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
1.1 问题的提出 1
1.2 科学的态度:理论研究出发点 2
1.3 范式和研究纲领 6
1.4 马克思主义范式的研究纲领 13
1.5 文献综述 35
第1篇 企业制度变迁的微观基础 67
2 “实践人”假说 67
2.1 “经济人”假说及其相关的研究 67
2.2 “经济人”假说的最新研究进展 69
2.3 “实践人”假说 71
2.4 关于人性行为假定的进一步说明 74
3 企业制度变迁的逻辑 75
3.1 制度的逻辑 75
3.2 制度需求:交易成本的作用 78
3.3 制度需求:生产力的作用 83
3.4 制度供给:政府的作用 87
3.5 影响企业制度变迁的其他因素 89
4 技术进步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92
4.1 技术与制度 92
4.2 技术进步带来生产可能集扩大 94
4.3 技术进步带来规模经济 95
4.4 技术进步对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影响 99
4.5 信息技术对企业规模的影响 103
4.6 技术进步与企业制度变迁 104
5 文化因素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107
5.1 已有研究状况 107
5.2 文化维度与文化模式 112
5.3 价值模式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115
5.4 伦理模式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123
5.5 其他文化因素对企业制度的影响 129
6.1 模型的建立 131
6 企业制度变迁模型 131
6.2 关于模型的说明 132
6.3 企业的性质 133
6.4 企业制度的变迁 133
6.5 企业的规模 134
6.6 文化、技术与企业制度变迁 135
第2篇 企业制度变迁的实证考察 140
7 企业制度的起源 140
7.1 家庭及相关组织 140
7.2 市场组织和市场模式 143
7.3 工场手工业和工厂 145
8 企业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152
8.1 合作制企业的尝试 152
8.2 股份制企业的发展 155
9.1 西方国有企业发展的历程 159
9 企业制度的强制性变迁 159
9.2 我国官营组织和国有企业的演变 161
9.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 164
9.4 日本国有企业的“三起三落” 168
10 企业制度的渗透与发展 170
10.1 知识、生产力与企业制度 170
10.2 管理革命:现代工商企业的出现 175
10.3 知识革命:学习型组织的出现 180
结束语 189
参考文献 191
附录 234
1 企业性质的综合分析框架 234
2 文化因素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 260
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新解读 279
4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重新解读 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