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按摩——源远流长的祛病保健法 2
按摩的由来及发展史 2
按摩的诞生 2
按摩发展史概述 2
按摩的现状 3
按摩之术的神奇功效 4
调节脏腑功能 4
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血压 5
提高机体免疫力 5
镇痛 5
排毒 6
消除疲劳,改善亚健康 6
促进受损软组织的修复 6
家庭按摩的好处 7
简单易学 7
经济实惠 7
安全平和 7
适用病症多 7
身体获益大 7
日常家庭按摩介质的选用 8
白酒 8
鸡蛋清 8
按摩膏 8
生姜汁或葱姜汁 8
滑石粉 8
红花油 8
香油 8
家庭按摩的常用工具 9
木槌、按摩棒 9
木棍 9
足底按摩器 9
圆珠笔、铅笔或钥匙 9
米粒、花子、王不留行子 10
夹子 10
牙刷、软毛刷或浴刷 10
牙签 11
网球、高尔夫球、乒乓球 11
核桃或小球 11
按摩环 11
鹅卵石 12
电吹风 12
树木、便民健身器 12
梳子 12
戒指、套环 13
热水袋 13
滚摩器 13
家庭按摩的常见手法 14
抖法 14
揉法 14
按法 15
啄法 15
推法 16
拿法 16
捏脊法 17
摇法 17
?法 18
擦法 18
搓法 19
振法 19
击法 20
拍捶法 20
点法 21
掐法 21
弹法 22
摩法 22
拨法 22
理法 23
家庭按摩的常见姿势和呼吸配合 24
互相按摩的常见姿势 24
自我按摩的常见姿势 24
按摩姿势需经常变换 25
按摩时的呼吸配合 25
按摩疗法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6
按摩的适应证详解 26
按摩有哪些禁忌证 26
家庭按摩的常见注意事项 28
第二章 经络、穴位——按摩前的必备常识 30
经络——入里出表、通上达下的人体运输系统 30
认识经络 30
什么是十二经脉 31
什么是十二经别 32
什么是奇经八脉 33
经络的三大作用 33
穴位——平衡阴阳、治病保健的灵丹妙药 34
穴位的三大分类 34
穴位的命名依据 34
按摩穴位可治病 35
常用的简易取穴法 36
按摩取穴的基本原则 36
历经实践检验的取穴法 36
取穴时应注意的问题 39
十二正经、任督二脉简易经络图谱及保健要穴速查 40
手太阴肺经 40
手阳明大肠经 42
足阳明胃经 44
足太阴脾经 48
手少阴心经 50
手太阳小肠经 52
足太阳膀胱经 54
足少阴肾经 60
手厥阴心包经 64
手少阳三焦经 66
足少阳胆经 68
足厥阴肝经 72
任脉 74
督脉 76
循经按摩祛病强身 80
胃经 80
脾经 81
肝经 81
肾经 82
膀胱经 82
祛病养生的八大灵穴 83
百会——调节全身状态的要穴 83
合谷——治疗颈以上部位疼痛的特效穴 83
风池——扫除邪气的“清道夫” 84
睛明——顾名思义的明目“神药” 84
天枢——助消化、促吸收的健康穴 85
足三里、手三里——妙手回春的神奇穴位 85
肩井——舒缓肩部酸痛的“特效药” 86
三阴交——女性身心健康的“管理者” 86
第三章 特效经穴养生操,健康全家老和少 88
提神醒脑的头部养生操 88
护眼明目的眼部养生操 89
宣窍通鼻的鼻部养生操 90
通络聪耳的耳部养生操 91
清咽利喉的颈部养生操 92
调理气血的手部养生操 93
通利关节的臂部养生操 94
疏肝理气的胸部养生操 95
调理脾胃的腹部养生操 96
补肾壮腰的腰部养生操 97
美腿抗衰的腿部养生操 98
第四章 家庭常见病的对症按摩 100
呼吸系统常见病防治按摩 100
气喘 100
感冒 101
慢性支气管炎 102
哮喘 104
肺结核 105
消化系统常见病防治按摩 106
呃逆 106
胃痉挛 107
腹胀、肠鸣 108
慢性胃炎 109
消化性溃疡 110
胃下垂 111
慢性胆囊炎 112
胆结石 113
慢性肠炎 114
慢性痢疾 115
便秘 116
神经系统常见病防治按摩 118
面神经麻痹 118
坐骨神经痛 119
肋间神经痛 120
心脑血管系统常见病防治按摩 121
低血压 121
高血压 122
冠心病 124
心绞痛 126
心律失常 127
心力衰竭 128
脑卒中后遗症 129
五官科常见病防治按摩 130
口腔腔炎、口角炎 130
慢性鼻炎 131
扁桃体炎 132
咽喉肿痛 133
牙痛 134
鼻出血 136
耳鸣 137
皮肤科常见病防治按摩 138
皮肤瘙痒 138
牛皮癣 139
湿疹、荨麻疹 140
男科常见病防治按摩 141
前列腺炎 141
遗精 142
阳痿 143
妇产科常见病防治按摩 144
痛经 144
月经不调 145
更年期综合征 146
子宫下垂 147
乳房肿块 148
乳腺增生 149
产后缺乳 150
性冷淡 151
不孕 152
儿科常见病防治按摩 153
小儿厌食 153
小儿腹泻 154
小儿咳嗽 155
小儿遗尿 156
小儿惊厥 157
小儿近视 158
小儿体弱 159
小儿夜啼 160
骨、关节常见病防治按摩 161
颈椎病 161
腰痛 163
腰扭伤 165
腰椎间盘突出症 166
腰椎骨质增生 167
肩周炎 168
网球肘 169
腕关节损伤 170
膝关节炎 171
踝关节扭伤 172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173
骨质疏松症 174
下肢酸沉 175
足跟痛 176
其他常见病防治按摩 177
脂肪肝 177
高血脂 178
糖尿病 179
慢性肝炎 180
疝气 181
肾结石 182
半身不遂 183
小腿抽筋 184
晕车 185
中暑 186
头痛 187
痔疮 188
亚健康状态防治按摩 189
贫血 189
手足凉 190
失眠 191
疲劳综合征 193
落枕 194
日常保健按摩 195
安神养心 195
晨起醒脑 196
防衰健脑 197
清肺补肺 198
益肾固本 199
舒解压力改善情绪 200
增强心脏功能 201
排除体内毒素 202
改善消化不良 203
睡前保健 204
学生考前保健 205
美容美体按摩 206
祛雀斑 206
祛黄褐斑 207
祛除黑眼圈 208
祛眼袋 209
收缩毛孔祛黑头 210
祛痘 211
护唇防干 212
乌发养发 213
丰胸 214
降脂减肥 215
第五章 四季按摩保健法 218
春季按摩养阳保肝 218
按摩太冲、太溪、鱼际、尺泽可平肝火、祛肝热 218
春季按摩保养肝脏 218
按摩阳陵泉、承山、承筋和肝俞可柔筋养筋 218
春季按摩的重点部位 219
春季防病要点 220
夏季按摩温阳养心 221
夏季养心首选心包经 221
夏季保健多按摩位于脾胃经的穴位 221
夏季防病多按摩阴陵泉、百会、印堂 222
夏季养阳多按摩百会、膻中、极泉 222
简易按摩预防夏季病 223
秋季按摩补气养肺 224
秋季补肺多按鱼际、曲池、迎香、合谷 224
秋季减肥选按摩 224
秋季按摩脊柱温补元气 225
秋季按摩美容养颜 225
冬季按摩养心补肾 226
冬季按摩首选肾经与膀胱经 226
冬季补肾多按摩关元、阴陵泉、肾俞、太溪 227
冬季养生阴阳俱养 227
巧按四大穴位预防冬季流感 228
附录常见病用穴指南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