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篇 借口何其多 7
第一章 当心借口的破坏力 9
借口干扰沟通 11
识破借口 12
天性使然? 14
“我很忙!” 17
第二章 借口的种类 20
唯一合理的选择 22
个人特质 22
过去的经验 28
生理或心理状况 29
道德信念 30
利他主义 35
别人也是这样 37
未卜先知? 42
社会环境 43
必要的需求 45
明显的事实 46
上帝的旨意 49
第三章 神经质游戏中的借口 51
鸡毛当令箭 52
权力争夺战 54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 55
游戏何时了? 58
第四章 失败的借口 61
童年的梦魇 62
决定论的谬误 63
教出不找借口的孩子 65
信心可以培养 67
拖延 69
“我已试过了!” 71
害怕成功 72
第五章 忽视健康的借口 75
讳疾忌医 76
喝酒的借口 76
借酒浇愁 77
酒鬼配偶没责任? 81
抽烟的借 口 84
抽大麻的借口 86
暴食的借口 88
不是天生的 90
暴食习惯的养成 91
第六章 学习诤言与纳言 93
逃避提出不满 94
诤言法则 95
纳言法则 100
打断指责所获得的神经质好处 104
指责被打断的人所获得的神经质好处 105
遵守规则好处多 108
第七章 其他的借口 109
利用揣测做借口 109
“我知道你一定” 111
袒护孩子 113
偏袒自己的亲友 116
酸葡萄的心理 118
敝帚自珍 119
逃避心理治疗的借口 120
心理治疗的真貌 122
第二篇 家庭式借口 127
第八章 如何应付夫妻间的借口 129
不表露感情的借口 130
婚姻触礁的征兆 132
逃避性行为的借口 133
逃避的方式 134
真正的问题 135
情结 136
涉及亲家的借口 138
亲家母难缠 140
花钱的借口 141
金钱——权力争夺的工具 142
不会理家的借口 145
了解对方工作的辛苦 148
不说话的借口 149
冷战 150
残忍的武器 153
说出感受 154
支配或被支配的借口 155
眼泪才是一家之主 158
利用诚实或真理做借口 159
“我可不乡愿!” 161
善意的谎言 165
离婚的借口 168
个性不合? 170
第九章 如何应付孩子的借口 173
上梁不正下梁歪 174
不做家事的借口 175
自动原则 177
不做功课的借口 179
责备无益 185
不肯睡觉的借口 187
睡前争战 189
揶揄和打架的借口 193
学习面对挑衅 195
说谎或偷东西的借口 198
诱使说谎的问话 201
被迫的? 203
教小孩如何揭穿借口 204
培养是非判断力 206
拒绝性诱惑 208
第十章 如何应付父母的借口 211
父母也会找借口 213
害怕子女离巢 215
学习控制情绪 217
少揭穿父母的借口 220
双重标准 222
结论 225
附录 积极沟通原则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