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戏曲的历程 1
戏曲的起源、形成、发展 1
昆剧的形成及其特点 7
淸代戏曲及京剧的崛起 13
第二讲 京剧概论 19
京剧的形成 19
基本特徵 20
唱腔 23
伴奏 30
念白 31
做——动作 31
武打 32
生行 33
旦行 35
净行 38
丑行 43
行头 44
砌末 44
第三讲 京剧的剧目与流派 47
按表演形式分类 48
按行当分类 53
按其他方面分类 57
京剧流派 60
第四讲 京剧的特性与代表戏 75
历史性与历史戏 75
政治性与政治戏 76
伦理性与伦理戏 78
情感性与爱情戏 85
科学性与心理戏 87
文学性与戏的文学色彩 93
包公戏 95
妇女戏 99
第五讲 京剧与审美心理学 105
视觉审美 105
听觉审美 109
思维与审美 111
美感产生原理 112
情感与审美 114
个性与审美 115
第六讲 戏曲大师的审美观 117
李渔与《闲情偶寄》 117
汤显祖与沈璟的争论 119
齐如山的戏曲理论与实践 121
盖叫天的表演理论与实践 124
第七讲 关汉卿研究 131
关汉卿戏曲创作特点 132
《窦娥冤》 135
《望江亭》 138
《单刀会》 140
《玉镜台》 144
第八讲 梅派及梅兰芳研究 151
戏曲的审美与形相的直觉 151
戏曲的综合表演与完形心理学 160
戏曲的程式化与心理距离 164
戏曲心理学的几个问题 170
第九讲 程派及程砚秋研究 775
唱腔 175
悲剧 181
「取经」 186
第十讲 麒派及周信芳研究 191
戏曲观 191
麒派艺术的特点 194
麒派的形成和发展 195
海派与麒派 197
竞争与合作 198
行万里路,演万场戏 199
第十一讲 荀派及荀慧生研究 201
心理特点 201
「小家碧玉」与「大家丫环」 203
《梅龙鎭》 208
第十二讲 《群英会》赏析 213
群英聚会 213
蒋干偸信 218
曹操上当 220
草船借箭 221
蒋干犯傻 222
周瑜打黄盖 223
孔明借东风 224
问题和啓示 226
第十三讲 《贵妃醉酒》赏析 229
《贵妃醉酒》的表演特点对不同心理类型欣赏者的影响 229
《贵妃醉酒》的矛盾及所隐喻的问题 234
梅兰芳对《贵妃醉酒》的改革 240
第十四讲 《打渔杀家》赏析 247
剧情的矛盾冲突 248
突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表演 252
剧情起伏分明的节奏 258
丑角的绝妙念白 262
《打渔杀家》中的唱 267
第十五讲 《失·空·斩》赏析 271
《失街亭》——错误的军事部署 271
《空城计》——两个老人之间的心理战 274
《斩马谡》——流着泪水严军纪 278
衆多的疑问和啓示 280
第十六讲 《玉堂春》赏析 289
《女起解》——悲剧的喜剧化表演 290
《三堂会审》——丰富的人物心理活动 296
比较中的思考 299
第十七讲 《四郎探母》赏析 305
思母 305
亲情大于敌情 310
探望亲人 311
朝廷与家庭 312
瑜中之瑕 315
第十八讲 《四进士》赏析 319
巧合与必然 320
复杂的性格 323
唇枪舌剑 325
困惑的思考 330
第十九讲 《赤桑镇》赏析 335
「嫂娘」的愤怒 336
包公的痛心 337
情与理的冲突 339
唱念的艺术特色和力量 342
困惑 344
第二十讲 《盘丝洞》赏析 347
《盘丝洞》在表演艺术创新方面的探索 347
《盘丝洞》在丰富剧情方面所做的努力 356
附录 他在北大传播京剧&王晚峰 361
作者部分著作一览表 365
主要参考书刊目录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