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上篇 总论 1
第一章 养生康复基本理论 1
第一节 阴阳平衡阴平阳秘 1
第二节 脏腑协调脾肾为本 2
第三节 经络畅通气血和调 4
第四节 情志为病广泛 5
第五节 形神合一 6
第六节 动静适度 8
第七节 保精养气 9
第八节 正气为本 10
第九节 综合调(养)理 10
第二章 养生康复常用中药 12
第一节 养生康复中药概论 12
第二节 解表药 21
第三节 清热药 26
第四节 化痰止咳平喘药 37
第五节 芳香化湿药 43
第六节 理气药 45
第七节 消食药 48
第八节 泻下药 50
第九节 温里药 53
第十节 开窍药 56
第十一节 平肝药 57
第十二节 安神药 61
第十三节 利水渗湿药 63
第十四节 祛风湿药 67
第十五节 止血药 72
第十六节 活血药 76
第十七节 补益药 81
第十八节 收涩药 94
第三章 养生康复常用食物 98
第一节 粮食类食物 98
第二节 蔬菜类食物 106
第三节 瓜果类食物 129
第四节 肉禽类食物 148
第五节 水产类食物 160
第六节 其他类食物 170
第一节 经络与腧穴 173
第四章 养生康复特色疗法 173
第二节 针灸疗法 207
第三节 推拿按摩 234
第四节 导引 243
中篇 养生 256
第一章 情志养生 256
第一节 情志与人体的关系 256
第二节 调节情志的方法 259
第一节 饮食养生的原则 263
第二章 饮食养生 263
第二节 食物的种类 264
第三章 起居养生 267
第一节 起居规律 267
第二节 劳逸适度 268
第三节 科学睡眠 269
第四节 衣着相宜 274
第五节 二便通畅 277
第一节 运动养生的原则 281
第四章 运动养生 281
第二节 运动养生的形式 282
第五章 中药养生 283
第一节 中药养生的原则 283
第二节 常用的养生中药 284
下篇 康复 285
第一章 内科病康复 285
第一节 支气管哮喘 285
第二节 尘肺 289
第三节 心律失常 292
第四节 面神经麻痹 296
第五节 慢性胃炎 299
第六节 胃下垂 302
第七节 慢性肝炎 306
第八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309
第九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312
第十节 肥胖病 314
第十一节 慢性肾炎 317
第十二节 风湿性关节炎 321
第十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325
第二章 外科病康复 332
第一节 脑外伤后遗症 332
第二节 烧伤 333
第三节 慢性尿路感染 337
第四节 男性性功能障碍 339
第五节 慢性前列腺炎 342
第六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44
第七节 骨折 346
第八节 脱位 350
第九节 颈椎病 352
第十节 肩周炎 356
第十一节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359
第十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362
第十三节 腰椎管狭窄症 365
第十四节 骨质疏松症 368
第三章 妇科病康复 371
第一节 慢性盆腔炎 371
第二节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374
第三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77
第四节 子宫脱垂 381
第五节 痛经 384
第六节 闭经 387
第四章 儿科病康复 391
第一节 百日咳 391
第二节 小儿腹泻 393
第三节 疳证 396
第四节 遗尿症 399
第五节 癫痫 402
第六节 智能迟缓 405
第七节 小儿麻痹综合征 409
第五章 老年病康复 412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412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414
第三节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417
第四节 肺炎 420
第五节 高血压病 422
第六节 低血压病 425
第七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27
第八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430
第九节 尿失禁 432
第十节 尿潴留 434
第十一节 前列腺增生 436
第十二节 糖尿病 438
第十三节 高脂血症 440
第十四节 痛风 442
第十五节 老年性痴呆 444
第十六节 帕金森病 447
第十七节 情感性精神障碍 450
第十八节 老年性阴道炎 454
第十九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457
第二十节 白内障 460
第二十一节 皮肤瘙痒症 462
第二十二节 带状疱疹 463
第二十三节 老年性耳聋 465
第一节 食管癌 470
第六章 恶性肿瘤康复 470
第二节 胃癌 476
第三节 大肠癌 481
第四节 肺癌 485
第五节 乳腺癌 489
第六节 鼻咽癌 494
第七章 其他病症康复 499
第一节 耳鸣 499
第二节 慢性咽炎 502
第三节 低热 505
第四节 咳嗽 507
第五节 浮肿 511
第六节 偏瘫 514
第七节 眩晕 517
第八节 失眠 520
第九节 多汗 523
第十节 惊悸 525
第十一节 便秘 528
第十二节 泄泻 531
附录 方剂索引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