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标题、性质、作者、成文时间和最早编辑者 1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主要观点和方法等问题 34
第三节 语言风格 77
章末结语 94
第二章《辩正论》译注 95
第一节 第一篇译注: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96
第二节 第二篇译注:继承道安的翻译法则和方法(含四部) 98
第三节 第三篇译注:评价中土以往的佛典翻译,提出自己的佛典翻译标准原则 126
第四节 第四篇译注:佛典译者理论——“八备”学说 139
第五节 第五篇译注:中土学佛者通梵语的重要性 156
章末结语 172
第三章 篇章结构及译理分析 174
第一节《续高僧传》与《辩正论》 174
第二节《辩正论》全文的篇、部、段的划分 176
第三节 篇章结构、逻辑线索和翻译理论分析 186
章末结语 207
第四章 中土佛典译者条件论与佛典译者理论 208
第一节 中土佛典译者条件论(“八备”)研究的课题 208
第二节 中土佛典译者理论(“八备”学说) 220
章末结语 226
第五章 译理 佛理 道理 227
第一节 东晋释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之思想分析 227
第二节 作者的佛典翻译史批评及其佛典翻译原则的思想分析 232
第三节 佛经译者理论(“八备”学说)的思想分析 240
第四节 中土学佛者通梵语论的思想分析 247
章末结语 252
第六章《辩正论》翻译的理论与实践 254
第一节 翻译的理论和方法 254
第二节 翻译关键评析 269
章末结语 377
第七章《辩正论》的意义、地位和局限 378
第一节《辩正论》的意义 379
第二节《辩正论》的局限 388
章末结语 390
结论 392
参考文献 395
附录 《辩正论》原文、简体、今译文和英译文对照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