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ABSTRACT 1
第一章 导论 1
一 选题背景 1
二 研究的意义 3
三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4
(一)研究目标 4
(二)研究内容 5
(三)运用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6
四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 7
五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9
第二章 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简介和述评 13
一 引言 13
二 风险投资中介效率的决定 13
三 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 18
(一)基于绩效的报酬激励 19
(二)承诺资本的分阶段注入 20
(三)限制性合约条款 20
(四)有限寿命和声誉机制 22
四 风险企业的治理 23
(一)克服“逆向选择”的事前甄别机制 23
表2-1 风险投资机构评价指标 26
(二)投资后的激励约束机制 27
五 风险资本的退出和治理 33
六 结论 37
第三章 人力资本、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的治理 39
一 引言 39
二 人力资本特性与企业治理结构 40
三 专用性、专有性和治理机制的动态化 45
四 人力资本、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中的代理问题 48
五 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特征 51
六 结论 54
第四章 人力资本间接定价和风险投资剩余索取权安排 55
一 引言 55
二 相关研究的述评 57
三 逆向选择和人力资本间接定价基本模型 58
四 基本模型的扩展 61
(一)关于能力的信息不对称 62
(二)道德风险的考虑 64
五 风险投资合约中剩余索取权配置的特征、原因和手段 65
六 结论 68
第五章 人力资本专用性、专有性和风险投资控制权配置 69
一 引言 69
二 相关文献的回顾 71
三 模型 76
(一)模型的基本构造 76
(二)创业者拥有控制权 77
(四)最优的控制权安排 78
(三)风险资本家拥有控制权 78
(五)控制权相机配置 80
四 比较静态分析 81
五 风险投资合约中控制权配置的实证分析 83
六 结论 86
第六章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分阶段投资 87
一 引言 87
二 相关理论的述评 88
三 基本模型:一次性投资和套牢 91
(一)模型的基本构造 91
(二)风险资本家和创业者的参与(或事后效率)条件 92
(三)一次性投资和事后的套牢 93
四 风险企业分阶段投资和“套牢”的解决 95
五 风险投资基金中的分阶段投资:一种极端情况 100
(一)基本模型的扩展 101
(二)模型的均衡 102
六 进一步讨论与结论 105
附录: 107
第七章 退出和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动态优化 111
一 引言 111
二 相关文献述评 114
三 美、日、德风险投资业的比较 117
(一)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118
表7-1 日本风险投资公司量(1985—1993) 119
(二)风险投资的阶段和行业分布 119
(三)风险企业的治理 120
表7-2 美、日、德风险投资阶段分布 120
表7-3 美、日风险投资的行业结构比较(1997) 120
表7-4 德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 123
(四)风险投资的退出 123
(五)风险投资的规模和绩效 124
表7-5 美、日、德风险投资规模的比较 124
四 风险投资的退出和治理: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 125
(一)退出和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优化 125
表7-6 美、日、德三国专利发明统计(1996) 125
(二)治理、投资分布和风险资本的退出 127
五 再论美、日、德风险投资 130
(一)美国风险投资业的剖析 131
(二)日、德风险投资业的剖析 132
六 结论 134
一 引言 136
第八章 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构建 136
二 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背景、历程与结构 137
(一)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形成的背景 137
表8-1 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源表 140
(二)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发展的历程 141
(三)中国风险投资治理的构架 143
三 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现状 147
(一)融资阶段 148
表8-2 中、美和欧洲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构成情况(2001) 148
(二)投资阶段 150
表8-4 中美风险投资支出的具体行业分布 151
表8-3 中美风险投资支出的阶段和行业分布(2000) 151
(三)退出阶段 152
四 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153
表8-5 中国风险投资项目退出渠道分析 153
五 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总体框架的构想 159
六 建立有效的中国风险投资治理机制 162
(一)风险投资机构的治理 162
(二)风险企业的治理 167
(三)退出的治理 170
(一)研究的基础 176
第九章 总结和展望 176
一 总结 176
(二)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理论研究 177
二 本书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80
(三)应用研究 180
英文文献 182
参考文献 182
中文参考文献 190
后记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