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治疗基础篇 1
1 肿瘤放射物理学基础 3
1.1 临床放射剂量学 3
1.2 常用放疗设备 7
1.3 治疗计划系统 11
1.4 近距离放射物理 18
2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射生物学基础 20
2.1 细胞死亡的机制和方式 20
2.2 分次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 20
2.3 分次放疗中的时间-剂量因素 24
2.4 常规与非常规放射治疗 26
2.5 正常组织的结构和放射耐受性 27
2.6 头面部肿瘤放射中的正常组织耐受性 28
2.7 线性平方模式(linear-quadratic model,L-Q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 28
2.8 特殊照射技术的生物学基础 30
3 放疗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3
3.1 放疗QA和QC的作用 33
3.2 治疗设备的QA 35
3.3 放疗临床QA 41
4 影像学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43
4.1 常用影像学技术 43
4.2 图像融合技术 54
4.3 影像引导放射治疗 57
4.4 生物靶区显像技术 58
5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和护理 64
5.1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营养支持 64
5.2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护理 67
5.3 放疗患者的其他护理问题 70
6 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与保护 74
6.1 正常组织放射反应的影响因素和评分标准 74
6.2 常见的急性和慢性放射反应 75
6.3 放疗反应的处理 78
6.4 放射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与保护 78
6.5 放射诱发性恶性肿瘤 92
7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预后的相关因素 95
7.1 临床分期对预后的影响 95
7.2 肿瘤的部位和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 96
7.3 病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98
7.4 肿瘤厚度对预后的影响 99
7.5 治疗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100
7.6 其他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101
第二篇 治疗技术篇 105
8 口腔颌面-头颈部放疗基本步骤 107
8.1 临床检查及诊断 107
8.2 放疗前准备 108
8.3 治疗目标 109
8.4 治疗选择 109
8.5 放疗体位固定 111
8.6 常规模拟机定位 114
8.7 CT模拟定位 114
8.8 放射治疗计划 115
8.9 放疗实施 117
8.10 随访 118
9 常规及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119
9.1 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119
9.2 非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119
10 调强放射治疗 125
10.1 调强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125
10.2 调强放疗的优势与问题 128
10.3 调强放疗的靶区定义 132
10.4 逆向调强设计的几个问题 135
10.5 调强验证 141
10.6 Mapcheck对鼻咽癌调强放疗计划逐野通量验证 147
10.7 调强放疗未来发展的展望 149
1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152
11.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种类 152
11.2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放射生物学 156
11.3 立体定向放疗的治疗方法 156
11.4 立体定向放疗的临床运用 157
12 近距离放射治疗 162
12.1 近距离治疗基础 162
12.2 近距离治疗方法 164
12.3 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 166
12.4 近距离治疗的疗效 171
13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放射与手术的综合治疗 173
13.1 术前放疗与术后放疗何者为优? 173
13.2 术前放疗 174
13.3 术后放疗 178
13.4 术前放疗加术后放疗 184
13.5 术中放疗 185
14 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放疗后复发的二程放射治疗 189
14.1 再程照射的实验依据 189
14.2 二程放射治疗的选择原则 190
14.3 二程放射的治疗原则 190
14.4 二程放疗的并发症 192
14.5 二程放射治疗的疗效 194
15 放射与化疗的综合治疗 198
15.1 放疗联合化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98
15.2 放疗前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 200
15.3 同步放化疗 202
15.4 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205
16 放疗联合基因-靶向治疗与个体化治疗 209
16.1 放疗联合的基因治疗 209
16.2 放疗联合分子生物靶向治疗 213
16.3 对个体化治疗的展望 218
17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热放疗 223
17.1 基础研究 223
17.2 适应证和禁忌证 225
17.3 加温和放疗技术 226
17.4 疗效评定标准 228
17.5 治疗并发症 229
17.6 疗效及影响因素 229
17.7 热放化疗的联合应用 233
17.8 高热(聚焦超声)和微热(毫米波)治疗肿瘤 233
17.9 展望 237
18 质子、中子、重粒子放射治疗 239
18.1 质子治疗 239
18.2 中子治疗 240
18.3 重离子治疗 242
第三篇 放疗各论篇 247
19 唇癌 249
19.1 发病率与病因 249
19.2 疾病发展特点 249
19.3 诊断和临床分期 250
19.4 治疗原则 250
19.5 放射治疗 251
19.6 放疗并发症 251
19.7 疗效及影响因素 251
19.8 其他治疗方法 252
20 颊黏膜癌和磨牙后区癌 254
20.1 发病率与病因 254
20.2 疾病发展特点 254
20.3 诊断和临床分期 255
20.4 治疗原则 255
20.5 放射治疗 256
20.6 疗效和预后 262
21 下牙龈癌与原发性下颌骨内癌 264
21.1 发病率与病因 264
21.2 疾病发展特点 265
21.3 诊断和临床分期 265
21.4 治疗原则 266
21.5 放射治疗 266
21.6 放疗并发症 269
21.7其他综合治疗 270
21.8 预后 272
22 上颌窦癌及上牙龈癌 273
22.1 疾病概况和病因 273
22.2 疾病发展特点 274
22.3 诊断和临床分期 274
22.4 治疗原则 275
22.5 放射治疗 276
22.6 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 279
22.7 放疗并发症 281
22.8 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 282
23 软腭癌与硬腭癌 285
23.1 疾病概况和病因 285
23.2 疾病的发生过程 286
23.3 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期 286
23.4 治疗原则 287
23.5 放射治疗 288
23.6 放疗并发症 293
23.7 预后的相关因素 293
24 舌癌 295
24.1 发病率与病因 295
24.2 疾病发展特点 296
24.3 诊断和临床分期 297
24.4 治疗原则 297
24.5 放射治疗 298
24.6 放疗并发症 310
24.7 疗效及影响因素 312
24.8 其他综合治疗 315
25 口底癌 319
25.1 发病率与病因 319
25.2 疾病发展特点 319
25.3 诊断和临床分期 320
25.4 治疗原则 320
25.5 放射治疗 321
25.6 放疗并发症 328
25.7 疗效及影响因素 329
25.8 其他综合治疗 330
26 扁桃体癌和口咽壁癌 332
26.1 发病率与病因 332
26.2 疾病发展特点 332
26.3 诊断和临床分期 333
26.4 治疗原则 333
26.5 放射治疗 334
26.6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338
26.7 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 339
27 鼻咽癌 340
27.1 发病率与病因 340
27.2 发展特点 342
27.3 诊断及临床分期 343
27.4 放射治疗 347
27.5 综合治疗原则 354
27.6 化疗 355
27.7 放疗并发症 357
27.8 疗效及影响因素 360
28 下咽癌 364
28.1 发病率与病因 364
28.2 发病特点 364
28.3 诊断和临床分期 365
28.4 治疗原则 366
28.5 放射治疗 368
28.6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373
28.7 疗效、影响因素及预后 374
28.8 综合治疗 375
28.9 挽救治疗 376
29 喉癌 379
29.1 发病率与病因 379
29.2 疾病发展特点 380
29.3 诊断及临床分期 380
29.4 治疗原则 382
29.5 放射治疗技术 384
29.6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386
29.7 疗效及影响因素 387
29.8 化疗 388
29.9 分子靶向及其他治疗 389
29.10 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治疗 390
30 涎腺癌 392
30.1 发病率与病因 392
30.2 疾病发展特点 393
30.3 诊断和临床分期 394
30.4 治疗原则 395
30.5 放射治疗 396
30.6 放疗并发症及处理 399
30.7 其他综合治疗 399
30.8 疗效及预后 400
31 口腔颌面腺样囊性癌 402
31.1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402
31.2 生物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403
31.3 临床诊断和临床分期 403
31.4 放疗前准备 404
31.5 治疗原则 405
31.6 放射治疗技术 405
31.7 综合治疗 410
31.8 预后 410
32 甲状腺癌 412
32.1 发病率、病因、病理与发展特点 412
32.2 诊断和临床分期 413
32.3 治疗原则 413
32.4 放射治疗 414
32.5 内分泌治疗 415
32.6 预后因素 415
33 横纹肌肉瘤 417
33.1 发病率与病因 417
33.2 疾病发展特点 417
33.3 诊断和临床分期 418
33.4 治疗原则 419
33.5 放射治疗 419
33.6 综合治疗 425
34 口腔颌面-头颈恶性黑色素瘤 427
34.1 发病率与病因 427
34.2 病理学特点、生长和转移 428
34.3 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 429
34.4 治疗原则 431
34.5 冷冻治疗和手术治疗 432
34.6 放射治疗 433
34.7 化学治疗 435
34.8 免疫治疗、基因靶向药物及辅助热疗 436
34.9 预后因素 438
35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癌 441
35.1 颈部淋巴结解剖和影像学分区 441
35.2 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分期 446
35.3 治疗原则 447
35.4 放射治疗 448
35.5 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 449
36 颈部放射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452
36.1 颈部淋巴结分区和转移的诊断 452
36.2 颈部放疗的价值 454
36.3 放射治疗原则 454
36.4 NO颈部的预防性放疗 455
36.5 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放疗 457
36.6 颈部放疗后肿瘤残留或复发的处理 458
37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淋巴瘤 461
37.1 流行病学和病因 461
37.2 临床和病理分期 462
37.3 临床症状 464
37.4 治疗原则 464
37.5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466
37.6 韦氏环淋巴瘤 469
37.7 原发颈部恶性淋巴瘤 472
38 口腔颌面部良性病变 474
38.1 良性病放疗的生物学机制和原则 474
38.2 瘢痕疙瘩的放射治疗 475
38.3 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 476
38.4 涎腺瘘 477
38.5 涎腺多形性腺瘤 478
附录 480
附录一 肿瘤放射治疗学缩略语英汉对照 480
附录二 国际抗癌联盟(UICC)第7版(2010) 483
附录三 患者一般状况评分标准 489
附录四 实体瘤疗效标准 489
附录五 不同期别恶性肿瘤的致死剂量(TCD95)表 490
附录六 正常组织放射耐受容积剂量限值表 491
表1 Adult reference dose/volume limits(IMRT&CRT) 491
表2 Values on SBS/SBRT experience(1 fx.) 493
表3 Values on SBS/SBRT experience(3 fx.) 494
表4 Values on SBS/SBRT experience(5 fx.) 495
附录七 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表 496
附录八 RTOG慢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表 498
附录九 口干症分级标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王中和,2002) 500
附录十 放疗科调强规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疗科) 501
附录十一 放射性粒子植入管理制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疗科) 503
附录十二 肿瘤放射治疗学相关网站和网址 504
后记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