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百年论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连科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0041414
  • 页数:24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回顾和总结了20世纪中国诞生和存留下来的思想文化成果,涉及的思想从戊戌变法到1984年。

①康有为的进化论与人性论 1

前言 1

上篇:新旧思想的论战 1

第一章 初试锋芒 1

第一节 维新与守旧 1

1.变法派的维新思想 1

(一)变法的理论根据 2

(三)自然人性论 3

(二)“变易之义”的进化论 3

②谭嗣同的“通论”与人性论 4

(一)“仁”的思想中的“通”论 5

(二)“以太即性”的人性论 6

(三)“民本君末”的激进思想 7

③严复反对先验论,主张唯物论 8

(二)唯物主义自然观 9

(一)批判先验论 9

④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和进化论 10

(一)“新民”思想 11

(二)进化论的历史观 13

(三)史学研究的新方法 14

①反对民权平等 15

2.《翼教丛编》的守旧思想 15

②反对学习西方 16

③反对个性解放 17

第二节 革命、改良与反动 18

(一)如何估价人民群众 19

1.革命派的先进思想 19

①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9

(二)如何理解进化论 20

(一)唯物主义宇宙观 21

(三)如何对待天命论 21

②章太炎的唯物论和进化论 21

(二)俱分进化论 22

(三)唯物主义认识论 23

(四)反功利唯意志的道德观 24

(一)进化论的唯物主义自然观 25

③孙中山的唯物论和进化论 25

(二)认识论上的唯物主义知行观 26

(三)进化论的历史观 28

(四)“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29

(一)“以元为本”的唯心主义自然观 30

2.改良派的落后思想 30

①康有为的唯心论和有神论 30

(三)《诸天讲》的神学世界观 31

(二)庸俗进化论 31

(二)唯心主义认识论 32

②谭嗣同的唯心论和相对主义 32

(一)“仁”或“以太”的唯心主义性质 32

(二)不可知论 33

(三)佛学相对主义 33

③严复崇旧学倡不可知论 33

(一)与旧学妥协 33

(三)先验论的认识论 34

④梁启超的唯心论和先验论 34

(一)尊孔保皇论 34

(二)唯心主义世界观 34

②宣传定孔教为国教 35

3.复辟派的反动思想 35

①尊孔复古逆流 35

③宣扬“国体虽更而纲常未变” 36

(一)关于社会基本矛盾 37

第三节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37

1.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应用 37

①李大钊传播唯物史观 37

②陈独秀传播唯物史观 39

(二)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 39

(三)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39

(一)宣传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40

(二)批判对唯物史观的歪曲 41

(一)关于社会发展的原因论与目的论 42

③瞿秋白传播唯物史观 42

(三)关于社会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43

(二)关于社会现象的有定论与无定论 43

(一)从社会存在出发进行阶级分析 44

④毛泽东早期对唯物史观的应用 44

①胡适实用主义的唯心史观 45

(二)从中国国情出发进行革命斗争 45

(三)坚持群众观点发动群众运动 45

2.中国唯心史观的泛滥 45

(一)社会改良主义 46

(三)多元历史观 47

(二)庸俗进化论 47

(二)以仁爱为核心的道统说 48

②戴季陶民甥哲学的唯心史观 48

(一)“求生冲动”的民生史观 48

(一)心物二元论 49

(三)英雄史观 49

③国家主义心物二元的唯心史观 49

(三)唯心主义国家论 50

(二)阶级调和论 50

(二)反对阶级斗争观点 51

④张东荪的新康德主义的唯心史观 51

(一)反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51

(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52

①张君劢的“自由意志”论 53

第二章 各显身手 53

第一节 科玄之争 53

1.玄学派的观点 53

(二)鼓吹“生之冲动”推崇偶然性 54

(一)直觉的人生观 54

②梁启超的情感超科学论 55

(三)贬科学尚儒学 55

(二)认识存疑的不可知论 56

2.科学派的观点 56

①丁文江的“感觉复合”论 56

(一)科学是对感觉秩序的记录 56

②胡适的自然主义人生观 57

(三)人生观是知识情感 57

(一)对玄学派的批评 58

3.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观点 58

①陈独秀对科玄之争的评论 58

(二)对科学派的批评 59

②瞿秋白对科玄之争的评论 60

1.梁漱溟的“生命”哲学 61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与对它的批评 61

(二)“人心”是宇宙大生命的核心 62

①唯意志论蹬世界观 62

(一)“生命”是宇宙的本体 62

(一)直觉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63

(三)只有“人心”才能通向“无对” 63

②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63

(一)“意欲”决定文化 65

(二)“理性”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65

③唯心主义文化观 65

(三)提倡“古化”反对“今化” 67

(二)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 67

(一)何谓性智 68

2.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68

①心本论 68

(二)借本心而识别 69

(三)心为本体 70

(二)何谓用 71

②体用论 71

(一)何谓体 71

(一)翕辟乃两种势用 72

(三)体用不二 72

③翕辟说 72

(三)宇宙精神 73

(二)翕辟相反相成 73

(一)理是具体事物之上的抽象 74

3.冯友兰的新理学 74

①超时空之新“理” 74

(三)气是“绝对底料” 75

(二)理是超时空的绝对 75

(二)功利境界 76

(四)真际是研究对象 76

②人生境界说 76

(一)自然境界 76

(四)天地境界 77

(三)道德境界 77

(二)天才论 78

③社会观 78

(一)道德恒常说 78

(一)无心便无物 79

4.贺麟的新心学 79

①主宰一切的新“心” 79

(二)知行合一 80

(二)心为物之体 80

②“知行合一”论 80

(一)何谓知行 80

(二)反对经济决定论 81

③反对唯物史观 81

(一)反对“外观法” 81

(二)瞿秋白的批评 82

(三)反对阶级分析法 82

5.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新儒学的批评 82

①对梁漱溟的批评 82

(一)陈独秀的批评 82

(一)陈家康的批评 83

②对冯友兰的批评 83

(三)胡绳的批评 84

(二)杜国庠的批评 84

①共产党内部争论 85

③对贺麟的批评 85

第三节 20世纪30年代的三次论战 85

1.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85

(三)李立三对中国革命的见解 86

(一)中共“六大”决议对中国社会的分析 86

(二)陈独秀的取消主义 86

(二)“动力派”的观点 87

②社会公开论战 87

(一)“新思潮派”的观点 87

③李季的观点 88

2.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 88

①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 88

②郭沫若的观点 88

③艾思奇的反击 89

3.关于唯物辩证法的论战 89

①张东荪的发难 89

②叶青的搅混 89

(一)求生的本性推动人类社会进化 91

第三章 阵线分明 91

第一节 蒋介石集团的哲学 91

1.唯生论 91

①求生存是人类的本性 91

(一)宇宙之本体是生元 92

(二)“共生共存为善” 92

②生是宇宙的本体 92

②诚乃智仁勇 93

(二)宇宙之一切皆生命 93

2.“诚”的哲学 93

①诚乃宇宙根本动力 93

③行的动力在于诚 94

3.“力行”哲学 94

①行便是实现良知 94

②行的目的在行仁 94

1.周恩来的批判 95

④行不必外求 9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蒋介石集团的哲学批判 95

②批判道德观的虚伪性 96

①批判哲学的唯心论 96

②齐燕铭的批判 97

③批判对孙中山的背离 97

2.范文澜、齐燕铭的批判 97

①范文澜的批判 97

(二)对诚的哲学的批判 98

3.艾思奇、胡绳的批判 98

①艾思奇的批判 98

(一)对唯生论的批判 98

(二)“诚”必须依据于科学 99

(三)对力行哲学的批判 99

②胡绳的批判 99

(一)“诚”必须来源于明 99

(四)“诚”只是反动活动的“护符” 100

(三)“诚”不是社会政治的动力 100

(一)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101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系统化 101

1.《实践论》的基本思想 101

①发挥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101

(一)阐述了认识的两次飞跃 102

(二)实践高于理论 102

②论述了认识的辩证过程 102

(二)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103

(二)指明了认识的发展规律 103

③阐明了真理观 103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03

(一)矛盾的普遍性 104

(三)真理的发展充满矛盾和斗争 104

2.《矛盾论》的基本思想 104

①对立统一规律的意义 104

(一)两种宇宙观的对立 104

(二)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104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04

(一)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105

(二)矛盾的特殊性 105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105

③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05

(三)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06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106

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06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论意义 106

(二)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内容 106

①几种不同的见解 108

下篇:新思想内部的争鸣 108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前的哲学争鸣 108

第一节 关于过渡时期某些社会问题的争鸣 108

1.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矛盾的性质 108

(四)对抗性矛盾用对抗性方法 109

(一)对抗与不对抗的两重性 109

(二)包含局部对抗的不对抗 109

(三)对抗性矛盾可用不对抗的方法 109

①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10

②毛泽东的总结 110

2.过渡时期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性质 110

③有综合的经济基础与单一的上层建筑 111

②有单一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11

④有综合的经济基础与综合的上层建筑 112

①关于辩证法的核心 113

第二节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若干观点的争鸣 113

1.对对立统一规律的不同见解 113

(一)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114

(一)“矛盾”是否相对“统一”而言 114

(二)“对立统一”的含义如何 114

②关于同一性和斗争性 114

(三)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15

(二)质变阶段有无同一性 115

(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也起决定作用 116

③关于内因和外因 116

(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16

(一)总的质变过程中有无部分质变 117

2.对量变质变规律的不同见解 117

①关于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 117

(一)逐渐性飞跃有没有量变准备 118

(二)总的量变过程中部分质变的性质 118

②关于飞跃的形式和特征 118

②否定之否定在辩证法中的地位 119

(二)飞跃形式的基本特征 119

3.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不同见解 119

①否定之否定是否重复 119

(二)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120

4.对真理问题的不同见解 120

①关于客观真理 120

(一)物质世界或对其正确反映 120

(一)真理是有阶级性的 121

(三)被认识了的客观存在 121

②关于真理的阶级性 121

(一)相对真理可能包含错误 122

(二)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 122

③关于相对真理是否可能包含错误 122

(二)相对真理不能包含错误 123

(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4

④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 124

(一)唯物辩证法可当作检验真理的“间接方法” 124

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25

第三节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若干观点的争鸣 125

1.对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哲学的不同见解 125

①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125

②物质生活条件总和说 126

③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哲学又是社会学 126

2.对社会存在的不同见解 126

①生产方式说 126

(二)三要素说 127

3.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不同见解 127

①关于生产力的要素 127

(一)两要素说 127

(一)什么是生产力的性质 128

(三)多要素说 128

②关于生产力的性质 128

(三)生产力有无两重性 129

(二)生产力的性质由什么决定 129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否基本不适合 130

③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130

(一)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130

(二)生产力的发展动力是其内在矛盾 130

④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130

(一)生产关系可否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130

(二)如何理解“适合”与“不适合” 131

⑤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131

(一)适合生产力什么性质 131

(三)一切思想关系说 132

4.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的不同见解 132

①关于经济基础 132

(一)一切生产关系的总和说 132

(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说 132

(三)生产方式说 132

(四)生产方式的总和说 132

②关于上层建筑 132

(一)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和制度说 132

(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制度说 132

(三)上层建筑如何适应经济基础 133

③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33

(一)上层建筑由什么决定 133

(二)什么叫上层建筑的质和量 133

(一)杨献珍的观点 134

第四节 关于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争鸣 134

1.是唯心论的命题还是可知论的命题 134

①唯心论命题论者的观点 134

(二)于世诚的观点 135

(三)李唯一的观点 136

(四)腾云起的观点 137

(一)郭月争的观点 138

②可知论命题论者的观点 138

(二)艾思奇的观点 139

(三)王若水的观点 140

(一)艾思奇的理解 141

(四)林京耀的观点 141

2.如何理解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 141

①可知论命题论者的理解 141

(二)王若水的理解 144

(一)杨献珍的理解 146

(三)林京耀的理解 146

②唯心论命题论者的理解 146

(二)于世诚的理解 148

(三)李唯一的理解 149

(一)杨献珍的认识 151

3.对“同一性”的不同认识 151

①唯心论命题论者的认识 151

(二)于世诚的认识 152

(三)李唯一的认识 153

(二)艾思奇的认识 154

②可知论命题论者的认识 154

(一)郭月争的认识 154

(三)王若水的认识 155

①对立统一规律说 156

第五节 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争鸣 156

1.同意“合二而一”论 156

③综合说 157

②同一性说 157

①机械相加说 158

④质变说 158

⑤等同于“一分为二”说 158

2.否定“合二而一”论 158

③矛盾融合说 159

②形而上学同一说 159

①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者统一的体系 160

第二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哲学争鸣 160

第一节 关于一般哲学问题的争鸣 160

1.关于哲学体系的几种构想 160

②唯物辩证法体系 161

(三)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体系 163

③其他几种体系 163

(一)“一总三分(或四分)”体系 163

(二)辩证唯物主义一体化体系 163

①以世界及其一般规律为对象 164

(四)“实践唯物主义”一体化体系 164

2.关于哲学对象的几种观点 164

②以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思想领域为对象 165

③以思维与寸在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为对象 166

④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对象 167

⑤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及其一般规律为对象 168

①指导性功能 169

3.关于哲学功能的几种见解 169

③解释功能 170

②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功能 170

④多元功能 171

(一)哲学基本问题是两个对子 172

4.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几种看法 172

①是一个对子还是两个对子 172

(二)哲学基本问题不是两个对子 173

②主体和客体关系说 174

④思维和存在关系说 175

③人和世界的关系说 175

⑤“世界3”说 176

(二)“决定作用”与“反作用”有根本区别 177

5.关于精神在一定条件下能否起决定作用的两种观点 177

①精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起决定作用 177

(一)第二性的精神不能起决定作用 177

(一)物质和精神的对立只在一定场合才有绝对意义 178

(三)并非所有矛盾双方的地位都可以转化 178

(四)如何理解一定条件 178

(五)逻辑上不能自相矛盾 178

②精神可能起决定性作用 178

①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形成标志 179

(二)矛盾双方主、次地位可以转化 179

(三)“决定作用”不等于“第一性作用” 179

(四)精神的决定作用正以物质的决定作用为基础 179

6.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标志的不同意见 179

(二)沧南的定义 180

②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形成标志 180

7.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不同理解 180

①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定义 180

(一)常见的定义 180

(二)无独特体系说 181

(三)吴江的定义 181

(四)龚育之的定义 181

②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理论体系 181

(一)有体系说 181

③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重点 182

(三)分支性体系说 182

(一)“实事求是”是其特点 183

④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特点 183

(四)从基本内容的个性上把握其特点 184

(二)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列原理是其特点 184

(三)从内容、形式和作用上把握其特点 184

(二)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命题的不同理解 185

⑤对一些具体观点的不同理解 185

(一)哲学是否就是认识论 185

(五)社会基本矛盾指什么 186

(三)矛盾主、次区别及其转化是否有普遍意义 186

(四)“部分质变”的原理能否成立 186

(一)列宁的物质概念只是认识论上的概念 187

第二节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问题的争鸣 187

1.对物质概念的几种理解 187

①物质概念有无认识论上和本体论上的区别 187

(二)物质概念只有一个 188

(二)不必将“场”和“实体”引入哲学 189

②是否有必要把“场”和“实体”引入哲学 189

(一)有必要将“场”和“实体”引入哲学 189

(三)并不自相矛盾 190

③如何评价列宁的物质定义 190

(一)基本正确,尚需补充和发展 190

(二)有自相矛盾之处 190

(四)无限宇宙是人类认识中心的产物 191

2.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191

①宇宙无限论值得商榷 191

(一)无限宇宙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 191

(二)无限宇宙不可知 191

(三)无限宇宙的无限是形而上学的坏无限 191

3.系统论对唯物辩证法的意义 192

②宇宙是无限的 192

(一)宇宙有限与无限都是假说 192

(二)宇宙无限在逻辑上更合理些 192

(三)宇宙无限性可作物质守恒的根据 192

(一)系统论暴露了矛盾学说的局限性 193

①系统论如何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193

(一)系统论可成为唯物辩证法的一条规律 193

(二)系统论可成为唯物辩证法的一组规律 193

②系统论与矛盾学说的关系 193

(一)信息是物质和中介 194

(二)系统论与矛盾学说并不对立 194

③系统论与质量互变律 194

(一)应将序变引入质量互变律 194

(二)序变不能独立 194

4.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对认识论的意义 194

①信息的本质是什么 194

(一)信息与反映具有普遍联系 195

(二)信息是物质和意识两种成分的结合 195

②信息与反映的关系 195

(三)信息是物质和意识统一的基础 196

(二)信息与反映不具有普遍联系 196

③信息与意识的关系 196

(一)信息是物质与意识的中介 196

(二)信息是意识的基础 196

(一)没有“人工主体” 197

④智能机器人能否超过人 197

(一)智能机器人不可能比人更聪明 197

(二)人工智能是无限的 197

⑤有无“人工主体” 197

(二)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有三个 198

(二)有“人工主体” 198

5.对辩证法某些观点的不同意见 198

①辩证法的规律有几个 198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惟一规律 198

(一)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199

(三)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有许多 199

②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地位与作用 199

(二)矛盾同一性的地位与作用 200

(四)同一性是否包含共同点问题 201

(三)事物在质变中有无同一性 201

(五)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202

(一)矛盾是否必分主、次方面 203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转化 203

(二)矛盾主、次方面的转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204

(一)否定之否定是否唯物辩证法的规律 205

④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不同见解 205

(一)真理的定义 206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 206

6.认识论方面的不同见解 206

①关于真理问题 206

(二)真理的形式和内容 207

(三)真理与谬误是否相互包含 208

(四)真理有无阶级性 209

(一)实践是否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11

②关于实践问题 211

(三)实践的定义 212

(二)实践是否认识的惟一源泉 212

(五)实践的基本形式 213

(四)实践的要素 213

(一)何谓主体、何谓客体 214

(六)实践的特性 214

③主体—客体问题 214

(二)主体结构与客体类型 215

(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217

(三)逻辑起点 218

第三节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的争鸣 218

1.对体系和基本问题的不同见解 218

①对体系的不同见解 218

(一)两种评价 218

(二)遵循原则 218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基本问题 219

(四)几种设想 219

②对基本问题的不同见解 219

(一)要素构成 220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是基本问题 220

2.对某些基本范畴的不同见解 220

①对生产力范畴的不同见解 220

(二)社会存在包括一切社会现象 221

(二)主要因素 221

(三)发展动力 221

②对社会存在范畴的不同见解 221

(一)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物质方面 221

(二)生产关系的总和说 222

(三)社会存在包括客观化的意识 222

③对经济基础范畴的不同见解 222

(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统一说 222

(一)意识形态是否属于上层建筑 223

(三)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说 223

④对上层建筑范畴的不同见解 223

(二)上层建筑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224

(二)人性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对立统一 225

第四节 关于人的问题的争鸣 225

1.对人性、人的本质问题的不同见解 225

①什么是人性或人的本质 225

(一)人性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225

(四)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人性是互不相同的 226

(三)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26

(七)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是对其他别的论断的否定 227

(五)人性由劳动、需要、两性关系与社会性等要素构成 227

(六)人的本质和人性是两个不同概念 227

(十)人性是人的由社会关系决定的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产生的社会需要 228

(八)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228

(九)人性是抽象概念,人的本质是具体概念 228

(一)人性作为人类共性与阶级性是对立统一的 229

②人性与阶级性的关系问题 229

(二)没有脱离阶级性而独立存在的共同人性 230

(三)人的社会性并不等于阶级性 231

(四)共同人性并不一定是抽象人性 232

①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的争论 233

2.对人道主义的不同见解 233

②周扬的报告 240

①如何理解异化概念 241

③胡乔木的文章 241

3.对异化问题的不同见解 241

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