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李奉儒、王秋绒 1
第1章 比较教育的意义、目的、研究类型与方法策略&杨深坑 21
第一节 比较教育的意义 22
第二节 国际学校与跨界教育的新发展 34
第三节 比较教育的目的 36
第四节 比较教育研究类型与方法策略 42
参考文献 48
第2章 比较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黄柏叡 55
第一节 绪言 56
第二节 因素分析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 58
第三节 社会科学方法的运用 61
第四节 对比较教育研究的反省 67
第五节 比较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实征研究 75
第六节 比较教育的边界与跨界 77
第七节 结语 79
参考文献 82
第3章 美国教育&蔡清华、郑胜耀 87
第一节 发展背景 88
第二节 美国教育脉络历史分析 91
第三节 教育行政制度 95
第四节 各级教育的现况与特征 102
第五节 美国教育改革动向 115
参考文献 122
第4章 英国教育&姜添辉、康萃婷 125
第一节 前言 126
第二节 教育行政体系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 127
第三节 学校型态与社会均等 142
第四节 学制 154
第五节 课程 172
第六节 教育视导 179
第七节 校长资格、师资培训与教师资格 181
第八节 结语 191
参考文献 194
第5章 德国教育&谢斐敦、张源泉 207
第一节 发展背景 208
第二节 学校制度 214
第三节 教育行政制度 232
第四节 未来发展动向 237
参考文献 249
第6章 法国教育&杨深坑、王秋绒、许宏儒 259
第一节 发展背景 261
第二节 学校制度 265
第三节 教育行政制度 311
第四节 教育改革动向 321
参考文献 327
第7章 俄罗斯教育制度&钟宜兴 335
第一节 发展背景 336
第二节 学校制度分析 338
第三节 教育行政制度分析 374
第四节 发展问题与未来动向 378
参考文献 382
第8章 荷兰教育&郑胜耀 387
第一节 发展背景 388
第二节 学校制度 391
第三节 教育行政制度 399
第四节 教育改革动向 400
第五节 代结语:荷兰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408
参考文献 412
第9章 台湾教育&舒绪纬 415
第一节 背景说明 416
第二节 教育发展沿革 419
第三节 教育制度现况 425
第四节 我国教育改革现况 451
参考文献 457
第10章 中国教育&杨洲松 461
第一节 前言 46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463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教育制度 468
第四节 中国大陆教育发展的成果与动力 480
第五节 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与问题 485
参考文献 490
第11章 日本教育&梁忠铭 493
第一节 教育发展经纬 494
第二节 教育行政制度 500
第三节 学校制度 507
第四节 类学校教育 524
第五节 教师培育 529
第六节 教育发展动向与展望 537
参考文献 545
第12章 澳洲教育&A.R.Welch、吴姈娟,李奉儒增补 551
第一节 发展背景 552
第二节 教育制度 564
第三节 教育行政制度 589
第四节 未来发展动向 600
参考文献 619
第13章 纽西兰教育&洪雯柔 629
第一节 发展背景 630
第二节 学校制度分析 635
第三节 教育行政制度分析 658
第四节 未来发展动向 664
参考文献 668
第14章 欧盟的教育整合趋势&马榕曼、黄柏叡 675
第一节 欧盟发展概况 676
第二节 欧盟教育政策发展进程 680
第三节 欧盟重要之教育计画内容 690
第四节 欧盟教育政策分析 705
参考文献 711
第15章 国际组织&詹盛如 719
第一节 前言 720
第二节 国际组织:定义、研究对象与类别 721
第三节 组织的型态与运作方式 724
第四节 国际组织主要功能与工作内容 727
第五节 国际组织的意识形态 730
第六节 国际组织从事教育援助的重点与原则 735
第七节 后2015年发展议题:检视现在与展望未来 741
第八节 结论:国际组织在教育领域之成就与展望 746
参考文献 748
第16章 Archer的型态生成论对各国教育变迁的解释&苏永明 755
第一节 前言 756
第二节 Archer的型态生成论 756
第三节 Archer型态生成论对教育制度变革的解释 760
第四节 对Archer理论之评论 777
参考文献 782
中外文索引 783
外文索引 805
人名索引 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