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Ⅰ 总报告 1
B.1后4%时代中小学教师工资对教育经费增长机制的意义 1
一 后4%时代的教育投入话题 2
二 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财政属性 9
三 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的进展 14
四 本报告的主要发现和政策建议 20
B Ⅱ 专题报告一 24
B.2教师工资制度的理论设计和实际结构 24
一 教师工资决定机制 25
二 中小学教师工资的财政管理 39
三 我国教师工资的实际结构 52
四 三类变量对中小学教师实际工资的解释程度 59
五 结论和讨论 80
B Ⅲ 专题报告二 86
B.3国际、国内视野中的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资 86
一 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工资研究的制度意义 87
二 不同参照系下的北京市教师工资 90
三 北京市教师工资对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效率的影响 103
四 北京市普通高中教师工资收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12
五 总结与讨论 122
B Ⅳ 教师队伍概览(2002~2011) 139
B.4教师劳动力投入 139
一 指标A-1:投入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劳动力规模及变动状况 140
二 指标A-2:分学段、分城乡投入中小学教育的教师规模 143
三 指标A-3:分省区的教师占各自劳动力队伍的比例 151
四 总结与讨论 152
B.5中小学教师的质量 155
一 指标B-1: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 155
二 指标B-2:中小学专任教师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158
三 指标B-3:分城乡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和较高学历比例 165
四 指标B-4:分城乡的中小学专任教师平均受教育年限 171
五 指标B-5: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相对质量——国际比较 174
六 总结与讨论 176
B.6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 181
一 指标C-1: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性别结构 182
二 指标C-2:我国分城乡的中小学专任教师队伍性别结构 189
三 总结与讨论 192
B.7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193
一 指标D-1: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194
二 指标D-2:分城乡的中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 204
三 总结与讨论 208
B.8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 215
一 指标E-1: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生师比 217
二 指标E-2:分城乡的中小学生师比 221
三 指标E-3:班级授课制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班师比 223
四 指标E-4:分城乡的中小学班师比 227
五 指标E-5:班级授课制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班额 231
六 总结与讨论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