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经济社会数据空间化 2
1.1.1 经济社会数据空间化的意义 2
1.1.2 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空间统计的必要性 3
1.1.3 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空间信息开发前景 4
1.2 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
1.2.1 空间自相关 6
1.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2
1.2.3 空间局部估计 13
1.2.4 空间确定性插值 17
1.2.5 空间信息分类 17
1.2.6 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建模技术 19
1.3 本书内容规划 20
专题一 空间数据及其标准化研究 27
第2章 经济社会中的空间数据 27
2.1 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空间统计的要求 28
2.2 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的类型 29
2.3 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的特征 34
2.4 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在应用中的不足 38
参考文献 39
第3章 经济社会空间数据标准化问题研究 41
3.1 研究背景 42
3.2 经济社会空间统计数据标准 44
3.3 经济社会空间统计数据处理标准 47
3.3.1 经济社会公共数据格网化应用 47
3.3.2 经济社会公共数据格网化要求 47
3.3.3 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的格网化和分类编码 48
3.4 统计信息产品 58
3.5 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60
参考文献 66
专题二 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71
第4章 经济社会数据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71
4.1 经济社会数据的空间相关性 72
4.1.1 空间相关性及其度量 72
4.1.2 空间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技术 74
4.2 空间回归模型及其拓展形式 75
4.2.1 空间回归基础模型 75
4.2.2 基于路径依赖的空间引力回归模型 78
4.2.3 考虑时间因素的空间回归模型 79
4.2.4 空间回归技术与其他模型的综合 79
4.3 空间回归模型的估计 82
4.3.1 最大似然估计 82
4.3.2 贝叶斯估计 83
4.4 空间回归模型的基本统计检验 87
4.4.1 空间相关性检验 88
4.4.2 经典回归模型检验方法在空间模型中的拓展 89
4.4.3 空间回归模型选择检验 92
4.5 空间统计数据模型的历史与进展 96
参考文献 98
专题三 经济社会空间统计分析应用研究 103
第5章 空间价格指数的编制与应用 103
5.1 传统价格指数与空间价格指数 104
5.2 空间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106
5.2.1 一般价格指数模型 106
5.2.2 空间价格指数模型 107
5.3 我国空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 110
5.3.1 数据搜集和整理 110
5.3.2 基本类价格指数模型的构建及比较 112
5.4 总结和展望 116
5.4.1 总结 116
5.4.2 政策建议 117
5.4.3 研究不足和展望 117
参考文献 118
本章附表 119
第6章 民生发展的空间问题研究——基于国家竞争力视角 131
6.1 民生发展的空间问题 132
6.1.1 民生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民生发展水平测度 132
6.1.2 民生发展的空间特征 133
6.2 民生发展的空间统计 134
6.2.1 民生发展的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134
6.2.2 民生发展空间自相关检验 135
6.2.3 民生发展空间性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 137
6.3 民生发展的空间模型 138
6.3.1 国家竞争力对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138
6.3.2 软实力不同维度对民生发展影响效果比较 142
6.3.3 不同国家发展水平下竞争力对民生发展的影响效果比较 144
6.4 结论与政策建议 146
参考文献 147
第7章 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研究 149
7.1 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 150
7.2 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模型 151
7.3 城市化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152
7.3.1 模型形式确定 152
7.3.2 估计结果分析 153
参考文献 155
第8章 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分析 157
8.1 农村居民消费问题 158
8.2 我国省域农村居民消费的空间描述分析 159
8.2.1 全国农村消费水平地区分布 159
8.2.2 全局自相关分析 161
8.2.3 局部自相关分析 161
8.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 164
8.4 结论与思考 167
参考文献 168
第9章 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的空间结构研究 169
9.1 文献述评 170
9.2 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作用的理论假说 172
9.3 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作用的实证检验 174
9.3.1 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作用的地区异质性检验 174
9.3.2 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作用的地区相关性检验 177
9.4 研究结论 183
参考文献 183
第10章 我国保险排除空间集聚与差异及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 185
10.1 保险排除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研究 186
10.1.1 保险排除的研究溯源——由金融排除说起 186
10.1.2 保险排除的研究综述 187
10.2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指标的构建及测量结果 189
10.2.1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指标的构建 189
10.2.2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的测量结果 190
10.3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集聚与差异的空间分析 192
10.3.1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的全局自相关分析 192
10.3.2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的局部自相关分析 193
10.4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 195
10.4.1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195
10.4.2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影响因素的一般回归分析 197
10.4.3 我国各省保险排除影响因素的地理加权分析 198
参考文献 204
第11章 投资乘数影响因素的空间分析 207
11.1 投资乘数的空间问题 208
11.2 投资乘数的空间统计 209
11.3 投资乘数影响因素的空间模型 212
11.3.1 数据选择 212
11.3.2 空间模型估计与解释 213
参考文献 216
第12章 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关系空间研究 217
12.1 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基本状况 218
12.1.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218
12.1.2 新能源产业整体及双边贸易现状分析 219
12.1.3 中国新能源产业出口贸易现状 220
12.2 空间引力模型的拓展 222
12.2.1 空间引力模型基本形式 222
12.2.2 空间引力模型拓展形式 222
12.3 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关系建模与分析 223
12.3.1 国际环境内的新能源产业空间引力模型估计与分析 223
12.3.2 中国新能源产业贸易状况空间特征研究 224
12.4 结论与思考 225
参考文献 226
本章附表 227
第13章 我国可持续资源经济的空间分析 229
13.1 资源经济数据空间标准化的研究背景 230
13.2 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在资源经济中的应用 231
13.2.1 资源经济地理集聚的测度 231
13.2.2 偏离-份额模型及扩展 232
13.3 资源经济的地理集聚测算与分析 234
13.4 新资源经济的地区优势 237
13.4.1 空间矩阵的设定 237
13.4.2 偏离-份额模型之省域分析 238
13.4.3 偏离-份额模型之城市分析 240
13.5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传统资源经济与新资源经济 241
13.5.1 传统资源经济与新资源经济的时空演变 241
13.5.2 传统资源经济与新资源经济的空间相关分析 243
13.6 初步结论与研究展望 245
参考文献 246
本章附表 248
第14章 我国省域居民生活碳排放的空间分析 249
14.1 居民生活碳排放空间问题 250
14.2 我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的空间统计分析 250
14.2.1 全国居民生活碳排放空间分布 250
14.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251
14.2.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52
14.3 居民生活碳排放的空间模型分析 253
14.3.1 一般回归模型(OLS)结果分析 254
14.3.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254
14.3.3 结论与思考 257
参考文献 258
第15章 北京市教育资源分布空间研究 259
15.1 北京市基础教育空间信息处理 260
15.2 北京市基础教育空间配置情况 261
15.2.1 北京市学校的基本情况 262
15.2.2 数据集的建立 266
15.2.3 等级的划分方法 267
15.2.4 资源配置结果 268
15.3 提高基础教育设施布局合理性的措施 269
参考文献 270
本章附表 271
关键词 275
后记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