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相关学科理论发展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9
第一节 中国气韵理论和西方生命形式论的比较及其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9
一、中国气韵理论溯源 10
二、“生命形式”论简介 14
三、气韵生动论及生命形式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21
第二节“语言本体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26
一、文学语言学的“语言本体论” 26
二、语言本体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30
第三节“读者中心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31
一、接受美学的“读者中心论” 31
二、读者中心论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35
第二章 文学翻译的语言 37
第一节 文学语言的特点 37
一、形象性 37
二、情意性 41
三、音乐性 48
四、准确性 51
五、生动性 58
六、凝练性 64
七、暗示性 67
八、模糊性 72
第二节 文学语言之美 77
一、节奏协调 77
二、色彩鲜明 82
三、画面流畅 88
四、意蕴朦胧 94
第三章 文学翻译中语音与语义的配合 100
第一节 语音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翻译中的作用综述 101
第二节 语音修辞的主要内容 105
一、声韵和谐 105
二、音节匀称 112
三、节奏鲜明 116
第四章 文学翻译中的辩证法 128
第一节 美与丑 128
第二节 刚与柔 139
第三节 简约与丰富 150
第四节 精确与模糊 156
第五章 文学译本应有的整体审美效果 167
第一节 情景交融 167
第二节 虚实相映 173
第三节 浑然天成 184
第六章 译者的审美接受与传达 196
第一节 译者的审美接受 197
第二节 译者的艺术传达 199
第七章 译文读者的审美接受 210
第一节 读者的接受动机及期待视野 210
第二节 译文读者的接受特性 212
第三节 影响译文读者审美接受的语言因素 214
一、语词错位 214
二、语义欠缺 222
三、语义含混 223
四、言辞冗繁 225
五、联系脱节 227
六、连词误用 229
七、语气失当 231
八、语音失调 236
第四节 影响译文读者审美接受的文化因素 238
结语 248
参考文献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