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1章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1
第一节 泡沫的时代 1
泡沫的膨胀 1
目录 1
图表目录 2
图1—1 股价与地价的变动趋势 2
表1—1 国内总产值(GDP)与股票、土地资产额的变动趋势 3
图1—2 股票与土地资产额对GDP的比率(各年度年中值) 4
泡沫的崩溃 4
人们是否认识到了泡沫的存在 5
图1—3 利率的变动趋势 6
表1—2 日本经济新闻中出现的有关“泡沫”的稿件数量 7
泡沫的有利影响 8
第二节 泡沫经济的影响 8
大型景气是由泡沫形成的吗 9
表1—3 真实国民总支出等的变动趋势 10
赌博经济 11
劳动相对价值的降低 12
金融系统的“炉心熔毁” 13
仅仅是由于伦理问题吗? 15
第三节 泡沫的原因 15
支撑了泡沫的资本运营和土地投机 16
金融自由化的影响 17
为什么金融放松会成为治国之论 18
第四节 泡沫后的经济 20
是新类型的萧条吗? 20
能够防止泡沫再次发生吗? 22
泡沫后经济的课题 24
第2章 泡沫的经济理论 26
第一节 资产价格的决定理论 26
资产价格决定方程式 26
实体经济价格 29
第二节 泡沫与实体经济 30
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1):收益与贴现率(利率)的变化 30
资产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2):预期的影响 31
为什么要区别泡沫 32
泡沫的定义 32
合理泡沫 34
第三节 泡沫理论 34
凯恩斯的美女投票论 36
泡沫的崩溃:概率模型 36
泡沫的发生 38
泡沫存在的验证 38
投机热的扩散 42
第一节 荷兰郁金香事件 42
第3章 历史上的泡沫事件 42
崩溃 44
洋水仙狂热 45
第二节 劳氏体系及其崩溃 46
劳氏银行券 46
密西西比计划 47
劳氏体系的崩溃 48
对南海公司的投机热 49
第三节 南海泡沫事件 49
泡沫的发生 50
泡沫禁止法与投机的崩溃 51
佛罗里达的土地热 52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52
土地投机及其崩溃 53
空前的股票热 56
走向崩溃 57
第五节 可以向历史学习什么 59
为什么泡沫会反复出现 59
牛顿为什么参与了投机 60
类推的陷阱 61
地价的变动趋势 65
股价的变动趋势 65
第一节 急剧升高的股价与地价 65
第4章 泡沫的发生与膨胀 65
图4—1 标准住宅价格与年收入的比值 66
表4—1 三大城市圈住宅用地公示地价的变动 67
表4—2 东京圈住宅价格收入比(根据距离圈划分) 68
住宅价格的暴涨 68
第二节 实体经济影响因素的变化 69
空前的金融放松 69
收益的增加 71
表4—3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中央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 71
表4—4 地价与租金的变动趋势 72
第三节 有关地价与股价的泡沫论争 73
地价泡沫说 73
表4—5 地价方程式的估计结果 74
泡沫否定论 77
股价泡沫论争 79
事后分析 81
图4—2 股票价值与土地价值的变动趋势(各年度年中值)(资产额*利率/GDP) 82
第5章 支撑泡沫的资金循环与宏观经济政策 85
第一节 热衷于资本运营的企业 85
权益融资与金融投资 85
表5—1 非金融法人企业的金融交易(流量) 86
金融自由化与资本运营 87
制造业大企业的“脱媒”趋势 89
第二节 金融机构行为的变化 90
金融机构的资金筹集与运用 90
表5—2 民间金融部门的资金循环(年度增加额) 91
图5—1 全国银行分产业贷款余额(各年12月) 92
向不动产业与中小企业贷款的转移 92
图5—2 全国银行分企业规模的贷款余额(各年12月) 93
剧增的对不动产业贷款 94
表5—3 金融机构向不动产业贷款的变动趋势 95
经过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动产融资 96
表5—5 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动产融资 97
表5—4 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动趋势 97
第三节 不动产业的土地购入 98
法人土地购入的增加 98
图5—3 不同经营制度部门的土地净购入额 99
根据法人企业统计的推算 100
表5—6 法人企业保有土地的增加额(1984年末至1990年末) 101
不动产业的借款与投资 102
表5—7 不动产业资金借入与投资 102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与资产通货膨胀 104
矫枉过正的财政重建 104
思考实验(1):财政扩大 105
思考实验(2):金融紧缩 106
为什么必须阻止日元升值 106
新设地价监视制度 108
第一节 交易的直接控制 108
第6章 针对泡沫的经济政策 108
监视制度是否有效 110
土地临调的报告 111
金融紧缩与股价下跌 112
第二节 金融紧缩与总量控制 112
总量控制与地价下跌 113
第三节 土地税制改革 114
对症疗法式的对策 114
表6—1 有关置换更新税制上的特别优惠措施的变迁 115
走向真正的改革 116
地价税的实施 118
地价税的效果 119
继承税的改革 120
强化农地征税及其效果 121
有必要放松的让与征税 122
置换更新特别优惠措施 123
固定资产税 126
第7章 泡沫的崩溃及其对金融系统的影响 129
第一节 泡沫的崩溃 129
股价的下跌 129
地价的下跌 131
金融丑闻 133
土地政策的转变 134
股价、地价将下跌到什么程度为止 135
不良债权的规模:大藏省公布的数 137
第二节 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 137
不良债权的规模:潜在总额的推算 139
表7—1 土地销售损失额的推算 140
由于股价下跌而降低的银行应变能力 141
表7—2 城市银行、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业务净收益的变动 142
表7—3 城市银行、长期信用银行和信托银行 143
有价证券溢价的变动趋势 143
“日本型救济”的限度 144
第三节 金融危机如何来克服 145
确立原则是当务之急 145
定量把握:信息公开的必要性 146
泡沫清算成本的负担:自我责任原则 147
美国与英国的事例 148
债权收购公司及其评价 150
不良债权的征税规定 151
巨额的公共支援 153
排除对金融放松的过度依赖 155
第8章 资产价格变动与实体经济 156
大型景气 156
第一节 资产价格上升与大型景气 156
图8—1 新建住宅开工户数的变动趋势 157
图8—2 民间设备投资对GDP的比率(真实值) 158
图8—3 就业形势的变动趋势 158
消费的资产效果 159
地价上涨与住宅建设 160
权益融资与设备投资 161
对景气起了抑制作用的财政重建 163
大型景气的基本原因不是泡沫 164
第二节 泡沫崩溃与实体经济 165
图8—4 固定资产净值对GDP的比率 166
对过高增长水平的调整 166
图8—5 乘用车新车登记数量的变化 167
资产价格下跌的影响 169
消费的资产效果 169
对资金成本的影响 171
信贷收缩 173
表8—1 金融机构贷款的变动趋势 175
表8—2 贷款约定平均利率(综合、资产与基数)的下降情况 175
图8—6 贷款利率的下降过程(全国银行) 177
信用配额 178
图8—7 判断金融机构贷款态度的经济景气指数的变动 179
正面影响 180
“日本资本实力”的增大 181
第三节 资产价格变动与对外投资 181
表8—3 对外收支的变动趋势 182
表8—4 对外投资与对外资产净余额的变动 183
日本资本是不是来源于泡沫 184
日本已经沉没了吗 185
第9章 泡沫崩溃后经济面临的课题 188
第一节 日本经济的性质因为泡沫而改变了吗? 188
日本的时代是否已经结束 188
走向健全的存量经济 189
第二节 防止泡沫的经济政策 190
监视区域制度问题不少 190
融资总量控制的时机非常重要 191
转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192
确立自我责任原则 193
实现土地税制合理化 194
建议发行地价指数债 195
发挥资本供给国的作用 197
第三节 迎接长期课题的挑战 197
加强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198
创造富裕的老龄化社会 199
参考文献 202
译后记 204