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特殊儿童教育的历史 1
前言 3
第一节 原始与上古时代——公元前三千年至公元前五百年 5
第二节 希腊及罗马时代——公元前五百年至公元四百年 6
第三节 中世纪——公元四百年至一千五百年 11
第四节 由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 13
第五节 第十八世纪 15
第六节 第十九世纪 18
第七节 第二十世纪 28
第二章 特殊儿童的评量与诊断 45
前言 47
第一节 测验的历史 47
第二节 测验的步骤与测验工具的选择 52
第三节 施测记录 54
第四节 诊断与测验的区别 55
第五节 行为的观察 57
第六节 如何撰写报告 57
第七节 特殊儿童的诊断 57
第八节 可教育型及可训练型的儿童 62
第九节 养护型的儿童 65
第十节 测验后的辅导 66
第十一节 结论 67
第三章 智能不足儿童 71
前言 73
第一节 特殊儿童的定义 75
第二节 智能不足儿童的定义 76
第三节 智能不足的成因 81
第四节 智能不足成因的分类 81
第五节 影响智力发展的原因 91
第六节 智能不足儿童的类型 105
第四章 学习障碍儿童 119
前言 121
第一节 特别学习障碍的概念与简史 122
第二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症候 128
第三节 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正确认识 129
第四节 学习障碍的定义 133
第五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特征与分类 137
第六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诊断 142
第七节 学习障碍影响的范围 149
第八节 学习障碍儿童语言失调的分类 152
第九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模式 154
第十节 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矫治原则 157
第五章 资赋优异儿童 163
前言 165
第一节 资赋优异的定义 166
第二节 资赋优异儿童的鉴定 169
第三节 资赋优异儿童的课程编排 187
第四节 对资赋优异教育的策略 189
第五节 班级或课程的调配与学生的安置 191
第六节 资赋优异儿童应接受特别教育的理由 193
第六章 肢体残障儿童 197
前言 199
第一节 肢体残障的定义 200
第二节 肢体残障的简史与背景 202
第三节 肢体残障的成因与类型 206
第四节 肢体残障儿童的鉴定 212
第五节 肢体残障儿童的心理特征 215
第六节 肢体残障儿童的矫治训练与教育 218
第七节 残障福利有关的法令及福利机构 221
第八节 结论 226
第七章 行为异常儿童 231
前言 233
第一节 情绪失调及行为异常的定义 234
第二节 行为异常的鉴定与测验 237
第三节 行为异常的类别 241
第四节 自闭症 247
第五节 影响行为适应的因素 250
第六节 教育措施 254
第八章 听觉与语言障碍儿童 269
前言 271
第一节 听觉与语言障碍的定义 273
第二节 语言障碍的成因 275
第三节 听觉障碍的分类 279
第四节 听觉障碍的鉴定与测验 281
第五节 语言障碍的鉴定与测验 284
第六节 听觉障碍者心理及行为上的特征 286
第七节 语言发展过程迟缓的原因 290
第八节 语言障碍的分类 294
第九节 语言发展迟缓的矫治方法 295
第十节 听觉障碍儿童的教育方法 300
第九章 视觉障碍儿童 311
前言 313
第一节 视觉障碍的定义 313
第二节 视力鉴定的标准 316
第三节 视觉障碍的成因 317
第四节 视觉障碍的鉴定与测验 321
第五节 视觉障碍者心理与行为的特征 327
第六节 视觉障碍者的心态 333
第七节 视觉障碍的训练与教育 335
第八节 未来的趋向 344
第十章 特殊儿童的矫治与教育 349
前言 351
第一节 运动神经系统 352
第二节 官能神经的整合 377
第三节 视觉的锐敏度与其功效 391
第四节 听力的敏感度 416
第十一章 特殊学校与特殊儿童 433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方法 435
第二节 特殊教育在法律上的依据 439
第三节 目前我国的特殊学校 441
第四节 我国特殊教育应有的认识 448
附录: 454
一、台北市古亭国小启智班概况 454
二、台北县七十三学年度永和国民中学益智班特殊教育实施概况 461
三、台北市中山国小启智班概况 462
四、台北市古亭国小中度班简介 465
五、特殊教育法 467
索引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