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两种评价模式及其理论预设 1
一 两种模式 1
二 理论预设 7
第二节 普遍主义的历史进程 10
一 普遍主义的起源与初步发展 10
二 普遍主义在近代 33
第三节 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发展概论 45
一 为“基督教教育”立名 45
二 传教教育时期(1818-1877) 48
三 基督教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52
第二章 基督化:教会学校的教育哲学 77
第一节 从人格的基督化到社会的基督化 78
一 传教方针的调整 78
二 福音与教育之间:专业化的限度 86
三 基督化的灵性教育与伦理教育 94
四 自由教育理论 112
五 地上的“上帝之国” 120
第二节 理性宗教与科学 128
一 科学与宗教的一般关系 129
二 近代来华传教士的科学观 143
第三节 作为异端的儒学 189
一 对所谓“战略转变说”的质疑 189
二 在基督教“真理”的天平上 204
本章小结 253
第三章 本土化与西化:教育模式的选择 255
第一节 双语教育模式 256
一 双语教育之初步发展 256
二 《教务杂志》上的讨论 260
三 一个计划的失败 267
四 真正的交锋 274
五 问题并没有解决 279
第二节 基督化的公立教育模式 291
一 “中国已经开始觉醒” 291
二 “先驱者”的建议与行动 296
三 尴尬的旁观者 309
第三节 寻找楔入点:典型个案分析 313
一 福音教育与社会边缘人物 314
二 折中型模式与楔入主流社会的尝试 318
三 政策调整,监理会教育体制的形成 328
四 不能楔入中国新式教育体制的原因 334
本章小结 339
第四章 基督教教育与近代中国政治 342
第一节 清政府的消极限制政策 343
一 风起于青萍之末:拜孔问题 343
二 “无庸立案”与概不给奖 352
第二节 北京政府时期:转变与反应 362
一 旧政策的延续 363
二 积极取缔与收回 370
第三节 国家主义与基督教教育 389
一 国家主义的挑战 389
二 教会方面的回应 408
第四节 一个时代的结束 416
一 注册问题之解决 416
二 党化与基督化 429
本章小结 440
简短的结束语 443
附录一英汉姓名译名对照表 447
附录二中文参考书目举要 455
附录三英文参考书目举要 461
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