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主思与唯理 1
第一节 主思 1
主思的道德之学 1
主仁义的主思核心 3
以思清理非思的(有关气质性的)学理成分 6
王夫之对思的界定 7
气质性的知觉运动在道德之学中的发现功用及与思的界别 8
两端思维 10
思本身的道德性质 11
主思的理学 12
从心思澄清理学 13
第二节 唯理 15
伦理道德须直接由理性导出 15
道德之学要求于理的一般性 16
道心的理性路径 17
神明心说 18
知性的格理之学:理、性、知 19
性一理也的人道:理性唯一原则 22
性善的理性 24
第二章 性理学主张 28
第一节 关于性学的基本划定 28
第二节 王夫之的气论 32
性理的气论 33
王学气论的特殊命义处理 38
气论的道德实践性质 41
气善论的原因 48
性理学气论的道心、人心之辩及其人文学性质 50
对夜气说的摈除 60
王学气论在名理及人文学上存在的问题 62
第三节 性情仁义之学 65
情(才、变、合)的不善归结 66
爱及人情伦理的专有性限定 72
性情之辩 77
性与情的流行关系 90
命日受性日生说的实质 93
仁义的良心 97
仁在心中的主体位置(仁本位):非自然的因素 99
第四节 权性的价值认同 103
道心的权性 103
理义集合及在权上的关系 105
一点补充说明:认同 109
第三章 政教的大学学 113
第一节 作为政教之学的大学学 113
大学料理的是政教事务 118
定、静、安、虑与政教专一 120
大学之学为君子专有 124
第二节 大学之知 126
关于王学知性的性质 127
主思的致知原则理认:格物与致知的总关系 133
一点补充:知觉问题与智识性原则 141
大学之知的性质 145
大学致知理路上的自悖与解决 150
第三节 诚意正心之心学 153
以正志为正心的大学为学环节 154
诚意——从理知上正面营建的道德 157
敬在体上规定 168
明心还是明性:智性之明的明德为心主张 170
明的道德落实 174
以理治心 175
第四节 余论:关于修齐治平的叙说 176
第四章 政教的中庸学 182
第一节 中庸作为政教实学 182
政教实学态度 183
中庸之教 188
圣道教之中庸 190
作为专有的为政之学,中庸学不属于个体 191
中庸的纯粹人事学性质 199
第二节 中庸学的核心内容 203
中庸的理体理用实质 203
中庸的中心:存持主题 208
存养的具体展开 210
道德正始 213
四情的专门规定:中体的流行、非自然的人文性、本体性的心学 216
人事与物理 225
非自然性的礼教仁义 227
政道教本的知仁勇诚学术主体 232
前定性、诚与诚之 237
心性与诚 240
义理配置与人事之学的性质 245
理仁理诚 248
第三节 余论 249
方法与效用要区别 250
平实的为学原则 251
圣道的遍在性 252
为学中的圣人因素 253
敬信 256
主忠信 258
关于命 260
三支说 262
《中庸》与《大学》 264
结论 266
后记 284
参考文献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