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3
第一编 学校沿革 3
第一章 创立经过 3
附 文献辑录 7
第二章 公学时期 19
附 文献辑录 22
第三章 私立大学时期 37
第一节 民主治校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 37
第二节 反帝爱国斗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活动 40
第三节 抗战爆发后的渝沪两地办学 44
附 文献辑录 47
第四章 国立大学时期 71
第一节 从国立到抗战胜利后的复员 71
第二节 各系科的发展和教学特点 75
第三节 爱国民主运动和中共党组织的活动 77
附 文献辑录 81
第五章 解放初期 94
第一节 接管后的教学 94
第二节 院系大调整 97
第三节 向科学进军 99
第四节 倡导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104
第五节 经过“左”的曲折,开始调整 105
附 文献辑录 110
第六章 六七十年代 114
第一节 贯彻“高教六十条”,探索教育规律 114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 116
第三节 逆境中的教学与科研 118
第四节 拨乱反正,工作重点转移 119
附 文献辑录 120
第七章 八十年代 123
第一节 改善领导,改革管理 123
第二节 深化教学改革,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125
第三节 强化科学研究,追踪世界先进水平 128
第四节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学校稳定 130
附 文献辑录 131
第八章 九十年代 150
第一节 制定改革与发展纲要 150
第二节 人才梯队建设 152
第三节 教育工作的新成果 152
第四节 后勤社会化改革 154
第五节 面向全国,服务上海,发展复旦 155
附 文献辑录 156
第九章 进入新世纪 165
第一节 明确目标,抓住机遇,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165
第二节 加强学科建设,确立新的学科布局 168
第三节 以科研为主导,提高核心竞争力 171
第四节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174
第五节 深化改革,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177
第六节 以创新的精神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79
第七节 加强规划和整合,促进附属医院发展 181
第八节 推进国际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183
第九节 把握发展机遇,推动校园建设 185
第十节 筹备百年校庆,弘扬复旦精神 187
附 文献辑录 188
第二编 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 207
第一章 领导体制 207
第一节 隶属关系 207
第二节 领导体制 210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组织 212
第一节 党代会与党委会 212
第二节 纪律检查委员会 222
第三节 党委部门 224
第四节 分党委、党总支、直属支部 235
第三章 行政组织 252
第一节 校董会 252
第二节 校长 255
第三节 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 257
第四节 院、系、所和中心 258
第四章 校级委员会 298
第一节 校务委员会 298
第二节 学术委员会 302
第三节 学位委员会 304
第四节 其他专门委员会(组) 308
第五章 行政职能部门 317
第一节 校长办公室 317
第二节 学科建设办公室 319
第三节 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 320
第四节 重大项目建设办公室 321
第五节 人事处 321
第六节 研究生院 323
第七节 教务处 328
第八节 科学技术处 331
第九节 文科科研处 333
第十节 医院管理处 334
第十一节 外事处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335
第十二节 对外联络与发展处 336
第十三节 校园信息化办公室 337
第十四节 退休教职工管理委员会 338
第十五节 财务处 340
第十六节 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 342
第十七节 资产管理处 343
第十八节 后勤办公室 344
第十九节 总务处 345
第二十节 基本建设处 346
第二十一节 枫林校区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 347
第二十二节 张江校区建设办公室与管理委员会 348
第二十三节 江湾校区建设办公室 349
第二十四节 研究室 349
第二十五节 留学生办公室 349
第三编 院系 353
第一章 人文学院 353
人文学院 353
中国语言文学系 353
历史学系 358
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361
哲学系 364
第二章 经济学院 370
经济学院 370
经济学系 379
世界经济系 380
国际金融系 380
保险学系 381
公共经济学系 382
第三章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384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384
国际政治系 391
政治学系 391
公共行政系 392
第四章 法学院 393
第五章 新闻学院 395
新闻学院 395
新闻学系 398
广播电视学系 399
广告学系 399
传播学系 399
第六章 外文学院 400
外文学院 400
英语语言文学系 402
日语语言文学系 403
法语语言文学系 404
德语语言文学系 405
俄语语言文学系 406
朝鲜语言文学系 407
大学英语教学部 407
翻译系 408
第七章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410
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410
社会学系 411
社会工作学系 413
心理学系 414
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 415
第八章 艺术教育中心 416
第九章 数学科学学院 419
第十章 物理学系 423
第十一章 化学系 426
第十二章 高分子科学系 430
第十三章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433
第十四章 生命科学学院 436
第十五章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45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445
电子工程系 447
微电子学系 451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 452
光科学与工程系 453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455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 457
软件学院 459
微电子研究院 461
第十六章 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 462
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 462
材料科学系 462
光源与照明工程系 464
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466
第十七章 管理学院 469
管理学院 469
管理科学系 472
产业经济学系 473
统计学系 474
会计学系 475
企业管理学系 476
财务金融系 477
市场营销系 47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 479
第十八章 上海医学院 481
上海医学院 481
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484
病理学系 485
病原生物学系 486
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 486
药理学系 487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489
免疫学系 489
细胞与遗传医学系 490
神经生物学系 491
法医学系 492
内科学系 492
外科学系 493
妇产科学系 494
儿科学系 494
眼科学系 495
耳鼻喉科学系 496
临床诊断学系 497
精神卫生学系 497
麻醉学系 498
肿瘤学系 498
影像医学系 499
口腔医学系 499
皮肤病与性病学系 500
神经病学系 500
中西医结合系 501
康复与运动医学系 502
全科医学系 502
第十九章 公共卫生学院 504
第二十章 药学院 509
第二十一章 护理学院 518
第二十二章 继续教育学院 520
第二十三章 网络教育学院 526
第二十四章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528
第二十五章 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 535
第二十六章 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537
第二十七章 社会科学基础部 539
第二十八章 附属单位 543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543
复兴中学(1960—1966) 549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551
复旦大学附属小学 555
第二十九章 已停办院系 558
土木工程学系 558
农学院 559
物理二系 562
复旦大学分校 566
第四编 学科建设 571
第一章 概况 571
第一节 学科建设和发展 571
第二节 管理机构 573
第二章 学科与专业布局的调整 574
第三章 重点学科建设 587
第一节 1987年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587
第二节 上海市和学校重点学科 589
第三节 2001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 590
第四章 “九五”“211工程”建设 593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593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内容和管理 596
第三节 建设项目的成效和验收 598
第五章 “985工程”学科建设 609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609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内容和管理 614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成效和验收 618
第六章 “十五”“211工程”建设 629
第一节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629
第二节 建设项目的内容和管理 631
第三节 建设项目的启动和中期检查 634
第五编 本科生教育 641
第一章 专业设置 641
第一节 专业制度的建立 641
第二节 专业设置的发展与调整 643
第三节 专科专业设置 652
第四节 第二学士学位专业设置 653
第二章 教学计划 654
第一节 培养目标 654
第二节 学制和时间安排 656
第三节 课程设置 657
第四节 教学计划的制订与修订 660
第三章 教学改革 662
第一节 教学改革过程 662
第二节 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 682
第三节 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 691
第四章 教学管理 695
第一节 教学管理制度 695
第二节 教学质量调查与评估 703
第三节 教学管理机构 705
第五章 招生 707
第六章 毕业生去向、分配与就业 727
第一节 毕业生去向 727
第二节 毕业生分配 727
第三节 毕业生就业 736
第六编 研究生教育 743
第一章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 743
第一节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743
第二节 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747
第二章 专业设置和导师 753
第一节 学科、专业设置及调整 753
第二节 导师队伍建设 781
第三章 招生 804
第一节 招生的原则与编制 804
第二节 硕士生招生 804
第三节 博士生招生 807
第四节 研究生班招生 808
第五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810
第六节 选拔方式的改进 812
第七节 招生规模的扩大 813
第八节 招生工作改革 813
第四章 培养目标与措施 816
第一节 培养目标 816
第二节 培养方案与个人培养计划 818
第三节 博士生培养方案 825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826
第五节 科研和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 826
第六节 考核与管理 828
第五章 学籍管理及就业 835
第一节 学籍管理 835
第二节 毕业生就业 837
第六章 学位制度 843
第一节 学位制度的建立 843
第二节 学位授予标准 846
第三节 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入选 854
第四节 名誉博士学位 857
第五节 学位工作改革 858
第七章 博士后制度 864
第一节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64
第二节 管理工作 870
第三节 博士后工作改革 872
第八章 管理与研究 874
第一节 管理队伍建设 874
第二节 健全规章制度 875
第三节 研究生教育研究 875
第七编 德育、体育与校园文化 885
第一章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885
第一节 1905—1949年爱国道德教育 885
第二节 1949—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 886
第三节 1984年后的思想政治教育 889
第四节 实践与调研 902
第五节 成果与荣誉 910
第六节 研究生德育 913
第二章 政治理论课的设置与改革 916
第三章 体育 923
第一节 体育教学 923
第二节 校运动队 927
第三节 组织机构、教师队伍与教学设施 931
第四节 群众性体育活动 935
第四章 校园文化 939
第一节 解放前的校园文娱活动 939
第二节 1949—1989年校园文化 942
第三节 90年代后的校园文化 953
第八编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961
第一章 1905—1949年学术成果 961
第二章 1949—1978年研究机构和学术成果 964
第一节 研究机构 964
第二节 学术成果 964
第三章 1978年后的研究机构 967
第一节 研究院、所(室)、中心的发展 967
第二节 编制、经费相对独立的研究院、中心、所 968
第四章 1978年后的研究项目 986
第一节 1978—1988年研究项目 986
第二节 1989—2004年研究项目 994
第五章 1978年后的获奖学术成果 1029
第一节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1029
第二节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1030
第三节 上海市奖项 1032
第四节 其他获奖成果 1058
第五节 重要成果简介 1060
第六章 学术交流活动 1071
第七章 研究刊物 1104
第九编 理科、医科科学研究 1119
第一章 科研的初创和发展 1119
第二章 科研机构 1123
第一节 概况 1123
第二节 部分重要科研机构简介 1128
第三章 研究课题 1150
第一节 1949—1957年研究课题 1150
第二节 1958—1965年研究课题 1151
第三节 1966—1976年研究课题 1152
第四节 1977—1988年研究课题 1159
第五节 1989—2002年研究课题 1168
第六节 研究经费 1197
第四章 科研成果与转化 1202
第一节 1953—1957年科研成果 1202
第二节 1958—1965年科研成果 1202
第三节 1966—1976年科研成果 1206
第四节 1977—1988年科研成果 1207
第五节 1989—2003年科研成果 1227
第六节 典型成果简介 1250
第七节 论文 1257
第八节 专利 1258
第五章 学术活动与学术刊物 1276
第一节 校内学术活动 1276
第二节 学术刊物 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