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儒家的环境:历史与思想第一章 中国人的地理环境 3
一 人文地理 3
二 “天下”观念 6
第二章 中国人的政治制度环境 9
一 赤县神州 9
二 五服制度 10
第三章 中国人的民族环境 12
一 “朝代”之人 12
二 四裔的“夷人” 14
三 炎黄子孙 15
四 华夏族:融合的见证 17
五 夷夏之辨:民族关系 20
六 义利之辨 23
第四章 中国人的思想环境 27
一 “天下”的人文含义 27
二 “家天下”与“公天下” 29
三 “仁道”理想与全球价值 33
第二部分 儒家的道统:仁学、理学、新理学第五章 概论:儒家思想的历史线索 39
第六章 仁学:儒道的砥砺与孔孟之道 44
一 先秦的儒家与道家 44
二 最初的圣贤观念 46
三 性善:孔孟仁学的基础 49
四 道德与圣贤 52
五 “孔仁”:德与位的辩证思想 55
六 “好学的颜回”与孔子的“述而不作” 58
七 “孟义”:以德抗位 61
八 怎样成为圣贤:儒道的分歧 62
九 孔孟之道的价值 66
第七章 理学:朱熹与宋儒的议题 68
一 朱熹的地位 68
二 朱熹论人性 70
三 朱熹论圣贤 74
四 朱熹解“格物” 77
五 实现圣贤的途径:立达与养气 83
第八章 新理学:冯友兰的贞元六书 85
一 贞元六书与新理学体系 85
二 《新理学》与中国哲学 86
三 《新事论》与民族复兴 91
四 《新世训》与“应帝王” 93
五 《新原人》与“人生境界” 96
六 《新原道》与“旧学新统” 98
七 《新知言》与“负的方法” 100
第三部分 内圣之道:安身立命第九章 “天命”:儒家的宗教情怀 107
一 天命信仰 108
二 生命情怀 112
三 社会责任 117
四 性命之教 121
五 安身立命 125
六 “名教”与自然崇拜 128
七 天命信仰的生态启示 131
第十章 “圣贤”:儒家的人格论 133
一 西智中贤 133
二 圣贤人格 134
三 圣贤:字义疏证 137
四 圣贤之学 142
五 尚贤文化与举贤政治 144
第十一章 “气节”:儒家的社会价值观 149
一 “气节”的内涵 149
二 “节义”之士 156
三 “气节”与自然的启示 162
四 “气节”的社会意义 164
五 做个有气节的人 168
第十二章 “孔颜乐处”:儒家的伦理幸福观 171
一 孔颜乐处 171
二 其乐无穷 173
三 名教乐地 175
第十三章 “天人合一”:儒家的宇宙伦理观 178
一 天人关系 178
二 “弓失宇宙” 180
三 天爵与人爵 182
四 天道与人心 186
五 儒家的普世伦理 191
第四部分 外王之道:治国理政第十四章 儒法互补 197
一 儒家与法家 197
二 德治与法治 200
三 齐法家与孔子 202
四 三晋法家与孟子 208
五 韩非对法家的总结 216
六 汉儒对儒法思想的总结 220
七 儒法互补的意义 225
第十五章 孔子的“礼治”思想 227
一 天下:政制与伦理特色的世界观念 227
二 作为普世规范的“礼” 230
三 作为家庭规范的“孝” 233
四 作为国家政制规范的“忠” 236
五 作为国际交往规范的“义” 239
六 作为治道精神的“止” 243
第十六章 孟子:“王道”与“霸道”思想 245
一 “心性之学” 245
二 人的道德权利 246
三 王霸之辨:权利与权力 249
四 仁义:作为制衡权位的权利 251
五 心性自觉与权利意识 254
六 作为“维权”的革命 257
七 作为自然权利的“天赋性命” 261
第十七章 《中庸》与自然正义 264
一 《中庸》的思想背景 264
二 允执厥中 267
三 中庸与自然正义 272
四 圣人之治 275
五 “诚”:圣人之治的神圣性 278
第十八章 《大学》与政治人格 281
一 《大学》与道统 281
二 “三纲领”与政治伦理 285
三 慎独与政治人格 289
四 大公无私的圣王 293
第十九章 新理学体系中的法哲学思想 295
一 法律性质的儒学诠释 295
二 中华法系:背景性诠释 301
三 理势平衡:社会变革的依据 303
四 人权与道德自觉 308
五 民本与民主的道义精神 311
六 德治:限君论与伸民权 314
七 作为伦理权利观的“人治” 318
八 法治思想与纲常名教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