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城史篇&朱福烓 4
史载最早扬州城 4
铸钱煮海富广陵 6
邵伯湖水颂谢公 8
欲取芜城作帝家 11
霞映两重城 12
商胡离别下扬州 14
杨行密心怀饥民 16
韩、李先后筑州城 18
别具风采宋三城 20
维扬新筑两城墙 22
亦贾亦儒是盐商 24
广陵繁华今胜昔 27
2 运河篇&赵昌智 30
吴王争霸开邗沟 30
陈登政暇筑沟塘 32
至今千里赖通波 34
齐公凿新河 37
绿杨摧折旧官河 38
江南漕米济京师 40
东南财赋地 42
陈公塘以水代兵 45
中外交往扬州港 46
运河上的创造发明 49
运河催生造船业 50
官船来往乱如麻 52
黄河夺淮与保运治水 55
运河上的传奇故事 56
3 盐业篇&韦明铧 60
刘濞开凿运盐河 60
王播与盐铁转运 63
巡盐御史曹寅 64
文士运使卢见曾 66
江春布衣交天子 68
儒商马氏兄弟 70
两淮盐运使司门楼 73
祭祀盐宗庙 75
湖南会馆与湘商 76
湖北会馆与鄂商 79
四岸公所与湘鄂赣皖商人 80
清代盐商的园林:个园 82
晚清盐商的住宅:汪氏小苑 84
民国盐商的家园:卢绍绪住宅 86
民国盐商的宅第:汪鲁门住宅 88
4 名胜篇&韦明铧 92
扬州发祥地蜀冈 92
江淮明珠瘦西湖 94
天下仰慕文选楼 96
隋炀帝的陵墓 98
千年古刹大明寺 100
天下第五泉 103
丝绸之路遗迹普哈丁墓园 104
中西交往见证:马可·波罗纪念馆 106
梅花飘香史公祠 109
桨声灯影小秦淮 110
美人辈出小苎萝 112
文化昆仑康山 114
晚清第一园何园 116
繁华千载东关街 119
腰缠万贯南河下 120
5 学术篇&朱福烓 124
扬州医史第一人 124
选学经典《文选注》 126
典章制度史巨著 128
整理《说文》的功臣 130
扬州画舫载繁华 133
高邮“二王”声名显 134
孤苦力学说汪中 136
雕菰楼主著述丰 138
阮元集扬学大成 141
宝应学派与学风 142
仪征刘氏注《左传》 144
魏源与《海国图志》 146
太谷学派两传人 148
国学大师刘师培 150
6 文艺篇&赵昌智 154
上薄骚些有《七发》 154
扬州千古属诗人 157
《芜城赋》与《扬州慢》 158
三篇名檄出扬州 160
文章太守是风流 162
讽刺文学的杰作 164
文人雅集大虹桥 167
奉旨刊刻《全唐诗》 168
徽班进京自扬始 171
普通市民文化情 172
民国文坛“广陵潮” 174
扬州书画代有人 176
印坛涌起“扬州湃” 178
7 技艺篇&韦明铧 182
粉墨演古今:扬剧 182
口舌辨忠奸:扬州评话 184
弦索谱传奇:扬州弹词 187
歌吹寄心曲:扬州清曲 188
渔鼓唱人间:扬州道情 190
傀儡有真情:扬州木偶 192
阳春白雪的广陵琴派 194
雅俗共赏的竹西灯谜 196
民族盛宴满汉席 198
维扬佳肴三头宴 200
扬州炒饭传五洲 202
扬州香粉销南北 204
天下玉,扬州工 206
手艺奇葩扬州漆器 209
扬派盆景最奇崛 210
扬州剪纸出春秋 212
雕版印刷绵延不绝 214
扬州三把刀遍天下 216
8 风俗篇&赵昌智 220
立春:迎芒神鞭春牛 220
清明:扫墓踏青 223
端午:吃粽子划龙船 224
立夏:称体重防疰夏 226
中元:盂兰盆会放河灯 228
中秋:吃月饼敬月公 230
冬至:祭祖与《九九消寒图》 232
送灶:送灶爷与接灶爷 234
除夕春节辞旧迎新 236
供奉吴王作财神 238
观音山香会 241
婚姻习俗 242
丧葬习俗 244
寿诞习俗 247
日常生活之宜忌 248
移风易俗 250
9 精神篇&朱福烓 254
《史记》留名广陵人 254
“正谊明道”董仲舒 256
鉴真东渡传文化 258
不从帝命的杜悰 260
韩世忠大仪之捷 262
双忠祠下吊“双忠” 264
苦难艰危文天祥 266
梅花岭下仰史公 268
贫苦力学自成才 270
辛亥烈士熊成基 272
梨园壮士潘月樵 274
开创扬州党组织 276
抗日英烈江上青 278
朱自清的民族气节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