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章 动物心理的认识 5
(一)动物心理的理想时代 6
(二)动物心理的观察时代 9
(三)拉观克对於动物心理的见解 12
(四)达尔文学派对於动物心理的见解 17
(五)勒布学派对於动物心理的见解 20
向背性 21
感觉的界限 22
关连的现象 23
(六)机械论的动物心理学派 24
(七)贞宁斯的理论 26
(八)齐挨尔的研究法 28
(九)提要 30
第二章 最低度的心理表现——感觉与反应 33
(一)下等动物的感觉与反应 34
草屦虫的感觉器 34
变形虫的感觉与行动 35
(二)高等动物细胞的感觉性 41
(三)提要 44
第三章 向背性(1)——向背性的概论 47
(一)名词的释义 48
(二)向背性的发现 49
(三)发育时代向背性的作用 52
(四)白血球与变形虫的向背性的比较 54
(五)提要 55
第四章 向背性(2)——化学向背性与嗅觉器之进化 57
(一)植物的化学向背性 58
(二)单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 60
(三)多细胞动物的化学向背性 62
(四)提要 65
第五章 向背性(3)——光线向背性与视觉器的进化 67
(一)单细胞动物对於光线的向背性 67
(二)腔肠动物对於光线的向背性 72
(三)棘皮动物对於光线的向背性 74
(四)环节动物对於光线的向背性 76
(五)软体动物对於光线的向背性 77
(六)节肢动物对於光线的向背性 78
(七)脊椎动物对於光线的向背性 80
(八)色觉的检讨 83
无脊椎动物的色觉 84
脊椎动物的色觉 87
(九)提要 89
第六章 向背性(4)——地心的向背性 91
(一)单细胞生物的地心向背性 92
(二)无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 94
(三)脊椎动物的地心向背性 99
(四)固物的向背性 101
(五)水流的向背性 103
(六)提要 107
第七章 向背性(5)——温度的向背性 109
(一)温度的刺激性 109
(二)向温背温的运动 113
(三)提要 114
第一幅 表示下等生物对於环境各种影响所起的向背的行动(图1—30) 117
第二幅 (续上图)(图31—44) 118
第八章 向背性(6)——电的向背性 121
(一)电的向背性的概观 122
(二)单细胞生物的电流向背性 123
(三)无脊椎动物的电流向背性 126
(四)电流向背性的起因 127
(五)提要 129
第九章 向背性(7)——向背性的改变 131
(一)光线与向背性的改变 132
(二)温度与向背性的改变 134
(三)化学物与向背性的改变 135
(四)生理状态与向背性的改变 138
(五)提要 139
第十章 向背性(8)——向背性的? 141
(一)勒布对於向背性的解释 142
向背性的定义 143
向背性的起因 144
感光化变的理论 145
异向感觉性的理论 147
勒布理论的批评 150
(二)贞宁斯对於向背性的解释 151
事实的陈述 152
理论的检讨 154
(三)提要 156
第十一章 反射性 157
(一)通论 157
(二)反射的路径 159
(三)条件的反射性 160
研究条件反射的方法 162
条件反射的事实 163
(四)巴氏发现条件反射的功绩 171
(五)提要 174
第十二章 本能(1)——本能的定义与事实 177
(一)本能的定义 178
英法学者对於本能的见解 178
德国学者对於本能的见解 179
美国学者对於本能的见解 181
(二)本能的概述 185
无脊椎动物的本能 186
脊椎动物的本能 190
高等动物的本能与下等动物的本能之区别 196
(三)提要 197
第十三章 本能(2)——本能的作用及其变化 199
(一)本能动作的起因 199
(二)本能是否完善 201
法布尔的本能全善说 201
本能非全善说 203
本能无知说 206
(三)本能的改变 210
(四)本能的起源 212
(五)提要 216
第三幅 表示单细胞动物趋避外物的曲径及若干种本能的行为(图45—60) 219
第四幅 为测验动物智能所用的各种迷宫和箱子(图61—68) 220
第十四章 下等动物的智识 223
(一)智识的概论 224
(二)单细胞动物的记忆力 227
(三)腔肠动物的记忆力 229
(四)棘皮动物的记忆力 231
(五)蠕形动物的记忆力 233
(六)软体动物的记忆力 235
(七)节肢动物的记忆力 237
甲壳类的记忆力 238
昆虫类的记忆力 240
(八)提要 244
第十五章 高等动物的智识 247
(一)鱼类的记忆力 248
(二)两栖类的记忆力 254
(三)爬行类的记忆力 257
(四)鸟类的记忆力和模仿性 259
走迷宫的测验 261
开?子的测验 262
?路道的测验 263
(五)兽类的记忆力和智能 265
走?的测验 266
开箱门的测验 268
(六)猴类的记忆力和智能 273
开箱门的测验 274
使用器具 275
语言的根源 276
(七)提要 278
第十六章 高等动物的智识与人类智识的比较 281
(一)错误的比较 281
(二)注意力的比较 283
(三)学习效能的比较 284
(四)模仿性的比较 285
(五)综合性的比较 291
(六)想像力的比较 295
(七)提要 300
第五幅 表示动物的技能(图69—75) 303
第六幅 表示施以友爱的教育,可使猛兽变为慈仁,与人为友(图76—81) 304
第十七章 高等动物的教育 307
(一)动物教育的概论 308
(二)狗的教育 312
救命犬的训练 312
猎犬的训练 314
犬学者的训练 315
(三)马的教育 318
(四)象的教育 320
(五)猴子的教育 322
(六)猛兽的教育 324
猛兽在自然界的性情和行为 325
猛兽经过教育以後的性情和行为 327
(七)残杀的教育和友爱的教育 331
残杀的教育方法 332
友爱的教育方法 333
(八)提要 337
第十八章 人类的教育 339
(一)胎儿时代的教育 341
(二)婴孩时代的教育 345
(三)童年时代的教育 347
孩童时代的行为与兽类行为之比较 348
兽类的教育方法可否用为教育孩童? 351
(四)少年时代的教育 354
(五)有益的智识 359
先天的保存自身的智识 361
後天的保存自身的智识 361
(六)求智识的目的 364
(七)提要 367
结论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