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师与教育心理学 1
一 怎样才是合格的教师 1
1.专家型教师 2
2.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 6
二 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10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11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2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5
三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8
1.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18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9
3.走向成熟的教育心理学 20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2
一 什么是中学生的心理发展 22
1.心理发展 22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 23
二 中学生认知的发展 24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25
2.维果斯基论认知发展 27
3.认知发展理论的教学意义 28
三 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30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 31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32
3.健康人格的建构 33
四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5
1.什么是自我意识 35
2.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与自我认同感危机 36
3.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 37
五 中学生的个别差异 38
1.中学生的认知差异 38
2.中学生的性格差异 42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46
一 什么是学习 46
1.学习的概述 46
2.学习的一般含义 47
3.学习的分类 48
二 关于联结学习的理论 49
1.经典条件作用 50
2.操作条件作用 51
3.联结学习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53
三 认知学习理论 58
1.格式塔的顿悟学习 58
2.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 59
3.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 60
4.认知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1
四 现代学习论的发展 64
1.什么是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64
2.什么是建构学习论 66
3.建构学习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68
第四章 学习动机 72
一 什么是学习动机 72
1.动机与学习动机 72
2.学习动机的种类 73
3.学习动机与学习 74
二 学习动机的理论 76
1.动机的强化说 76
2.动机的需要论 77
3.动机的归因理论 78
4.成就动机理论 80
三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82
1.影响学习动机激发和维持的外部因素 82
2.影响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的内部因素 85
四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89
1.树立自信心 89
2.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92
第五章 学习迁移 99
一 什么是迁移 100
1.迁移 100
2.迁移的种类 100
二 迁移有何理论 103
1.早期的理论 103
2.现代迁移理论 107
三 影响迁移的因素 110
1.相似性 110
2.原有认知结构 111
3.学习定势 112
四 为迁移而教 113
1.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114
2.注意最初的学习程度 114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为学习提供多样化的环境 115
4.教授学习方法 115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117
一 什么是知识的学习 118
1.知识有何种类 118
2.知识学习的几种类型 119
3.知识学习的过程 120
二 知识的获得 121
1.知识直观 121
2.知识直观的类型 121
3.课堂上提高知识直观的方法 122
4.知识的概括 124
三 错误观念 126
1.什么是错误观念 126
2.错误观念转变的条件 127
3.促进错误观念转变的教学 128
四 知识的保持 130
1.人的记忆系统 130
2.遗忘的原因 131
3.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34
第七章 技能 138
一 什么是技能 138
1.技能及特点 138
2.技能的种类 140
3.技能的作用 141
二 动作技能的形成 142
1.操作的定向 142
2.操作的模仿 143
3.操作的整合 144
4.操作的熟练 144
三 怎样培训动作技能 145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145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147
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148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49
四 心智技能的形成 150
1.心智技能是怎样形成的 150
2.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 154
五 怎样培养心智技能 154
1.遵循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154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154
3.熟练掌握心智活动规则和课题解答程序 155
4.创设条件,提供心智技能应用的机会 155
第八章 学习策略 156
一 什么是学习策略 156
二 学习策略的构成 157
1.认知策略 157
2.元认知策略 157
3.资源管理策略 158
三 通用的典型学习策略 158
1.认知策略 158
2.元认知策略 167
3.资源管理策略 169
四 教学生获得学习策略 172
1.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72
2.学习策略的训练方法 173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77
一 问题解决 177
1.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177
2.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184
3.影响问题解决因素 187
4.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91
二 创造性 193
1.创造与创造性 194
2.影响创造性的主要因素 198
3.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200
第十章 品德的形成 204
一 什么是品德 205
1.品德的实质 205
2.品德的结构 205
二 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206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206
2.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发展论 208
3.尤尼斯的道德实践活动理论 211
三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213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213
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213
四 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214
1.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 214
2.品德学习的过程 216
3.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216
五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217
1.有效的说服——单、双面论据 217
2.榜样示范 218
3.价值澄清 219
4.群体约定 220
5.赏罚控制 221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225
一 什么是心理健康 226
1.心理健康 226
2.心理健康的标准 227
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28
二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 229
1.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229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 233
三 中学生典型心理问题 234
1.神经症 234
2.人格障碍 238
3.性心理问题 239
四 中学生心理辅导与咨询 240
1.什么是心理辅导与咨询 240
2.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原则 242
3.心理辅导与咨询的理论与方法 244
4.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技术 249
第十二章 群体心理与课堂管理 253
一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253
1.群体的特点 253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54
3.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255
二 怎样理解课堂管理 262
1.什么是课堂管理 262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264
3.课堂管理的策略 266
三 怎样管理课堂纪律 268
1.什么是课堂纪律 268
2.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269
3.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271
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272
第十三章 教育测量 275
一 教育测评的概述 276
1.测评的基本概念 276
2.测评的分类 276
3.测验的功能 278
二 测评的方法和技术 280
1.标准化成就测验 280
2.自编测验的方法和技术 281
3.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286
4.测评结果的报告 288
参考文献 291
后记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