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上编 争鸣与和合 13
第一章 象思维通说 13
一 本真之我:“概念”与“概念思维” 14
二 生生之象:“原象”与象思维 24
三 整体直观:象思维之运思 31
四 同归殊途:象思维的包容性 41
第二章 接受美学初探本 50
一 接受美学: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 52
二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的读者之维 61
三 召唤—结构:接受美学的本文观 69
四 对话—交流:生命的交融与阐释的循环 77
第三章 接受美学与象思维 85
一 述要:接受美学“中国化”的历程 86
二 反思:接受美学的“中国化” 116
三 自觉:象思维学理体系的形成 130
四 契合:接受美学与象思维 138
五 融汇:中国接受批评体系之建构 146
下编 融会与生发 159
第四章论《易传》对〈易经》的接受 159
一“易与天地准”:作为接受本文的《易经》 160
二“生生之谓易”:“意”层面上的经传接受 180
三“尽意莫若象”:“象”层面上的经传接受 197
四“吉凶存乎辞”:“言”层面上的经传接受 215
第五章从《易传》到《文心雕龙》 230
一 自然之道:《文心雕龙》的美学来源 231
二 象外之隐:“隐秀”与易学 245
三 取类感通:“物色”对《易传》的接受 263
第六章 李白诗歌对《庄子》的接受 280
一 不言之言:作为接受本文的《庄子》 281
二 定向与创新:李白对《庄子》的期待视野 293
三 雪泥鸿爪:李白诗歌对《庄子》的直接接受 304
四 历史之链:李白诗歌对《庄子》的间接接受 321
参考文献 327
后记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