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定标论 1
第一章 标准之符号及配合 1
1.互变 1
2.相异各类及其范围 2
3.以正类表示反类法 4
4.类数计算法 6
5.生育依生死诸标准之分类 8
6.各类范围应满足之条件 10
第二章 标准之性 12
7.标准之互倚及独立 12
8.正倚及负倚 15
9.-12.例:(1)生死婴孩之性别.(2)婴孩依父母婚否之分类.(3)聋哑及白痴.(4)父子之瞳色. 17
13.二标之绝对倚度 22
14.倚系数 24
15.例:(1)夫妇之瞳色.(2)死亡婴孩之性别及其父母之婚否.(3)植物高度与母种纯杂之关系.(4)夫妻之体格.(5)童年残废. 25
第三章 间接互倚 31
16.直接互倚及间接互倚之区别 31
17.直接互倚之算术性质 33
18.例:(1)学童之残废.(2)相邻三代之瞳色.(3)聋哑盲晕及白痴 34
第四章 复分类 40
19.复分类及双检表 40
20.互倚之研究 均性 42
21.概倚系数 45
22.例:(1)男子之发色及瞳色.(2)兄弟体格及姊妹性情. 48
23.连续集团及间续集团 55
第二编 变标论 55
第一章 集团中之分布 55
24.分类及制表 56
25.例:(1)九龄松之高度.(2)新育婴孩之体重.(3)Umbrien后备兵之头盖指数 60
26.不等幅之分类.收入之分布,白喉死亡之分布 68
27.表分布之几何图.屡数多边形及梯级图 71
28.和表及和多边形 73
29.屡数曲线 76
30.模范屡数曲线 76
31.不称分布及其屡数曲线 79
32.单方分布 85
33.畸形分布 86
34.中值及散布量之意义 89
第二章 中值 89
35.中值须满足之条件 90
36.算术中值 91
37.算术中值之二种求法 92
38.决定算术中值所用之求和法 95
39.例:(1)幼松之平均高.(2)成年男子之平均重.(3)鲽鱼尾刺之平均数.(4)木蓝荚中种子之平均数 98
40.算术中值之特性 101
41.心值 例 102
42.心值之性质及其与算术中值之关系 104
43.密值及其意义 106
44.决定密值之近似法 例 108
45.当最密二类之屡数相等时决定密值之近似法 例 112
46.M,C及D之大小关系 117
47.几何中值 120
48.用对数法研究集团 123
49.调和中值 130
第三章 散布量 132
50.散布量之意义 132
51.均方差 133
52.业已分类之集团其均方差之算法 136
53.应用求和法决定均方差 140
54.例:(1)农家夏季之工资.(2)美国新兵之体高.(3)1775-1847年Wien元旦之气压 145
55.Sheppard氏公式 150
56.均净差 152
57.四分值及十分值 155
58.散布量之比较及其比值 158
59.变率及其应用 162
60.不称分布之倾度 164
61.集团之全盘计算.(1)剑桥每日之气压.(2)24-25岁男子所娶新妇之年龄 166
第四章 两标相关性理论 175
62.相关之意义 相关表之外形 175
63.相关表之填法 177
64.例:(1)衿取草花梗与花瓣之数目,花瓣数目与其中最长者之长.(2)父子之蕃殖力.(3)衿取草主茎厚与最长花瓣之长,衿取草最长花瓣之长与其宽.(4)常春藤叶之宽与其长 178
65.表双标分布之几何图形 185
66.相关表之算术中值与均方差.及其对于两性蕃殖表之应用 186
67.双标互关之理论 190
68.再论双标互关.消长方程,消长直线 196
第五章 两标相关性应用 199
69.相关度之估计 199
70.积和Σ(xy)之求法 201
71.直线性相关.例:(1)衿取草主茎厚与最长花瓣之长.(2)衿取草最长花瓣之长与其宽.(3)父子之蕃殖力.(4)母女之蕃殖力.(5)常春藤叶之宽与其长 203
72.非直线相关.例:(1)新育男孩及胎盘之重量.(2)生育数量及男孩千分率 210
73.相关比率 214
74.72节例(2)之相关比率 216
第六章 相关系数之应用 218
75.变数代数和之均方差 218
76.算术中值之均方差 221
77.二统计结果之差异及其效力之判定 223
78.观察值任意函数之算术中值及均方差二观察值之积及商 例 224
79.实际算术中值及通常算术中值 228
第七章 多标相关性 231
80.多标相关之意义 231
81.消长方程之理论 232
82.消长系数之符号 233
83.标准方程式及其由来 234
84.相关系数及均方差之推广 236
85.标准方程之间接解法 237
86.计算相关系数消长系数及均方差之循环公式 239
87.计算手续,公式(三变数) 241
88.相关论之应用范围及应用时应注意各点 244
89.例一.料草收获所受雨量及温度之影响 246
90.例二.贫民增率及其环境之关系(四变数)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