歌与清商乐 88
第四节 琴曲与琴歌 90
第五节 乐器 94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 97
第一节 文人音乐家 97
第二节 乐器 100
第三节 曲谱 101
第四节 乐律宫调 109
第五节 百戏散乐与歌舞优戏 109
第一节 隋唐燕乐 111
第六章 隋、唐、五代时期(581——960) 111
第二节 唐代的音乐机构 116
第三节 乐谱 117
第四节 琴曲与歌曲 118
第五节 唐代大曲 122
第六节 音乐专著 124
第七节 隋唐音乐家 125
第八节 音乐交流 126
第一节 曲子词与姜夔自度曲 128
第三编 近古时期 128
第七章 宋元时期(960—1368) 128
第二节 瓦舍与勾栏 132
第三节 宋代说唱音乐 133
第四节 乐器与乐曲 136
第五节 宋元“杂剧”与“南戏” 137
第六节 乐律 138
第七节 音乐论著 139
第八章 明清时期(1368——1911) 141
第一节 民间歌曲 141
第二节 兄弟民族歌舞音乐 148
第三节 说唱音乐 149
第四节 “四大声腔”与“乱弹”诸腔 150
第五节 器乐艺术 151
第六节 工尺谱与乐律 152
第七节 曲谱 153
第一节 古希腊音乐 157
欧洲音乐史(上) 157
第一章 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 157
第二节 古罗马音乐 160
第二章 中世纪音乐 162
第一节 教会音乐 162
第二节 世俗音乐 167
第三节 中世纪音乐理论与器乐 169
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 172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早期音乐 172
第二节 文艺复兴中期音乐 174
第三节 文艺复兴后期音乐 177
第四章 巴洛克时期音乐 180
第一节 声乐的繁荣 180
第二节 器乐的发展 183
第三节 巴赫 185
第四节 亨德尔 187
第一节 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189
第五章 古典主义音乐 189
第二节 维也纳古典乐派 193
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上) 201
第一部分 音乐教育学 201
第一章 音乐教育概述 201
第一节 音乐教育学概述 201
第二节 音乐教育概述 203
第三节 音乐教育史概述 208
第一节 音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211
第二章 音乐教育课程 211
第二节 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216
第三节 音乐课堂教学 218
第四节 课外音乐活动 225
第三章 音乐教育心理 227
第一节 音乐心理概述 227
第二节 中小学生音乐心理 229
第三节 音乐教师心理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